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章战神之缘
西行归来之后,褪去妖猴的外表,没有了原先的浮心傲气,展露了上古神族天人资质的孙悟空,固然三界仰慕,人天皆知,然而却没有人敢真正同他有莫逆之交。他过于强大,自负清高,心性叛逆,怕
是别人想接近他也没有这个胆。
然而这世上,天上一日,地上一年,事情会是一成不变的吗?不久之后,天界战神哪吒三太子与齐天大圣现已封为斗战胜佛的孙悟空,即将开启一段不同寻常的神奇之路,将被传为佳话。
话说回来,当初孙行者大闹天宫,与哪吒这个同是天庭问题制造者的一对活宝,只怕没有表面上看来那么简单呢。当年事情如何发展,一直以来没有人说的清楚,但是笔者在此试图拨开迷雾,为您还原真实一幕。
二人都有着模糊的身世,两人的关系究竟如何?是否会像传言中那样,皆是上古神族的后代?还是有着另一个强大的来源?
寥寥数语,无法说清。接下来,我们就将在下面的篇幅中,去回首那一段往事,属于一个奇异族群尘封的往事。
第一章天上本源
却说自美猴王出世,享乐天真,一日却忽然忧恼,叹不能与天地齐寿,与日月同辉。遂出海寻游,参访仙道,拜师于菩提祖师门下,祖师赐名曰孙悟空。教得他一身本事,却对他说:“你从哪里来,便从哪里去。你这一去,定生不良。凭你怎么惹祸行凶,却不许说是我的徒弟,绝不许提半字。”悟空此时甚是不解,但仍回师父道:“绝不敢提起师父一字,只说是我自家会的便罢。”
他这一去,倒端的惹出祸来,得罪了四海龙王,一日酒醉,又把那幽冥界猴属之类一笔销尽,被其告上天庭,玉帝即着太白金星招安。
金星领了旨,出南天门外,按下祥云,行至花果山,对众猴道:“我乃天差御史不,请你大王上界,快快报知你家大王,天庭要招他为官哩。”猴兵自是不敢待慢,回报道:“大王,外面有一老者,言是上天差来,有圣旨请你为官。”美猴王听得大喜,急整衣冠,出外迎接。金星见之,笑道:“大王果是气宇不凡,吾奉玉帝圣旨,请你上天为官,拜受仙禄,大王可有意否?”悟空笑道:“多谢老星降临,只是我若天上为官,这般家小,如何看得?天上俸禄可多否?太白金星闻言大笑曰:大王见笑了,想是天上一年俸禄,花果山一世也吃不完,还望大王不要推辞。”猴王闻言,便与金星纵起云头,径直向南天门而去。
太白金星领着美猴王,到于凌霄殿上,玉帝选文宣武选仙卿,看哪处少甚官职,着孙悟空上任。然而各处都不少官,唯有御马监缺个正堂管事,便封他做个弼马温。却是个未入流的小官。这猴王不知深浅,缠着金星问道:“玉帝叫我做得什么官职?这弼马温可是大官?”想他一个山间野猴,一无功,二无名,到天上能做什么大官?金星不敢实言,只搪塞道:“大,大。想这天上弼马温是很大的官了,大王做官便是,无须多虑。”
猴王闻言甚是欢喜,走马上任。起初倒也卖力,将那些天马养得膘肥体壮。一晃半月有余,一日众监官安排酒席,为他接风贺喜。正在欢饮之时,他停杯问道:“我这弼马温是个什么官衔?”众道:“只是个官名就是了。”“不是不是,我是问此官是个几品?”对曰:“无品。”悟空道:“想是超品,大之极也。”众人听后大笑:“不大不大,只换做未入流,及末等也,这样的官,最低最小,便是个看马养马的活儿。如堂尊到任之后,殷勤备至,喂得天马肉肥膘满,也只落得道声好字,如稍有怠慢,还要受责。也不可有伤损,如若不然,则要问罪了。”
猴王闻此,怒火中烧,切齿怒道:“竟这般藐视老孙,想老孙在花果山上,手下数万猴子猴孙,称王称祖,却被他哄来此间养马?此乃后生小辈下贱之役,岂能待我?不做!不做!还是回花果山去罢。”说罢,取出金箍棒,打出天门去了。
