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侠长篇小说)《明月边城双面人》第十二章古城春晓(1)续写桥头柳原著古龙绸庄。
“中房”。吃饱喝足的孙厚孜,同周薇相拥睡在一张床上。这不是第一次,打从情窦初开就这么做了,这是公开的秘密。
由于战火纷飞,
“婚礼”二字提都不敢提!时值1937年夏末秋初,日本鬼子借口一名士兵失蹤,炮擊宛平城,挑起了震驚中外的
“盧溝橋事變”,中國守軍奮起還擊。
“七七事變”次日,中共中央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全国,提出
“武装保卫平津,保卫华北!不让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中国寸土!为保卫国土流尽最后一滴血!”号召
“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建筑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略!国共两党亲密合作抵抗日寇的新进攻!驱逐日寇出中国!”十天后,蒋介石以國民黨政府的名义发表《自衛抗戰聲明》。
此《声明》为何拖了这么多天?原来蒋介石还在做
“媾和美梦”。7月10日,南京政府外交部長王寵惠奉蔣之命向日本駐華大使館發出照會,要求通過外交談判來代替日本的軍事進攻。
日本駐南京大使館參事官日高信六郎嘲諷味十足地回答說:“事關華北駐軍,應與日本軍方商談,外交部門非此次談判的適當對手。”為配合日寇在戰場上的進攻,日本駐華大使館奉日本外務省之命,于7月12日向中國外交部倒打一耙地提出
“抗議”,
“抗議”中國中央軍集結準備北上,還要求中國政府
“尊重”當地雙方達成的停戰協定。7月13日,外交部長王寵惠召見日方外交代表,提出日方亦應停止增兵,雙方停止軍事行動。
日方未予理会。7月14日蔣介石命中國駐蘇聯大使蔣廷黻,走訪蘇聯外長李維諾夫,請求蘇聯出面調停中日關系。
李維諾夫答復說︰
“如與其他國家聯合行動,蘇聯政府願加考慮。中國如果把日本侵華暴行訴諸國聯,蘇聯也願意援助中國。”但蔣廷黻深知蔣介石嫉恨蘇聯,害怕中蘇關系密切,日本反而有所顧忌,對中日和談不利,便向外交部報告說︰
“最好由列強出面調停,若有蘇聯參加,效果反倒不好!”蔣介石當時既想要蘇聯援助,又顧慮多端,蔣廷黻的話正中其下懷,就將此事擱置一旁,轉而求助于西方大國,7月13日中國向國聯遞送第一次聲明,訴請國聯對日本侵略者采取必要的行動。
7月16日,
“冀察政務委員會”委員長、二十九軍軍長宋哲元按蔣介石的指示聲明三事︰一、十九軍絕對遵奉中央命令,槍口不對內;二、冀、察領土主權不能任人侵犯;三、對日交涉仍本和平原則進行。
接下来,宋哲元馬上召開重要將領會議,根據蔣介石
“以不屈服、不擴大之方針就地應變”的指示,把兵力集中起來,守土抗戰,不放棄任何重要據點。
7月17日,蒋介石針對盧溝橋事件發表了講話:“盧溝橋事件能否不擴大為中日戰爭,全系于日本政府的態度。和平希望絕續之關鍵,全系于日本軍隊之行動。在和平根本絕望之前一秒鐘,我們還是希望和平的,希望用和平的外交方法,求得盧溝橋事件的解決。但是,我們的立場有極明顯的三點︰一、任何解決不得侵害中國主權與領土之完整。二、冀、察行政組織,不容任何不合法之改變。三、中央政府所派官吏,如冀察政務委員會委員長宋哲元等,不能受任何的約束……如果戰端一開,那就地無分南北,人無分老幼,無論何人皆有守土抗戰之責任,皆應抱定犧牲一切之決心。”7月19日,蔣介石命外交部以書面形式向日方重提原議,聲明為和平解決此不幸事件起見,中國準備接受國際公法或條約所公認的任何處理國際糾紛的和平方法,如斡旋、調停、仲裁等等,甚至同意中日進行直接談判。
