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班么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晋国春秋 > 廿五 三军六卿:大战在即而被庐之蒐的改革

廿五 三军六卿:大战在即而被庐之蒐的改革(1 / 1)

第二十五章三军六卿——大战在即而被庐之蒐的改革

晋文公接受了周天子赏赐的阳樊、温、原等八个邑的土地,于是派人去接收,但是阳樊人不愿意归顺,于是晋文公率兵把这个城邑包围了,准备对这个城邑的民众大开杀戒。阳樊人苍葛(也作仓葛)站在城墙上对晋人喊道:“王以为晋君能布施恩德,所以以阳樊作为犒赏,但阳樊人怀念我王的恩德,所以未敢附从于晋国。大家都以为君将布施什么德惠来怀柔我们,使不生叛离之心;但现在却要来毁灭我们的宗庙,灭杀我们的人民,无怪乎我们不敢服从啊!三军所讨伐的,应该是蛮、夷、戎、狄的骄纵放肆和不敬行为,因此对他们致以武力。我们这些弱小的阳樊人,还未习惯君的政令,所以未敢接受命令。君如果对我们施以恩惠,只要派遣官员前来征召就是了,难道还敢违抗命令吗,哪里值得屈辱您的军队呢?君这般耀武扬威,难道不会滥用武力而使将士困顿吗?臣听说:‘武力不可以炫耀,文德不可以藏匿。炫耀武力就没有威严,藏匿文德就无法光大。’阳樊既不得侍奉周室而作为甸服,又遭逢君炫耀武力,所以臣才感到害怕。否则,难道还敢怜悯自己吗?况且阳樊这个地方,难道有被放逐的凶民吗?阳樊人有夏、商的后代和遗留下来的法典,有周室的军队和民众,有樊仲(仲山甫)一样的守官,就算不是官员,也都是些天子的父兄甥舅。君安定了王室却要残害它的姻族,民众哪里还会依附呢?臣斗胆私下向军吏陈说此情,希望国君好好考虑一下!”晋文公听完感叹道:“这是君子所说的话啊!”于是下令放阳樊民众出城,晋国便接管了这座城市。

原这个地方也不愿归顺晋国,于是文公在这一年冬天率兵包围原国。他出兵的时候命令携带三天的粮食,结果到了第三天原国还是不愿意投降,文公为了显示自己的信义,便下令撤军准备离开。这时候晋军的间谍从城中出来报告说:“原国坚持不了一二天了。”军吏把这情况报告给了晋文公,大家都劝他再坚持一下,但是文公摇摇头,说道:“信义,是国家的宝贝,是民众所凭依的;得到原国而失去信义,还凭什么来庇护民众呢?所损失的东西恐怕还会更多。”于是下令后撤三十里,到达孟门这个地方,原人被文公的信义所感动,于是便投降了。晋文公将原国君主原伯贯迁到了冀地,这时候文公向寺人披询问应该让谁来担任原邑的大夫,寺人披说道:“君啊,从前赵衰携带着用壶盛的汤饭熟食跟随着您,就算是饿了也不去吃它,如此廉正而仁义,您为什么不考虑用他呢?”于是晋文公便封赵衰为原地的大夫;又封狐毛的儿子、狐偃的侄子狐溱为温地的大夫。

且说在鲁僖公二十六年、即晋文公三年的夏天,齐孝公率兵攻打鲁国的北部边境,鲁僖公派大夫展喜去犒劳齐国的军队,并让他向哥哥展禽(即柳下惠,食邑柳下,谥号“惠”,他为中国留下了“坐怀不乱”这个成语)请教如何劝退齐兵的外交辞令。于是在齐侯尚未进入鲁国国境的时候,展喜便出境去跟着齐孝公,按照展禽所教导的措辞对他说道:“寡君听闻君亲自举起玉趾,将要辱临敝邑,所以特派下臣来犒劳您的左右侍从。”齐孝公听完有点洋洋得意地问道:“鲁国人害怕吗?”展喜说道:“小人害怕,君子则不怕。”齐孝公有点不解:“居室中像挂起的磬一样空空荡荡,野地里连一颗青草也没有,凭什么不害怕呢?”展喜回答道:“凭着先王的命令。从前周公和太公担任周室重臣,共同辅佐成王;成王慰劳他们,并赐给他们盟书说:‘世世代代的子孙,不要互相侵害。’这份盟书藏在盟府中,由太师(即太公)掌管。桓公因此而集合诸侯,商讨解决他们之间的纠纷、弥补他们的过失、匡正挽救他们的灾难,这是在昭显过去的职责。等到君即位,诸侯都盼望说:‘大概会遵循桓公的功业吧。’我敝邑因此才不敢聚众保守,说道:‘难道继位九年就要背弃王命、废弃职责吗,这样还要如何面对先君呢?君一定不会这样做的。’人们凭着这个所以才不害怕啊。”齐孝公听完无言以对,只得悻悻地收兵回国了。展喜就这样以一套精彩的外交说辞劝退了齐师,而成语“有恃无恐”就是从这个典故来的。