回至花果山,众猴来迎接,却对他说:“大王一去十数年,想是功成名就,荣归故里也?”猴王甚是奇怪,道:“我觉才半月有余,何来十数年之说?”洞内一老猴道:“大王有所不知,你在天上不觉时辰。天上一日,地上一年哩。请问大王,官居何职?”悟空恼怒未消,只说道:“不提,不提,想是玉帝不会用人,他见俺老孙这般模样,只封我做个什么弼马温,原来是与他养马,未入流之小官也。我初时不知,直至今日问我同僚,始知是如此卑贱。想我下界为王,自由自在,怎肯与他去做马夫?”众猴道:“大王说的是,来得好!”中又有一猴道:“似大王这般神通,莫说养马,就是做个齐天大圣又有何不可?”猴王闻说,甚是欢喜,当即叫众猴置疑旌旗,上写齐天大圣四个大字,挂于山上,并说:“今后只许称吾为大圣,不许再称大王。速传与各洞妖王,一体知悉。”
却说玉帝设朝,闻天丁奉报:“弼马温因嫌官小,反出天门去了。”玉帝闻言,问道:“谁人可擒拿此怪?”班部中闪上托塔李天王,奏道:“陛下,微臣不才,愿降此妖。”玉帝大喜,即命天王父子下界降妖,并嘱其言:“山间野猴,不识大体,汝等将之降服即可,勿伤其性命。”
天兵兴师下界,着巨灵神为先锋,教其挑战,然仅两三个回合即败下阵来。巨灵神回至营门,甚是懊丧,谓天王道:“这弼马温神通广大,末将战他不过,甘愿请罪。”李天王发怒道:“这弼马温乃一野猴,却有什么神通,汝剉吾锐气,推出斩之!”
却说这哪吒太子上前道:“父王息怒,请恕巨灵神之罪,待孩儿会一会这妖猴,看他如何,也好探一探深浅。”天王应诺。
这三太子甲胄整齐,径至水帘洞外。那孙悟空正要收兵,却见哪吒来此,近前来问曰:“你是谁家小哥,闯近吾门,有何事干?”哪吒喝道:“泼妖猴,你岂不认得我?我乃托塔李天王三太子哪吒是也,今特来拿你。”悟空禁不住大笑:“想你奶牙尚未退,胎毛尚未干,怎敢说这般大话?我齐天大圣不打你。你只道捉我,却不知是那玉帝教我做什么弼马温这般养马的小官,却说成是天上没有比这再大的官了,那太白金星,说一年俸禄教我花果山吃一辈子,却不说天上一日,地上一年,我在天上养这半月天马,花果山猴子猴孙十数年无人打理,倒不说是谁先无礼?”
这哪吒原先也是个闯祸的主,只这一席话说得他起了同感,态度温和了许多,道:“这便说来,也不是你的不是。”“正是,正是!我原想为天庭效力,却不想被这般糊弄,正是无处说理呢。”他二人你一言,我一语,倒谈起了家常。
李天王在上,看到哪吒迟迟不动手,心生疑虑,急向下喊道:“哪吒,与这妖猴嚼什么舌!快快将其降伏,押回天庭治罪!”
哪吒闻言,即用火尖枪架住金箍棒,问道:“你究竟想如何?”悟空道:“你只看我旌旗上是什么字号,上告玉帝,让他赐我这个官衔,便再也不须动众,我自皈依,若是不遂我心,不如我愿,定要打上凌霄宝殿。”哪吒抬头看处,乃齐天大圣四字。便有些愠怒,觉得悟空不妥。“你这猴头能有多大神通,竟敢称此名号!先吃吾一剑!”说罢,抽出斩妖剑便砍。悟空却道:“早先说我不打你,你若要打我,我便只站下不动,任你砍几剑罢。”那哪吒没法,便道:“你若不打,假打即可。不然我不好交代。”两人即战至一处。
他二人变做三头六臂,斗了十多个回合,悟空突然一闪道:“哪吒,去我洞中坐坐如何,你这般模样,老孙实是不愿打斗。”哪吒回道:“好便好,只是这里如何是好?”悟空道:“无妨,你且看。”说罢,拔下数根毫毛,变做自己模样,又拔下一根毫毛,变做哪吒,随即道:“隐去真身也。”这哪吒又惊又喜:“真好本事!”二人随即飞走,众人只当是变化使法术,看得眼花,不曾在意。
