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人类这么一个物种呢,那要上瘾其实是有一个模型存在的。这么一个模型呢,那其实最早是作为一些医学方面的大能研究心理成瘾方面研究出来的结果。而这么一个研究呢,并不是从什么毒品之类的地方着手的,而是从很多人都没办法戒除的“自慰”的角度来进行研究的。最早的研究呢,那还是从小白鼠身上进行的,这当然不是说先教会小白鼠怎么撸管,然后看怎么给小白鼠戒除。而是说偶然间把一个雄性的小白鼠和一个雌性小白鼠给放到了一个笼子里面,结果发现这雄性的小白鼠就各种疯狂的跟雌性小白鼠嘿咻啊!结果嘿咻也就算了,一段时间之后,这雄性的小白鼠就对雌性小白鼠没什么兴趣了!
这“一段时间”可并不是说什么一晚上嘿咻了几次之后没了兴趣,而是说几天几周之后,一下子就发现这雄性小白鼠对于雌性小白鼠各种“需求”那都没有了回应了!这就很让医学研究人员觉得好奇啊!特别是研究人员自己知道自己对老婆已经有了7年之痒,已经觉得跟老婆嘿咻就是例行公事的交公粮了,怎么小白鼠也有同样的反应呢?然后这蛋疼的研究人员就把欲求不满的雌性小白鼠拿了出来,换了一个新的雌性小白鼠进去,然后那之前懒洋洋不想嘿咻的雄性小白鼠那就各种激动的又开始嘿咻啊!然后过一段时间呢,这小公鼠又开始不想弄了,接着再换一个小母鼠,这小公鼠就又开始拼命播种了!
这么一个实验最后研究出来的结果呢,那就是所谓的柯立芝效应!也就是对新交配对象的自动适应的效应!这么一个所谓的效应的命名呢,并不是来自发明人。而是来自于一个老故事,据说美国总统卡尔文-柯立芝和妻子参观了一家家禽农场。在参观时卡尔文太太向农场主询问,怎样用这么少数量的公鸡生产出这么多能孵育的鸡蛋。农场主自豪地解释道他的公鸡每天要执行职责几十次。“请告诉柯立芝先生”第一夫人强调地回答道。总统听到后,问农场主“每次公鸡都是为同一只母鸡服务吗?”“不,”农场主回答道,“有许多只不同的母鸡。”“请转告柯立芝太太。”总统回答道……
而且这么一个效应,还不仅仅是对公鼠有效,实际上对雌性也有效——当引入了新的交配对象的时候,绝大多数的哺乳动物那都会焕发出来极大的交配热情!或者说是持续的高亢的交配冲动!这么一个东西看起来好像研究起来了没什么用,但是实际上却是解释了很多其他好像不相关行业的很多事儿——比如说各种家畜养殖行业里面,为什么一般都是一个雄性的生物做种,然后配上各种雌性呢?
这么一个问题问出来的话,那真心会让很多人觉得搞笑,大家都会觉得因为这么一个雄性的基因好啊!所以当然要留下来这么一个雄性的基因!但是实际上呢。不仅仅是这样而已!是各种老祖宗们经过了常年的各种尝试之后发现了一个雄性搭配n个雌性之后,那交配以及生产的效率提高了很多很多!比如说雄性生物在发射完了他们的那些“牛奶”之后,一般会有一个疲软的时期,如果对象是一个一直以来交配的对象的话,那么这雄性生物的疲软时期那就会比较长,可是如果这么一个疲软的时候换一个陌生的雌性进来呢?那这雄性很快就会焕发雄风,然后就上去新的一番造小动物了!
实际上这么一个反应呢,雌性也有。只不过比雄性的弱很多。简而言之研究下来的结果,那就是哺乳动物的那么一种本能。就是雄性为了更广泛的传播自己的基因,所以本能里面就有一种刺激以及鼓励更广泛的找陌生雌**配的!这就是一种原始的奖赏体质!而这么一个奖赏体质奖赏的东西呢,那就是多巴胺,换言之,就是给哺乳动物一种可以给他们带来快感的化学物质!而这么一个化学物质呢,那会根据食物、嘿咻、群体社交或者是新奇等等一系列的东西来分泌!也就是说。实际上人类“喜新厌旧”那是一种生物本能!
人类大脑的边缘系统是情感、内驱力、冲动和下意识决策的中枢。在边缘系统内部存在着奖赏回路,多巴胺能激活此一回路从而驱使我们采取行动,比如进食、交配、与后代亲近和冒险等等,帮助我们生存或传递基因。所有令人成瘾的物质和活动都能增加多巴胺。这就是它们让人沉溺的原因。**能让人上瘾吗?是的,在大脑扫描时发现**和海洛因的成像类似 。但是成瘾的物质和活动并不能带来持久的欢愉。一旦多巴胺成功地启动了行为。它就会下降,等待下一次机会来左右你的行为。像是喜新厌旧,那就是一次的多巴胺分泌减少了之后,新鲜的东西来临,那就刺激着产生了更多的多巴胺,于是有了更多的“乐趣”!