蔣介石又命中國駐日大使許世英赴返任所,主動找日本外相廣田會談,但均無結果。
在蒋介石梦求和平的日子里,日本鬼子在華北調齊10萬大軍,于7月26日向宋哲元提出最後通碟,要求限期撤出北平城內和在西苑的中國駐軍。
7月28日,日軍未等限期屆滿,就兵分三路向平津地區發動全線進攻。
在日寇大肆侵略面前,我二十九軍將士冒著日寇的飛機、大炮浴血奮戰,以低劣武器裝備頑強抵抗。
經過兩天激戰,北平、天津于7月30日相繼淪陷、二十九軍撤往保定地區。
在天津,張自忠将军率保安隊予敵重創,亦因眾寡懸殊被迫撤出,我數千年文化古都,陷入敵手。
這時,蔣介石继续發表
“抗日講話”,7月31日的《告抗戰全體將士書》中說
“……這幾年來的忍耐,罵了不還口,打了不還手,我們為的是什麼?实在為的要安定內部,完成統一,充实國力,到‘最後關頭’來抗戰雪恥。現在,和平既然絕望,只有抗戰到底。那就必須不惜犧牲來和倭寇死拼,我們大家都是許身革命的黃帝子孫,只有齊力努力殺賊,逐驅萬惡的倭寇”。
但事實上,蔣介石仍念念不忘通過外交途徑解決日軍侵華事件。7月下旬,他連續召見英國駐華大使許閣森、美國駐華大使詹森、德國駐華大使那齊雅、蘇聯駐華大使鮑格莫洛夫等,請求他們出面調停。
許閣森馬上把蔣介石的請求電告英國外務大臣哈法克斯,英外交部當時一心只在對付法西斯德國的侵犯,但看到日本侵華已威脅到英國在長江流域的利益,就向日本駐英國大使吉田茂提出了嚴正的交涉。
當時,美國同英國一樣,對日本侵華抱綏靖主義態度。美國國務卿赫爾7月16日發表聲明稱︰
“參加敵對行為,對于美國在中國的權益亦有影響。美國在過去屢次主張——應避免采取激烈政策而行使武力,要通過和平協定調整國際關系,必須尊重他國利益。美國政府想通過和平的實際方法力謀協調,以達成上述諸原則。”為爭取美國支持,蔣介石7月25日接見美駐華大使詹森說︰
“自7月21日起,中國已開始從北方撤軍;而日本自是日至24日間,仍積極準備軍事行動。如貴大使所知,在我方已盡最大容忍,對于日本之兩項目標已予同意,蓋日方要求︰(1)盧溝橋事件當地解決,我方已允由當地解決;(2)中央不妨礙當地解決之實行,我政府對于宋哲元請示之三點已予同意。凡此均為欲求和平,曲予優容,但我政府至此已到最後限度;若日方再提其他要求向我威逼,我方決難接受,惟有出于一戰!”7月26日,蔣介石會見德國駐華大使陶德曼,請德國出面阻止日本侵華行動升級。
陶德曼與日本侵略者一鼻孔出氣,只對蔣敷衍了事。蔣介石只好又向法國尋求支持。
法國最初對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持批判態度,但隨著1937年至1938年經濟危機的強烈襲擊,法國正從第一流強國向第二流國家轉化,面對德國法西斯的直接軍事威脅,法國只能追隨英、美綏靖政策充當一名次要角色,對蔣介石的請求,法國只能不置可否。
蔣介石從西方大使那里未找到辦法,只好把他最不願見的蘇聯駐華大使鮑格莫洛夫請來,請蘇聯出面調停。
蘇聯表示它將支持中國抗戰,但卻拒絕出面調停。蔣介石見列強都不敢得罪日本,便找他的親信張群問計,張群建議由他私下和日本駐華使館參事官日高信六郎進行交涉,蔣介石表示同意。