至于洞中,这猴王摆酒设宴,众猴不解,皆谓曰:“大圣爷今是为何,却将天将带至洞中,这般款待?”猴王曰:“汝等不知,此乃哪吒三太子是也,与那天上众等不同,老孙今日得遇,实乃一大幸事!这洞中大小众等,皆不可欺他!”哪吒拜谢道:“幸蒙尔等款待,只是在洞中呆久了恐生变故,不如我假装负伤,退回去吧。我会劝说父王撤兵,大圣的要求,我也会奏明玉帝,只是希望大圣不要太过,玉帝也不想伤你。”悟空笑曰:“也只好如此,我只要个名号,定会辅佐玉帝,再不生事。”哪吒道:“甚好,吾即告退。”
却说这洞门前,假悟空与假哪吒已斗了三十余回合,孙悟空真身一纵,起至假哪吒脑后,着胳膊一棒打来。被他着了一下,却已换做真的。随即收了法,把六件兵器,依旧归身,假装败阵而回。
那阵上李天王看见,正欲提兵助战,却见太子至面前,战兢兢报道:“父王,这弼马温真个有本事!孩儿这般法力,竟战他不过,已被他打伤胳膊也。”天王大惊失色道:“这厮如此神通,如何取胜?”太子道:“他洞门外竖一杆旗,上书齐天大圣四字,据他所言,教玉帝就封他做齐天大圣,便万事俱休,如若不然,定要打上凌霄宝殿哩!”天王无法,只好回天启奏。
这李天王与三太子领着众将,直至凌霄宝殿,启奏道:“臣等奉旨出师下界,收付妖猴,不想他神通广大,不能取胜,望陛下添兵剿除。”玉帝惊道:“谅区区一妖猴,有多少本事,还要添兵?”却是三太子又近前奏曰:“望陛下赦臣死罪!那妖猴使一条铁棒,先败巨灵神,又打伤臣臂膊,他洞外立一杆旗,上书齐天大圣四字,道是封他这官职,他便休兵归顺,若不是此官,定要打上凌霄宝殿也。”玉帝闻言大怒:“这妖猴怎敢这般狂妄!着众将领兵,即刻诛之!”
正说间,太白金星又奏道:“陛下,老臣倒觉得封他个齐天大圣也未尝不可。”玉帝道:“太白老何出此言,这不是要他与朕平起平坐吗?”金星却道:“非也,他名是齐天大圣,但有官无禄便罢了,只与他个名号,不与他事管,养在天上,收他的邪心,慢慢调教,他日必定归化。”哪吒又道:“正是此意,那妖猴言,他愿归依,辅佐陛下,只消有个名号罢了。”
玉帝闻言道:“依卿所奏。”即命太白金星前去。
金星复出南天门,至花果山,拜见美猴王,却被这猴王揪住道:“老官儿,前番怎好骗我,把那马夫之职充大?却叫老孙受辱!”金星忙赔礼道:“前番因怕大圣心生嫌弃,故出此妄言,还望恕罪。今玉帝已封大王为齐天大圣,特差老汉来此赔罪,并教大圣上天赴任也。”悟空笑道:“这样说来,太白星辛苦了。只这一次,不是再骗我?”金星忙道:“不敢,不敢,还望大圣即刻启程。”
悟空大喜,遂与金星同上天庭,至凌霄殿下。玉帝道:“孙悟空,今封你为齐天大圣,官至极品,切不可胡为。”这猴子只朝上道个谢恩。玉帝即命工干官起一座齐天大圣府,那猴王信受奉行,遂心满意,终日饮酒欢乐。
这齐天大圣到底是个妖猴,有官无禄,终日无事。却说他终日东游西荡,交往甚多,然而都看他不顺眼,唯独哪吒肯与他交往,这日夜间二人在瑶台饮酒。
天宫里夜夜笙歌,哪吒却是极厌恶那些奢华应酬,他经常在夜间独自一人斜坐在瑶台边自斟自饮,却是这孙猴子来后,这种情况才被改变。
“喂,猴子,这里是天宫,你可不要过于随便,哪天再被赶出天宫,我可不想再同你打个死去活来啊。”
“晓得,晓得。”悟空喝得半醉,“以后,我逢人便称个老字,不犯冲。”
“原来你只不过是三百多岁的小妖,却如何有这本事,可是甚人教你么?”
