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班么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晋国春秋 > 廿七 城濮之战:晋文公退避三舍而一战败楚

廿七 城濮之战:晋文公退避三舍而一战败楚(1 / 1)

第二十七章城濮之战——晋文公退避三舍而一战败楚

晋国拘禁楚国使者宛春于卫,又诱使曹、卫二国与楚国断绝关系,于是令尹子玉被激怒,解除了对宋国的包围,而率领军队进逼晋军。等到楚军摆下阵势,晋文公下令让军队撤退,这时候有军吏不解,问道:“您是君,他是臣,以国君避让臣子,这是耻辱。况且楚军已经疲惫而士气低落(围宋已久),一定会失败,为什么要退却呢?”子犯代替文公回答道:“你们都忘了当初君在楚国时候对楚君的承诺了吗?偃听说过:出兵作战,有理就士气高昂,无理就会士气低落(师直为壮,曲为老)。哪里在于时间的长短呢?如果没有楚国的恩惠,我们到不了这里,我们后退三舍以避让他,就是为了报答他的恩惠。背弃恩惠而说话不算数,以此来庇护他们的仇敌(指宋国),这样我们便理曲而楚国理直,其众无不怒气充腹、不食而饱,不能说是‘老’。如果我们退却而楚军回去,我们还能要求什么呢?如果他们不肯回去,国君退却而臣子进犯,那就是他们理亏了。”《司马法》有古时作战“纵绥不过三舍(追赶退却的敌人不超过三舍)”,晋军退避三舍,楚军仍要追击,那就是楚军“理曲”了。于是晋军后退三舍以避让楚军,三舍即九十里,这时候楚军士兵想停止追击,但是子玉不同意,一定要与晋军交战。

于是在周襄王二十年,即晋文公五年、楚成王四十年(公元前632年)的夏天,四月初一戊辰日,晋文公、宋成公、齐国大夫国归父和崔夭、秦国的小子慭(秦穆公子,名慭)率领着军队进驻于卫国的城濮这个地方,而令尹子玉则率领着楚国军队背靠着一处叫酅的险要的丘陵地带扎营,双方剑拔弩张,晋楚之间争霸的第一场大战——城濮之战就要爆发了。晋侯见楚军背靠险阻而舍,很担心打不过,这时候他听到士兵在念诵一首歌,其词曰:“原田每每,舍其旧而新是谋。(原野上的草茂盛生长,应该舍弃旧根而考虑播新种了。)”这首诵是在说晋国强大、晋军美盛,就像原田上的草繁茂生长,应该考虑建立新功(霸业)而不要念及旧惠了。晋文公很疑虑,这时候子犯说道:“作战吧!如果我们作战而取得胜利,必定能得到诸侯;如果不能得胜,我们外有黄河天堑,内有太行山作为屏障(‘表里山河’的出处),也一定不会有什么损失。”晋侯仍然心存疑虑,说道:“那我如何面对楚国的恩惠呢?”下军将栾枝说道:“汉水北边的姬姓诸侯国,楚国都把它们吞并了,想念小恩惠而忘记这种大的耻辱,还不如一战呢。”狐偃的观点侧重于称霸,若能打败楚国,则可建立霸业,获得诸侯拥戴,一旦失败,则晋国有表里山河的地理优势,也足以固守而无损失;栾枝的观点则侧重于大义,晋国是代表姬姓诸侯的利益,与楚国交战是为了“雪耻”,身上肩负着重大的使命,所以一定要努力作战。总之他们的观点都代表了晋国现在所面临的问题,晋国能否称霸,能否捍卫诸姬乃至中原诸侯的利益,就在于这一战了。晋侯一直思忖着与楚国交战的问题,内心很是不安,他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与楚国国君在搏斗,结果楚君像个恶鬼一样伏在自己身上吮吸自己的脑*浆。晋文公被这个恶梦给惊醒了,出了一身冷汗,内心恐惧、忐忑不安。他请子犯解梦,子犯为了安抚文公,于是很巧妙地解释道:“这是吉祥之兆。我们面朝天,象征着得天助,楚君面朝地,象征着伏其罪,柔软的脑*浆象征着我们柔顺了对方(使之驯服)。”文公听完便释然了。