1937年7月25日到27日,張群和日高信六郎舉行秘密交涉,張群提出以7月11日雙方所控制地區為基礎訂立現地協定,日本立即撤軍,中國軍隊南下接受防區。
日高信六郎認為這個提案
“非常實際”,但日本軍方卻毫不理睬,使張群進行的私下商談歸于無效。
意大利駐華大使柯萊獲悉張群和日方談判失敗的消息,于7月27日會見蔣介石,聲稱意大利政府對于中日兩國都有特殊友誼,頗願以第三者地位周旋或調停,否則戰爭升級,中國恐怕要受更大的犧牲。
這時,中國外交部亞洲司長高宗武向蔣介石密報,日本當局派日本首相近衛的委托者、在華日本紡織同業會理事長船津辰一郎來華進行私下和談。
蔣介石知道船津辰一郎曾任日本駐天津、上海、沈陽領事,與中國政界、財界許多實權人物關系密切,同高宗武私交深篤,這樣,便拒絕了意大利駐華大使柯萊的調停建議。
原來,日本在中國發動軍事進攻的同時,也企圖運用和談方式攫取軍事、政治、經濟權益並進而侵佔華北。
7月11日,日本參謀本部第二課向軍部建議︰
“迅速受權近衛首相,不得已時由廣田外相,在危急的情況下,直接到南京與國民政府進行最後談判,決定和戰。”日本海軍省軍務局第一課課長保科善四郎7月17日向海相米內光政建議,
“與蔣介石直接交涉”。日本首相是想以和談作為緩兵之計,馬上召集外務省、海軍省、陸軍省官員,制定了《日華邦交全面調整綱要》和《日華停戰條件》決定派宮崎滔天的兒子宮崎龍介作為日本密使來華,但宮崎龍介7月24日因故被日本憲兵隊扣留,于是,便改派船津辰一郎去上海。
船津辰一郎于1937年8月7日到達上海,9日開始與高宗武進行秘密會談。
對此次秘密會談之目的,日本外務大臣宇垣一成給日駐華大使川越茂的訓令明確指出︰
“國內增派的三個師團,計劃到8月20日集結完畢,我想在此以前,無論如何需取得一種協議。”為玩弄緩兵之計,日本駐華大使川越茂同船津一起參加秘密會談,並直接拋出事先準備好的和談條件,要高宗武全盤接受。
主要條件是擴大華北非武裝地帶、取締排日運動、降低關稅、承認偽滿洲國和共同防共。
高宗武對此拒絕接受,但答應報告蔣介石裁決。這時,行政院院長孔祥熙與歐美列強交涉有了結果。
雖然英國害怕與日本發生沖突,但經孔祥熙的努力在7月30日與英國簽訂了2000萬美元的貸款協定。
此外,還向法國訂購到轟炸機36架,使蔣介石得到精神上的
“巨大鼓舞”。接着,蔣介石還很快接到了宋子文與日本近衛首相接通關系的報告。
報告中提到,近衛首相表示要盡快解決日中之間的問題。鑒于上述形勢,因而對船津辰一郎的和談條件沒有貿然答應。
而正在這時,日本在上海挑起
“大山勇夫事件”,于是船津的
“和平”談判便告一段落。其實,日本帝國主義在玩
“口蜜腹剑计”,利用和談,爭取時間,目的是調遣軍隊,重新調整軍事部署,在輕易佔領北平和天津後,便于1937年8月13日又在上海挑起戰火,上午9点15分,日本海军陆战队一部向我保安团驻地进犯,并首先开枪射击,中国军队奋起自卫反击,淞沪抗战由此爆发,日军旋即向上海增兵,以租界和黄埔江中的军舰为作战基地,炮击闸北一带,大举进攻,中国军民奋起反击,日军投入10多个师团、30多万兵力。
报载:“中国军队英勇战斗,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上述情况,有了电台孙厚孜和周薇了如掌指,说不定战火哪天又会燃烧到边城,寻找失踪的余杨杨和余月月迫在眉睫。
商量之余,孙厚孜和周薇决定分头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