悟空想起师父临别之言,搪塞道:“没有,没有,是我生来就会的,三太子你可知我是石头里蹦出来的哩。”
“哦,是这样啊。”哪吒不再多问。
“听俺老孙跟你说,成名要趁早,我等下界群妖,比论高低,从不按年月,而是按能力。”这猴头甚是得意。
他是趁早成名了,可是天庭的颜面都在他孙猴子的面前丢光了!哪吒不禁暗自叹气,心想这猴子不知道哪天又惹出是非来。
一日,玉帝早朝,班部中闪出许旌阳真人,启奏道:“陛下,今有齐天大圣日日无事闲游,结交天上众星,不论高低,不称品位,不讲辈分,俱称朋友,恐会闲中生事,不如与他一件事管,免生事端。”玉帝闻言道:“依卿之见可与何事给他?”真人道:“今齐天大圣府临近蟠桃园,不如交由他看管,让他时常挂心,免闲生事。”玉帝准奏。
却说这猴头看桃,怎会不生事?一日,见树枝头,桃熟大半,他定要吃个尝鲜,于是哄退园中土地,将那树上之桃,挑大个吃了个饱。如此往后,每过二三日便又偷摘,尽其享用。
不久之后,王母娘娘设宴,于瑶池中做蟠桃盛会,即着七仙女去蟠桃园摘桃,却不想进得园中,之见树上花果稀疏,原来都被那猴子吃了。
这猴王正在睡觉,却被惊醒,暗叫不好,忽念头一转:“也罢,今番且戏耍一番。”将那七仙女定住,纵朵祥云,逃出园内。一路上想到:“似是甚么蟠桃盛会到了,既如此,为何不请老孙?“遂心生嗔意。
却往瑶池,看几个仙官童子,在那里洗缸刷瓮,已造成玉液琼浆。这大圣止不住口角流延,便拔下毫毛,变作瞌睡虫,喷在众人脸上,众人便手软头低,倒头便睡。这猴头一把胡抓,痛饮一番,喝得大醉。
好大圣,仗着酒,摇摇晃晃,任情乱撞,到了兜率宫。猴王趁着酒兴,却要来拜会老君。当即撞进去,见四下无人,丹炉旁却有几个葫芦,喜道:“这想是那老君炼的仙丹,趁他不在,不如我吃他几粒罢。”这猴胆包天,加之醉酒不知事,把那金丹都倾倒出来,像吃炒豆一样都吃光了。
“不错,像花生米,又像开胃果。”这丹有醒酒之用,一时酒醒,又知闯了祸,连忙使个隐身法逃走。
自然,闯了祸是不能安生的。玉帝大怒,即着李天王再次下界捉拿。
天王站立云头,谓哪吒道:“吾素闻汝与这猴头有交,当初是你向玉帝天大圣,言永不为乱。如今不到半年光景,他却做出此等罪在不赦之事。这妖猴神通广大,我部兵将无人能敌,上次想是你不使真力,现如今我让你再战这猴头,你可愿意?”
哪吒无法,只好硬着头皮道:“孩儿定竭尽全力,降伏妖猴。但这厮神通广大。以孩儿之力恐难胜他,还望父王恕罪。”
“住口,你战便战,不可乱我军心!”“孩儿领命。”
哪吒来到阵前,见这猴头打退天将,左冲右突,毫无畏惧之意。上前喝道:“呔!你这猴头,早先封你做齐天大圣,还不知足!为何又惹下这等祸事!”悟空道:“我醉酒生事,如今只好反到底,却也无妨。常言道:“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凭什么他玉帝能坐享天宫,老孙上天入地,无所不能,却就与他看桃?尔等速速罢兵休战,如若不然,定要打上凌霄宝殿!”
“好你个死猴头不知悔改!今番你再反,休怪我不讲情面,我下手很重,你还是速速归降,免受皮肉之苦。”
“哪吒,我说过不与你打,你却不讲情面。”“你讲情面,那还劳我父子兴师动众,吃我一枪!”举枪来刺,二人使出浑身解数,战在一起。
这场打斗,真个是地动山摇,震天撼地。那太子一心是想把这猴头逮回天庭,再由他来求情,图个从轻发落。这猴王哪里肯认?他两个纵贯天宇,斗了数百回合。面对哪吒一轮风骤雨般的急攻,这孙悟空也只好奉陪到底。说实在话,他不愿打,从第一眼看到这位战神太子,他便有一种莫名的感应,似是他这般天产石猴,非亲非故却怎生出如此感应?而这三太子在天宫为官,衣食无忧无虑,却是非常寂寞,对眼前这位与他千年前的作为很像,又很直爽的美猴王难免没有恻隐之心。二人虽是逞狠猛攻,但谁也不愿伤到队方,于是乎僵持了很长时间。
然而,二人实力终究有所差距,渐渐地,孙悟空开始压倒哪吒。你倒是为何?原来这孙悟空之师菩提老祖乃是与西天佛祖同门,这番又偷桃盗丹,把那太上老君所炼仙丹,不论生熟,一概吞下,倒成了个铜头铁额,功力已超过哪吒。而哪吒心如急火,一边有父王催促,一边又不想与这猴头彻底闹翻,故而不敌。
孙悟空也看透此点,他见现时已远离洞口,不见天兵追来,亦无众妖踪影,便闪个空道:“哪吒,如今打斗至此,我尚未使尽全力,你已渐处下风,还要再打么?”哪吒闻言,停手道:“孙猴子,你若不打,且随我去见玉帝,我定会为你说情,对你从轻发落,你若再执迷不悟,怕是我也帮不了你。”
悟空道:“我老孙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岂用你这个奶牙未退的小子为我求情!哪吒,我且问你,在天宫当差,可曾自在?虽是万众仰慕,可曾有人对你说至纯至真之语?究竟有何人对你使真心?你倒是说说看呀,说给俺老孙听听!”