鲁僖公一面派展喜去犒劳齐师,一面派大夫东门襄仲和臧文仲去楚国请求出兵;臧文仲见到楚国的令尹子玉,便以齐、宋二国不肯臣事楚国为由,请求作为向导引导楚国军队攻打齐、宋二国,子玉被说动了,于是在这年秋天在率兵攻灭了夔国后,便谋划着对宋、齐二国展开军事行动了。

且说宋国这个国家,自宋襄公死后,因为楚国强大,继位的宋成公便投靠了楚国;现在这位宋成公看到晋国在文公的统治下变得强大起来,大有称霸中原、南下与楚争雄之势,并且自己的父亲宋襄公曾经在重耳落难的时候善待过他,于是便背叛楚国,投靠了晋国。楚人对宋的背叛感到愤怒,又在鲁国的游说下,于是在这一年冬天,楚将令尹子玉和司马子西(斗氏,名宜申,字子西,任楚国司马)率领军队讨伐宋国,包围了宋国的缗这个地方,以示教训。楚人在包围了缗邑后,又在鲁僖公的指引下,移师伐齐,攻下了齐国的谷这个地方,把齐桓公的儿子、与齐孝公争位失败而在楚国避难的公子雍安置在这里,让易牙奉事他,以作为鲁国的后援,以便随时对抗齐国,并派楚国的申公叔侯在这里戍守。

楚国北上中原之势咄咄逼人,在攻下齐国的谷邑后,又在第二年,楚成王准备亲自率兵攻打宋国,他让前任令尹子文在睽这个地方进行秋季的练兵仪式,即“治兵”,结果子文一个早上就习练完毕,没有惩罚一个人。子文的弟弟、现任令尹子玉又在蒍这个地方治兵,用了一天时间才完毕,他鞭打了七个人,又用箭射穿了三个人的耳朵。当时那些退休的卿、大夫、士们,即“国老”,都来祝贺子文有子玉这么一个能干的弟弟,子文很高兴,于是招待他们饮酒。这时候有一个叫蒍贾的少年,迟到了,他没有像其他人那样祝贺子文。子文感到很诧异也很生气,于是质问他,这个蒍贾不以为然地说道:“我不知道要祝贺什么。您把国政传给子玉,说道:‘为了安定国家。’安定了内部,对外却失败了,又能获得多少好处呢?子玉将会取得失败,这都是因为您的推举,推举而导致国家失败,还有什么可庆贺的呢?子玉这个人刚愎而无礼,不可以让他治理军民,若出动的战车超过三百乘,恐怕就不能回来了。如果等他回来再庆贺,又有什么晚的呢?”蒍贾出身蒍氏家族,蒍氏是楚王族的分支,楚蚡冒之后。蒍贾虽然年纪轻轻,却看出了令尹子玉这个人的缺点,就是“刚而无礼”,最终必然会为自己招致兵败身亡的祸患;但是子玉身居国家执政之位、又为楚国立下过战功,蒍贾这个没有任何政治经验的少年人,显然是不会有人重视他的意见的。

于是在晋文公四年的冬天,楚成王亲自出马,率领着楚国军队会同陈、蔡、郑、许四国的军队,包围了宋国。宋国的大司马公孙固来到晋国告急,晋国大夫先轸向文公谏道:“报答施舍,救援患难,取得威望,定下霸业,就在这一次了。”狐偃也谏道:“楚国刚刚得到了曹国,又在最近和卫国缔结了婚姻,如果我们攻打曹、卫二国,楚国必定来救援,那么齐、宋二国就可免难了。”晋文公听从了他们的建议。于是在被庐这个地方举行盛大的阅兵仪式,即“大蒐”,以进行军事改革。根据周礼,大蒐的仪式是这样的:在礼仪举行之前,群吏要告诫众人修习战法,虞人则芟除将要举行田猎的野地的荒草,在上面设立表木,过一百步设一表木,再过一百步设一表,最后再过五十步设一表,一共四表二百五十步(步为长度单位)。到举行田猎的这一天,司马在最后设立的那个表之中树立旗帜,群吏则打着画有物象的旗,敲响着鼓、铎、镯、铙,各自率领着他的民众到达。等到天刚亮的时候,司马把旗帜放倒,惩罚迟到的人,然后战车和步卒按照作战时的阵形排列成方阵,全体坐下。群吏在阵前听取誓命,斩杀牺牲给左右军阵看,说道:“有不服从命令的,斩之!”接着开始进军号令,中军之将敲打着鼙鼓命令击鼓,鼓人击鼓三通,两司马摇响金铎,群吏举起旗帜,战车兵和步卒都起立。鼓人击鼓命令前进,公司马敲响镯,战车和步卒于是行进,从后表到达第二个表后停止。接着鼓人击鼓三通,两司马用手捂住铎口而摇铎,群吏放下旗帜,战车兵和步卒都坐下。接下来鼓人又击鼓三通,两司马摇铎,群吏举起旗帜,战车兵和步卒再次起立。鼓人击鼓前进,公司马鸣镯,战车和步卒快速前进,到达第三个表后停止。然后按照前面的号令再次坐下和起立,然后鼓人再次击鼓,战车和步卒奔驰疾走,到达第四个表后停止。接着开始作战号令,鼓人三次连续不断地击鼓命令进攻,战车上的甲士先后射出三发箭,步卒先后三次冲刺(每击鼓一阕,车上甲士射出一发箭,步卒冲刺一次)。接下来就是收兵号令,鼓人击鼓命令开始撤退,卒长敲响铙,于是随着鸣铙逐渐退兵,到达最后一个表处停止,坐下和起立的号令则和前面一样。接下来就是进行田猎的仪式,以训练士卒的武勇,一切都按军队的号令来;最后把所猎获的禽兽在国郊祭祀四方之神,再进入国都把所获之禽献祭于宗庙。

