刚刚大吼一声的袁洛远承受了这穿臂而过的一剑,反倒咬紧了牙关,一声不吭。不但如此,袁洛远的左臂重伤之下已是不能再使用自如,左手手中的钩无法握紧,“当啷”一声掉落在地。
几乎与此同时,他右手钩也同样的脱手而出,不过这一支钩是被袁洛远主动掷出的,风声霍霍,直奔叶盛峒的面门而去。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叶盛峒也提防着对手的反败为胜的杀手锏,反正对手已经伤在自己的手下了,现在双手的兵器双双脱手,按说是再玩不出什么花样来。叶盛峒正想将对手擒下。
可是,不知为何,此次此刻的叶盛峒,反倒浑身绷紧,连汗毛都立了起来,凭着一种类似于野兽的本能,他感到了一阵前所未有的危险。
相较而言,受伤外加兵刃脱手,看来已经一败涂地的袁洛远,反倒是表现得更为镇定自若。
他的右手已是探入了怀中。
在袁洛远的怀中,一直都藏着一个小秘密。
小秘密是一个扁圆形的小东西,大概就好似一方普通的小端砚一般。在小砚台的头顶有一个凹陷处,藏着一根小小的印信。
那是这方小砚台的逆鳞,只要用力的一拉,小砚台就会发怒。当小砚台发起怒来,风云变色。
原来,小砚台是有名字的。
在战地,人们管它叫做“震地雷”。
它还有个大哥大,叫做“轰天炮”。
这兄弟俩在辽东边陲上,可以说是屡立奇功,令后金人闻之色变。
那努尔哈赤据说就是被宁远城墙上的“轰天炮”击中,重伤不治而身亡。“轰天炮”作为大哥,个头实在是太大,不适合随身携带,而它的小兄弟“震地雷”就袖珍了许多。
“震地雷”其实是在城墙的攻防战当中应运而生的,在宁远大捷当中也同样立下了汗马功劳。
宁远大捷,袁崇焕袁都督的标杆式成功战役,给垂垂老矣的明代注入了一针强心剂,可说到底至多只能算是一场惨胜,在明末对后金的一片黑暗交锋史当中点起一抹微微光亮。
众所周知的坚城大炮,在很大程度上消弱了后金骑兵的优势,可是从另一个侧面也能说明了一个问题,自萨尔浒战役之后,明军已经彻底失去与后金军野战的能力,广大辽东区域已经任由后金人猖獗驰骋,号称勇武无双的关宁铁骑,因为数量上的劣势,也无非是勉力支撑局面,仅仅是靠着修筑的城池工事,才能与后金相抗。
努尔哈赤吞并了叶赫等部之后,又消灭了明军的大量有生力量,缴获战利品不计其数,宁远一战,他并不把这小城放在眼里,马鞭一挥,化为齑粉。
宁远城下,后金军卒凭借楯车等掩护,冒着漫天的火炮箭矢,攻至城下,后金大力士以坚凿大斧开挖城墙,少顷则在城墙脚下挖出容人之洞,城上如雨般泄下的矢镞、礌石、火球、药罐等都无法威胁到这些大力士,眼看情况危机万分,袁督师命祖大寿等人组了敢死队,就要悬绳自城墙而下,与对方决一死战,否则任由对手开凿城墙的话,早晚城墙就会彻底塌陷。
不过敢死队也无非只能是延缓城墙的陷落,只能是一个有去无回的结果,宁远城的城墙之下,马上就要马力十足的运转起一个人体绞肉机,宁远城里的所有兵力投放进去,也许都无法添堵上这个窟窿。
当此之际,一个不知名工匠的发明,拯救了宁远城,拯救了整个战局,也某种意义上暂时挽救了大明朝。
震地雷就是在这个时候来到阵前,大展神威。
城下开凿的洞穴有三座,城头上拉开了引信丢下去的震地雷,前两个洞穴当中正疯狂挖掘的后金大力士对这么个小玩意完全不曾留意,可是当震地雷“轰隆”一声震天响的时候,再有反应已经完全来不及了,后金大力士几人顿时被炸得四分五裂,用血肉之躯添堵了那个大窟窿。
第三个洞穴最大也挖的最深,洞穴中容纳的人也最多,洞口两人见势不对,手脚麻利,赶忙用早准备好的蒙皮遮住了洞口。
“轰”的一声巨响,近处的后金军士都被炸的血肉横飞,硝烟散尽,悍不畏死的后金军又聚拢过来,一看挖墙洞口的蒙皮居然受损不重,看似是挡住了大部分的爆炸威力,都不由得面带喜色,赶忙打开洞口的蒙皮,再一瞧,皆目瞪口呆。洞穴中大力士和士兵共是四人,或躺或卧,还有一人站立不倒,几人身上毫无伤痕,却个个七孔流血,面目狰狞,痛苦无比的死去。
后金军当中大多信奉萨满教,眼见着这种毫无伤痕的死法,感觉到一种无可名状的恐惧,一种非自己所能匹敌的力量。
终于,震地雷的威力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后金军在宁远城下留下了数千具尸体,缓缓的撤退。一边退去,一边还唱起苍凉的歌声,祭奠那些战场之上的亡灵。
震地雷自此一战成名。
袁洛远就要拉响怀中震地雷的引线,只要几个呼吸间,那震地雷就将发出无敌的怒吼声。
袁洛远早设计好,爆炸将是正对着自己的敌人发出,自己稍等片刻就冲前几步,而自己的身躯将成为己方三个人最好的遮挡,届时张敬轩、何进锋、甘示持三人只要略微的后撤,就可以不被爆炸所波及,而无情的怒火都将对着敌手七人倾斜而去,首当其冲的就是这位南海叶盛峒。
对手数人在这个距离下,必定是非死即伤,张教主和袁洛远、甘示持将可以轻松收拾残局。
以自己的牺牲,换取全局的胜利,外加这个盛气凌人对手的陪葬,袁洛远觉得这笔买卖,起码不算赔。
谋划在胸,袁洛远的面容之上甚至浮现了一丝微笑。
一切其实都发生在瞬息之间,眼看着袁洛远就要拉响震地雷的引信,玉石俱焚。
就在这一刻,张敬轩动了,这一动,便是石破天惊。
去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