哪吒一怔,愣在那里。孙悟空之言不禁令他望空长叹。的确,在天宫人人敬重他,他的天界第一美战神的称号也是名不虚传,曾让无数仙女为之倾倒。但那又如何?天界虽好,终究不圆满,天福虽大,但诸神之中多有因福报太大而心生傲慢者,对下界常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口吻行善。他看不惯,却也无法。天上有一种有福无德之天人,便是阿修罗,时常反抗天庭,爆发大规模征战。他作为战神想来也很辛苦。他忽然明白,孙悟空是受不了这种管束才造反的,他所说的,不也正是自己心中所想而没有说、没有做出来的么?想到如此,态度也温和下来。
“猴子,你说的有理。我从前也像你一样。天宫虽好,但非净土,总会有这样那样的不顺心事、不合理之处,但无论如何,你如此反抗天庭就是不对,此事也不都是天庭之错,你的做法,是没有道理的。”
“我一个石猴管不了这么许多,我只知道要养活我的猴子猴孙,我在天上为官一日,地上便是一年,天庭教我今日喂马,明日看桃,到头来无有俸禄,想教我花果山四万七千余口统统饿死不成!”
“如此,就更应该奏明玉帝,解释清楚。你这番造反,对你花果山有何益处?”悟空闻言,空笑一声,叹道:“只怕已无用,如今只得反到底了。”
哪吒心不甘,道:“那你可曾有师父么?你这一身本领,千年以来,倒是第一个能胜过我的。想你不是天生就会,想当初我到处闯祸,亏我师父太乙真人庇护,又有西天佛祖为我再造莲身才救我命。似是你这样,有个师父出面也好。”
悟空此时才明白,师父为何说那般话,却是不能违背师言,只道了声:“没有。”
“哎呀,那你就死定了。这如何是好!”哪吒失声道。
孙悟空笑了笑:“无妨,老孙有的是本事,看他们能奈我何。倒是你呀,我看你挺不自在,不如一同与我避居在这水帘洞中,倒图个清净自在。
哪吒并非不动心,只是现在他不能如此,毕竟双方还在交战。便道:“现在不行,孙猴子,你让我如何与我父王交代。如今之计,我只能再替你背一次黑锅,但你要及早为自己打算才是。我先告辞了,就此别过。”
悟空目送哪吒远去,心中笑道:“这太子好生义气。这便是少年不与成年同啊!料是此番天兵必回暂且休战,且先回去,与众一议。”遂回水帘洞中。
猴王回洞谓众曰:“胜负乃兵家常事。我等且安心睡觉,天明看我使个大神通,拿这些天将与众报仇!”众候皆去。
那天兵天将收兵罢战,各报战功,除猴类外其余各洞妖王擒剿已尽矣。只这三太子又失败而归,托塔天王心里明白,可也找不着话说,正烦恼之际,忽闻天兵来报:“显圣真君来也。”天王即出辕门迎接。
真君见天王道:“小圣来此,擒拿此妖,须与他斗个变化,无论我或输或赢,都不须列位动手,我自有兄弟相助。只请天王与我使个照妖镜,若他败阵,窜逃他处,须与我照个明白,勿让他逃脱。”天王即安排各兵去讫。
真君又道:“闻三太子两番不敌那妖猴,可有此事?”这太子低头不语。天王道:“此妖神通广大,小儿不敌,还望真君谨慎。且进一步说话。”
转入帐后,天王谓真君曰:“吾儿素与那妖猴有交,故而不肯降他,还望真君多担待。”真君不解,道:“太子怎会与妖猴有交?天王说笑了。”“非也非也,那厮在天上时,便常找吾儿厮混,两度战他,皆不使真力,适才打斗,又长时不见踪影,想是与那猴头交情不浅哩。还望真君开导。”这二郎真君即对孙悟空心生芥蒂,答道:“如此,我便好好会会这妖猴!”