且说那个令尹子玉,他决定与晋军开打,按照当时交战的程序,他要先派使者去向对方请战,于是派斗勃(字子上)去到晋军中请战,说道:“请求与君的士进行一场角力游戏,君凭靠着车前横木观看,得臣也借着君的光看一看。”晋文公派栾枝回复使者道:“寡君听到命令了。楚君的恩惠,我们不敢忘记,所以才退到这里。我们为了大夫尚且退却,难道敢抵挡国君吗?既然没有得到贵国退兵的命令,那就敢烦大夫转告贵国的诸位:准备好你们的战车,恭敬对待你们国君的大事,明天早上我们不见不散。”这就是双方在交战前夕的一番宣战与答复的辞令,十分委婉得体,充满了春秋时代战争“以礼为固”的古朴而又浪漫的气息。晋文公登上有莘之墟,向下观望着晋军的军容。晋军一共有战车七百乘,每辆战车上面三名甲士,战车后面跟着七十二名步卒,一共有五万二千五百人。阵容齐整,旌旗飘扬,盔甲鲜明,戈矛林立,将士用命,气势恢宏。每辆战车,马背上套着韅,马胸口上套着靷,马腹上套着鞅,马的后部套着靽,装备齐全。晋文公观师后,赞叹道:“年少的和年长的排列有序,符合于礼,可以用来作战了。”于是下令砍伐树木,用来增加军队的武器。

按照约定,四月初二己巳日的早晨,晋军在莘墟之北摆开了阵势,分为中、上、下三军,先轸统帅中军,郤溱为副将,狐毛统帅上军,狐偃为副将,栾枝统帅下军,胥臣为副将。楚军也分为中、左、右三军,令尹子玉即成得臣统帅中军,他以若敖氏的宗族兵即若敖六卒作为中军,司马子西即斗宜申统帅左军,子上即斗勃统帅右军,陈、蔡两国的军队划归楚右军。令尹子玉看着楚军威武雄壮的阵势,狂傲地说道:“今日必无晋矣!”他之所以发出如此的狂言,乃是因为楚国自齐桓公薨、中原失去霸主后,一直吊打中原诸国,称霸势头如日中天,但他万万没有想到,楚国称霸的美梦,会在今天城濮这个地方,被晋国这个崛起的强敌击得粉碎。按照以往作战的一般规则,两军对垒,双方的三军摆好阵势后,应该中军对中军、各自的两翼互相对阵,堂堂正正,不以奇谋诡计取胜,但是在这次作战中,这些规则被晋军打破了。首先,随着击鼓发出进攻号令,晋下军佐胥臣率领所部攻打楚右师的陈、蔡两支仆从军队。话说在五十多年前的乘丘之战中,鲁军曾以虎皮蒙战马而向宋军发动进攻,这条计策在这次作战中被多闻的胥臣采用了,他心想,我让战马蒙上虎皮,以此来恫吓对方的战马,对方的战马一乱,阵势必乱,阵势一乱,军心也乱。于是胥臣将己方战马蒙上虎皮,然后对陈、蔡军队发动进攻,陈、蔡两国的军队哪见过这阵势,他们本来就是来打酱油的,现在看到对方战车上的马蒙着虎皮一路风卷尘土地朝自己疾驰而来,吓得心惊胆颤;他们的战马看着对面一群“猛虎”朝自己冲来,也吓得长嘶悲鸣,躁动不已。双方刚一接触,陈、蔡这两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军队便迅速溃败,他们本身战斗力就有限,是被楚国这个老大胁迫来参战的小弟,纯粹是来打酱油的,战马又受到惊吓,失去控制,于是这两支军队迅速溃逃,他们一溃逃,很快就牵动了整个楚军右翼,楚右军将领子上无法控制局面,于是整个楚军右翼便全线崩溃了。