晋文公在被庐大蒐上进行了重要的军事改革,将晋国原本的上、下二军扩建为中、上、下三军,同时设立“六卿”(相当于六常委)以管理三军,这便是对晋国产生了深远影响的“三军六卿”制度。三军中以中军地位最高,其次是上军,然后是下军,每军设置一将一佐以管理,按地位高低分别是中军将、中军佐、上军将、上军佐、下军将、下军佐,这便是“六卿”(相当于中央政治局*常委兼中央军委),六卿一般由不同家族的人出任,采用“长逝次补”的方式依次升级、轮流执政(但在实际执行中有时会有越级提拔等例外出现),即比如担任中军将的人死了,由中军佐接替他的位置,再由上军将接替中军佐的位置,下面的上军佐、下军将、下军佐再依次升一级,最后由下面的大夫升任下军佐。由于中军将在六卿中地位最高,统帅三军,所以也称“元帅”,这也是元帅这一词的由来。晋文公谋立元帅人选,赵衰进言道:“郤縠这个人可以。他已经五十岁了,臣屡次听闻他的言论,喜爱礼、乐而重视《诗》、《书》。《诗》和《书》,是义的府库;礼和乐,是德的表率;德和义,是利的根本。《夏书》上说:‘广泛采纳他们的言论,根据功绩考察他们,以车马服饰表彰他们的功劳。(敷纳以言,明庶以功,车服以庸。)’您还是试一下吧。”于是晋文公便让郤縠担任中军将,郤溱作为中军佐辅佐他;文公又让狐偃将上军,但是子犯推辞说:“毛的智慧贤于臣,又年长于我,毛如果不在其位,臣不敢接受任命。”于是便将上军将之位让与其兄狐毛,自己担任上军佐;文公又想任命赵衰为卿,但是他拒绝了,说道:“栾枝这个人忠贞谨慎,先轸又有谋略,胥臣博闻多识,都可以作为辅佐,臣不如他们。”于是文公便让栾枝担任下军将,先轸作为下军佐辅佐他。这便是晋国的第一批“六卿”,郤氏和狐氏各占了两个席位,而赵氏未能进入卿的行列,先轸这个时候还是六卿里面地位最低的下军佐。晋文公又让荀林父担任他的御戎,为他驾驭战车,荀林父是荀息的孙子,荀息生逝敖,逝敖生荀林父;文公又让魏犨担任他的车右,为他执戈御敌。

《左传》里概括文公这几年的政教,说道:文公刚刚回国就教训其民,第二年,想要用他们来征战。舅舅子犯谏道:“民众还不知道道义,未能各安其位。”于是文公离开晋国去安定周襄王的王位,回国后致力于利民之事,民众开始有怀义之心了。这时候文公打算用他们,子犯又说道:“民众还不知道信用,还不明白信用的作用。”晋文公便讨伐原国来让民众看到信用,于是民众做买卖不追求暴利,讲求信用、不弄虚作假。这时候晋文公问道:“可以了吗?”子犯说道:“民众还不知道礼仪,还未产生恭敬之心。”于是文公便举行大蒐来让民众看到礼仪,建立执秩的官职来管理官员,等到民众看到事情就能明辨是非,这时候子犯说道:“可以了。”于是文公便整顿军队,开始对曹、卫二国用兵了。

最新小说: 霓裳铁衣 快穿之女主终结者 我的女友是诡异 三国美色 诸天武侠:从全真开始 催昭嫁 说了多少次,别管我叫大哥! 公主万福 穿成首辅大人的童养媳 真名媛穿成假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