次日,两军对阵,齐天大圣先战木吒,胜之。却又终不敌真君,到底是二郎神技高一筹,又有天罗地网,此番哪吒太子在天上干着急插不上手。花果山的好日子便到头了。满山的猴精,被二郎真君一把火,烧杀大半。花果山从此走向衰落。常言道:胳膊拧不过大腿。不知用在此处是否恰如其分?
话说齐天大圣被众天将押去斩妖台下,刀砍斧剁,不能伤其身;雷打火烧,不得动其骨。始终不能损伤其一毫。
众皆愕然,唯这哪吒,原本愁眉苦脸,见如今这般模样,不禁哈哈大笑。
“庶子!此妖不得伤,众正为此烦恼,你却笑之,为何?”哪吒忙道:“孩儿失礼,孩儿是见那妖猴狼狈之相,故而笑之。”“大庭之上,不可嬉笑!”李天王心知肚明,却也无奈何。
却说玉帝见如此这般,道:“这厮如此,如何处治?”太上老君奏道:“陛下,那猴本是天产石猴,极具灵性,又吃了蟠桃,饮了御酒,盗了仙丹。我那五壶丹,不论生熟,都被他一股脑吃进肚里,运用三昧火,煅成一块,所以成就了金刚之躯,断不能伤。不如将其放在八卦炉中,以文武火锻炼,等到炼出丹来,他也就化为灰烬矣。”玉帝闻言,即准奏不题。
那老君到兜率宫,把这猴头解去绳索,推入八卦炉中,命童子锻炼。却不想这大圣到那“巽宫”位下,此位即风位,只有风有烟,却无火,只把一双眼熏红,唤作火眼金睛。人道火眼金睛是大本领,却不想只是害了眼病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本领。
光阴飞速,七七四十九日后,老君火候俱全,开炉取丹之时,却见那猴精向外一纵,跳出丹炉,两眼金光闪闪,毫发无伤,不禁大惊失色,回过神来,急急躲避。
这一番,那猴王打出门来,不分上下,不问东西,直打得天昏地暗,无人能敌。却被哪吒一把拦住,对他道:“够了,孙大圣,如今天宫无人能敌你,听我一言,回花果山过你那天上不管、地上不问、逍遥自在的好日子去吧。已经闹够了!”
这悟空浑然不听,道:“哪吒,你若被打进丹炉,炼这七七四十九日,你会心甘么?你毋须多言,我只管问你,随我走否?你若离开天宫,我便不再追究,不然,定是打他个天昏地暗!”
这哪吒哪里肯从?如要顺着他,岂不惹出更大祸来?便应了一句道:“怕是……不能从。”悟空闻言,道:“你不从便罢,但休要挡我。”
哪吒不肯,举枪来刺,想要让他停下来。却不料这猴王在八卦炉里一番锻炼,功力大增,只两三个回合,便被其放倒。
悟空将哪吒提起,举在手上,对他道:“李哪吒,我看你是个好孩子,不与你计较,等我完事回来,再来找你,俺老孙说话算话,我会让你摆脱孤独。”哪吒只道他是疯了,大吼大叫,却被这大圣一把扔出天门。孙悟空也不回头,径自去了。
可他却没有回来。哪吒事后才知道,他是被压在五行山下了。回想起那猴子的话来,他真的能实现诺言吗?哪吒知道孙悟空会在五百年后被放出来,而在天上,不过五百日而已,索性就等他一等,五百余年后,那猴子火性渐消,再与他叙旧罢。
却是早先在天宫受过那猴子气的一班下等仙人,见这猴头落难,都想抽空下界找他算账,不想哪吒太子矗立在南天门外,喝道:“有谁胆敢下界羞辱孙大圣者,先问过我!”众皆惊异之,遂作罢。后不久,便传开哪吒太子与齐天大圣关系不一般云云。
哪吒却也不管,之后他每日都要到五指山峰顶上,望上几眼。看那猴子孤独一个,唉!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呢。二人此时均不知,这一天上,一地上,二人实则同出本源矣。直到后来,西行路上及归来之后,又生出许多事来。欲知后事如何,请容下回分解。
d看小说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