一个人看到了新的感兴趣的电影产生的那种期待,看到了什么市面上即将推出的自己很感兴趣的产品,那都是会让大脑里面分泌多巴胺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多巴胺会越来越少,也就是像男人对老婆疲倦了一样,人也会对这些曾经很感兴趣的东西丧失了兴趣!所以这也就是解释了为什么妹子会冲动消费了很多衣服,结果最后买下来的大量衣服并没有穿几件就过季了!因为妹子的新奇感也渐渐的随着时间而削弱了,最后对那些衣服可能也都不太感兴趣了!而这么一种现象呢,那就被各种销售行业所利用,所以各种商场里面那都会设计的各种琳琅满目,就是为了刺激各种人的冲动消费的**,就是为了利用大家潜意识里面的新奇感!
而同时,这么一种自然的原始的奖励机制延伸开来之后,吃东西甚至都会让人上瘾!因为作为生物,那本能就是先让自己活下去。要活下去就要各种吃东西!而有些人那就是真的成功达到了对食物上瘾,那就是到了哪怕觉得饱了,可是面对着美食的时候,还是忍不住多吃点,结果这吃的多了之后,那就是各种胖子产生了!而厌食症这么一个东东呢。那更是牛逼的一种上瘾,那更是让人都可以上瘾的来反抗生物要吃东西保持自己生存的本能了!这上瘾能力多强?而医学研究人员详细研究了一下之后,那就发现,这上瘾了之后,还真的能够改造人以及很多动物的大脑,让人开始对以前能够感兴趣的东西呢,不是那么的感兴趣了,然后对于特别能够带来多巴胺的东西特别着迷。
这玩意儿简而言之呢,那就是厌食症的人对于吃饱这么一个曾经可以让他们很满足的活动不感兴趣了。就对现在不吃东西这么一个新的可以让他们分泌多巴胺的玩意儿特别着迷!这中间可是有一些比较有意思的连锁反应的,首先就是把以前感兴趣的东西脱敏,也就是说降低多巴胺的分泌,然后加强对于新的成瘾的东西呢,产生敏化反应,也就是对于这些新的成瘾的玩意儿产生更多的多巴胺!而这么一个敏化反应,那实际上就是一种类似有人在丛林里面开了一条路一样,留下来了一个路径。然后做的越多呢,这路开的也就越宽也就越容易走。这就形成了一种类似条件反射的玩意儿,就让人潜意识的更容易通过这么一条“路”来获得多巴胺!
为什么要说这么一个成瘾体制呢?因为一般来说在游戏的设计里面,那都是要研究成瘾模型和成瘾体制的,通过最初的新奇来让玩家的大脑里面开辟出来一条通路,然后通过不断不断的重复呢,让玩家脑袋里面的路越来越宽敞越来越好走。于是这最后就相当于是成瘾了,就让人有点欲罢不能了!这再加上了各种社交元素什么的,那就让用户黏性更加大了,就让人更加难以脱离了!而这么一个东西在贾鸿渐看来,那也是可以用在电视剧上面的!在电视剧里面。咱们设计的有时不时出现的各种意外事件各种让大家意想不到的新鲜情节,外加上各种各样爽的情节,那实际上就可以变成各种各样的条件反射来加强上瘾性,加强看咱们片子得到的多巴胺,这就能够让大家上瘾啊!
当然了,这么一种上瘾呢,肯定不是说什么跟吸毒了什么的一样。那样太夸张,咱们所说的上瘾呢,那就是可以让观众们觉得欲罢不能,是让观众们觉得比别的电影啊电视剧什么的更加好看!就是这么一点点从心理学以及医学上面的研究,那就能够让咱们把成瘾这么一种理念都用到这里面来,多牛逼?而同时脱敏反应可以让别的游戏啊电影啊甚至是别的电视剧看起来都不那么有意思了,同时敏化反应呢,又显得咱们的电视剧非常非常的有意思,这样一来那就能够在这么一个本身看电视的人越来越少的情况下,尽量的抓住收视率啊!这总结到了最后,那就是收视率以及广告费了,那也就是贾鸿渐的名气和口碑了!
当然了,这么一种成瘾理论在很多普通人看来可能会觉得不以为然,可能会觉得根本不是这么一回事儿!但是实际上还真是这么一回事儿,因为不是只有毒品的上瘾那才叫上瘾的,这酗酒的威力也许没有毒品那么强,可是也能让人不断的上瘾不是?像是烟瘾之类的那也不如毒品,可是也让很多人戒不掉不是?甚至美国的一些医学者那都已经意识到了现代社会有很多人那都已经沉迷到了网络里面去了,哪怕他们对着电脑没事儿做,那也会不断的刷新一些网页什么的尝试打发时间,而让他们关掉电脑的话,他们简直就不知道应该做什么了!这样的人那其实就跟别的东西轻度上瘾一样,那也遭到了脱敏以及敏化反应!因为脱敏,所以对其他的东西不是那么的感兴趣,而因为敏化,所以哪怕没事儿做也觉得在网上有意思!(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