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1 / 1)

支书王正超说的那些鸟话,唬得了群众却唬不了楚汉明。要按楚汉明以往的脾气,非驳他个体无完肤不可:为什么要虚报多报粮食产量?为什么不按实际的粮食产量‘交’公粮?以老百姓饿肚子为代价多‘交’公粮,这算哪‘门’子的光荣?要是将来饿死了人怎么办?谁负得起这个责任?大食堂刚建起来的时候不少人充当大肚汉,想吃多少吃多少,确实形成了普遍‘性’的‘浪’费现象,村干部们为什么不想办法管一管?如此的放任自流难道不是村干部们的失职行为吗?群众反映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一样在挨饿,是不是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在发生?为什么要回避这个问题?现在群众已经食不裹腹,能不能尽早争取一些返销粮回来?空喊口号能解决问题吗?。。。。。。

楚汉明心里不买支书王正超的账,认为他说的那些话表面上冠冕堂皇,实际上漏‘洞’百出、不堪一击。明明没有理,偏偏要说出个理来,这不是捏着鼻子哄眼睛吗?相反他觉得楚老三的话说得够坦率够直白:群众有意见就肯定是阶级敌人在捣‘乱’,既然是阶级敌人在捣‘乱’,就不能上当受骗;谁敢否定社会主义、否定人民公社、否定大跃进,无产阶级就要专他的政,就要打倒他!——这就是当时中国社会的政治现实和政治逻辑。所以真理只有一个,道路只有一条,那就是听**的话,跟**走。勿需思考、勿需质疑、勿需讨论也勿需探究。如是为红,反之则黑。

楚汉明既然已经被专了政,戴上了“坏分子”的帽子,就如同孙悟空被戴上紧箍咒,失去了自由,这其中当然包括言论的自由。纵使他的思想尚处于自由的状态,没有人可以剥夺,但他充其量也就是一个没有发言权的旁观者。况且,即使是真知灼见,说出来又有何益?

。。。。。。

楚汉明急匆匆地踏上去县城的小路。倏忽而至的饥荒使他担心起弟弟汉超一家来。在他‘女’儿大妹出事前夕,弟媳‘妇’刚刚诞下了一个男婴。这对他们多灾多难的楚家来说是一件意义非凡的大喜之事。大妹没了之后,楚汉明尚没有把这件伤心的事情告诉弟弟妹妹们。正当他独自品尝着生活中不幸的苦酒之时,直觉告诉他,一场关乎千家万户的巨大灾难正悄悄来临。

楚汉明对死是无惧的。在战场上,眨眼之间、随时随地,一条条鲜活的生命在枪林弹雨中灰飞烟灭。他对死亡早已见怪不怪、熟视无睹甚至麻木不仁。从某种意义上说,也许正是他对于死亡的无惧,才能够成为战争中的幸存者。可战士在战场上的死是有思想准备的,也是有代价的,或为正义,或为理想。相比起在和平环境下因当权者的荒诞统治而无辜地被饿死,他宁愿选择在沙场上战死。

他不知道该怎样应付已经来到眼前,并且可以预见将会愈来愈严重的饥饿的考验。饥饿是自然界所有生物的天敌。这个看不见的敌人贪得无厌,而且不可战胜,因此人类只有乖乖地、源源不断地向它进贡食物,才能与它和平共处,避免它的伤害。它的收税台就是人的胃,人一生下来就被内置了,所以每个人向饥饿‘交’粮纳税的期限就是一生一世。

楚汉明和所有的人一样都是饥饿的臣民,除了向它‘交’纳粮食别无出路。楚汉明也缺粮,自身难保。他关心弟弟的办法,一是去看一看,尽可能给予他‘精’神上的鼓励;二是俩兄弟可以在一起聊一聊,商讨一下是否有什么可行的办法渡过难关。

最新小说: 都市至尊隐龙君长风 死神之剑舞唯我 人生若只如初见时 挂名皇后 你是我的命中注定 日常系影视世界 女同事的秘密 和女神们的荒岛求生 第一宠婚:军少大人,你好棒! 随身带着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