正当晋下军佐胥臣击溃了楚军右翼的时候,晋上军将狐毛也设计引诱楚军,他在军中竖起两面代表上军将、佐的大旗,并故意让这两面醒目的大旗往后退,从远处望去,造成晋上军正在败退的假象。就在晋上军“败退”的时候,晋下军将栾枝也配合着演出了双簧,他让车子拖曳着树枝一路狂奔,地上扬起的尘土让楚军误以为晋军正在“溃逃”。子玉因为楚军右翼溃散,本来就气急败坏,他不知道晋军的计谋,在急于求胜心理的作用下,命令子西率领左翼全力追击晋军。子西于是率军深入追击正在“败退”的晋军,他的侧翼便暴露出来了,这时候晋中军将先轸和副将郤溱以中军的公族部队(晋文公的亲兵)拦腰攻击楚军,从侧翼进行攻打,而晋上军将狐毛和副将狐偃也率领上军夹攻楚军,于是子西所部的楚左军陷入晋中军、上军的围攻夹击,被打得大败,溃不成军。楚军的右翼、左翼在晋军的攻击下,相继溃散,晋军士气大振,而形势对于楚军却岌岌可危了;令尹子玉简直不敢相信,从前所向披靡的楚师,这次在晋军巧妙的攻击下,竟然如此不堪一击。子玉打惯了胜仗,今天终于第一次遇到了强敌,他明白了楚成王“知难而退”这句话的意思,被晋军教会了做人;他见楚军败局已定,为了保存实力、避免一败涂地,于是下令收兵停止了作战,得以保存中军,他率领着军队灰溜溜地退出了战场。此次战役,晋军巧施妙计,在诸将的配合下打得酣畅淋漓,而楚军则轻敌冒进,最终失败,错失了称霸中原的机会,而晋国经此一役,最终确立了霸主的地位,并从此成为阻挡楚国北上中原的强敌。

在这次城濮之役中,还发生了一些小插曲,比如晋军一度想撤退,这时候一个叫王孙启的人劝阻中军将先轸。王孙启是楚国令尹子元的儿子、楚武王的孙子,当年令尹子元向楚文王的寡妻息妫(即“桃花夫人”,楚成王之母)示爱,后来又公然搬进王宫居住,最终被杀,有人向楚成王说他儿子启的坏话,于是王孙启便逃亡到晋国,被晋国所任用,他在这次战役中参与了军事谋划。王孙启对先轸说道:“这次作战,只是子玉想打,与王的心意是违背的,所以楚王只派东宫与西广两支部队来参战。诸侯跟从来的,叛离的占了一半,连若敖氏都与他离心,楚军一定会失败,为什么要撤退呢?”于是先轸听从了王孙启的意见,最终大败楚军。又比如在这次战役中,晋中军在沼泽中走失了牛马,又丢失了前军左边的大旗,负责这些工作的是一个叫祁瞒的大夫,于是晋文公以渎职的罪名让军中司马将他杀了,以此通报诸侯,并让茅茷代替他的位置。《吕氏春秋》又记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晋文公在战前问子犯取胜之道,子犯说道:“臣听说礼仪繁杂的国君,对于礼仪的盛大从不感到满足;作战频繁的国君,对于诡诈之术从不感到满足。君只需对楚国施用诈术就可以了。”文公把子犯的话告诉了大夫雍季,雍季说道:“把池塘抽干了来捕鱼,难道能无所获?但是第二年就没有鱼了;把林薮烧光了来打猎,难道能无所获?只是第二年就没有野兽了。诈伪之道,即便现在可以苟且得利,以后也不会有好处了,这并不是长远的方法。”但是晋文公还是采纳了子犯的意见,在城濮之战中依靠计谋打败了楚军。后来论功行赏,却把雍季排在了前面。他的左右谏道:“城濮之战的功劳,是舅犯的谋略。君采纳了他的意见,行赏的时候却把他排在后面,这也许不可以吧?”晋文公意味深长地说道:“雍季的话,对百世都有利;舅犯的话,只是顾及到一时的好处。哪有把一时之务放在百世之利前面的道理呢?”这就是“竭泽而渔,焚薮而田”的故事。

且说晋军打败了楚军,于是住进楚军的军营里,大吃楚粮三天,大肆庆祝一番,等到癸酉(初六)这一天才启程回国。四月二十七甲午日,他们达到了郑国的衡雍,在践土为周王建造了一座行宫。而郑国国君郑文公,在城濮之战前三个月,曾到楚国将军队交给楚人指挥,现在因为楚军失败而感到害怕,于是派大夫子人九与晋国讲和,晋国便派栾枝入郑国与郑文公结盟。五月初九丙午日,晋文公与郑文公在衡雍会盟。接下来,晋文公在践土举行了隆重的献俘仪式,将战胜楚人的荣耀归于天子。

最新小说: 霓裳铁衣 三国美色 我的女友是诡异 公主万福 快穿之女主终结者 穿成首辅大人的童养媳 说了多少次,别管我叫大哥! 诸天武侠:从全真开始 催昭嫁 真名媛穿成假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