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班么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晋国春秋 > 卌六 楚子奋发:楚庄王问鼎中原和灭若敖氏

卌六 楚子奋发:楚庄王问鼎中原和灭若敖氏(1 / 1)

第四十六章楚子奋发——楚庄王问鼎中原和灭若敖氏

晋成公元年(楚庄王八年)春季,刚上台不久的成公为了树立威望,同时惩罚郑国归附楚国,于是出兵伐郑,军队一直打到郔这个地方。郑国很害怕,于是与晋国讲和,士会进入郑都缔结盟约。楚庄王这时候正率兵北上攻伐陆浑之戎,所以无暇顾及郑国。楚子伐陆浑之戎,接着到达洛水,二十几岁的楚庄王意气风发,看到自己的军队到达周室的疆界,很高兴,于是在周疆检阅军队,耀武扬威,向周王室展示楚国的武力。这时候的周天子是周定王,听闻楚庄王观兵于周疆,很害怕,遂派能言善道的王孙满去慰劳楚庄王。这位王孙满前面有说过,曾经在秦军攻打郑国途经周都北门的时候预言秦军必败,是一位十分有智慧的人物。王孙满慰劳楚庄王,庄王这是第一次见到周的使者,便好奇地询问起关于周室的事,他知道周室有九鼎,于是问起了周鼎之大小轻重。言者也许无意,但听者却有心,鼎乃周之重器,岂可随便问之大小轻重!王孙满很有礼貌地回答道:“在于德行而不在于鼎。”楚庄王听完轻蔑地说道:“您不要依仗九鼎,楚国只要折断钩上的刃头,就足够用来铸成九鼎!”王孙满笑了笑,缓缓地说道:“从前夏朝正有盛德的时候,把各种山川奇异之物画成图像,让九州之牧进献金(即青铜),铸造九鼎并把图像铸于鼎上,使各种物象都呈现在上面,这样民众就知道神物和怪物了。所以民众进入川泽和山林,就不会碰上不吉利的东西。魑魅魍魉这些东西,都可以避免遇上了。这样民众便无灾害,因而才能够上下和谐,而承受上天的福佑。到了夏桀的时候,因为他有昏德,所以鼎迁到了商,一共传了六百年。后来商纣暴虐,鼎又迁到了周。德行如果美好光明,鼎就算很小,也重得无法迁移;如果奸恶邪僻而昏庸无道,鼎就算再大,也轻得可以随便搬动。上天赐福给有光明德行的人,是有一定期限的。成王定鼎于郏鄏(周之东都)的时候,曾经卜问过期限,占卜的结果是传世三十代,享国七百年,这是上天所决定的。周德现在虽然衰微了,但上天之命还未改变,所以鼎的轻重,是不可以询问的!”楚庄王听了王孙满这番关于“德与鼎”的论述,深深感受到了中原文化的内涵,原来还有超越于武力与物质层面上的精神上的伟大力量啊,这位年轻的南方君主很受感触,于是退兵了。

“问鼎中原”的楚庄王被上了一课,便不敢再觊觎周室,而是致力于自己的争霸事业。于是这年夏天,可怜的郑国又成“出气筒”,楚庄王出兵侵郑,以报复郑国亲近晋国。不久,这年十月,郑穆公在郁闷中“刈兰而卒”(前面第三十章有讲过),太子夷继立,是为郑灵公。次年,楚人前来庆贺灵公即位,送来了一只大甲鱼(称为“鼋”)作为礼物。这鼋当然不是拿来当宠物的,而是用来吃的,说起吃的,郑国有一位公子宋(字子公),是春秋时期著名的吃货,这家伙有一项“特异功能”,每当有美食要让他吃到的时候,他的食指就会提前探测到似的动起来,他便常常以这项本领自矜。这一次,他和公子归生准备去进见郑灵公,突然间食指就动了起来,于是他把这个展示给同行的子家看,自信满满地说道:“以往我遇到这种情况,一定会尝到异常的美味,今天一定也有好吃的等着我们了!”子家听完将信将疑。等到入宫的时候,宰夫果然正准备宰割那只鼋,于是两人相视而笑。郑灵公感到莫名其妙,问他们为何发笑,子家便把刚才的事告诉了郑灵公,灵公听完微微一笑,决心戏弄一下“食指大动”的子公。郑灵公宴请诸大夫吃鼋,吃货子公也被召来,但灵公在让人分鼋羹给诸大夫的时候,故意不分给子公,看着他因分不到鼋羹而干瞪眼的样子,郑灵公忍不住哈哈大笑。子公又羞又气,他秉持着作为一个“优秀”的吃货应该把吃到东西放到君臣名分之上的原则,径直走到灵公面前,毫不客气地把手伸进鼎里用手指沾了沾汤汁(“染指”一词即由此来),然后放到嘴边尝了一下味道就愤然离去了。郑灵公本来只是想和子公开玩笑,没想到对方竟如此不顾君臣礼节,于是大怒,打算杀了子公这个无礼的家伙。但是公子宋知道自己无礼于君,害怕被诛,早就想先下手为强,于是去找公子归生谋划,准备弑君以自保。但子家不同意,摇着头说道:“畜牲老了,尚且不忍杀死,更何况是国君呢?”子公见子家不肯同谋,于是反过来诬陷子家要谋反,子家害怕,只得从了子公。于是这年夏天,子公裹挟着子家弑杀了郑灵公,可怜郑灵公即位不到几个月,位子都还没坐热,就被臣下因为一份鼋羹而弑杀了。《春秋》讽刺子家身为执政却权不足以御乱,惧谮而从弑君,所以把这个“从犯”放在了首恶的位置上,把弑君的责任全推在他身上,记载道:“郑公子归生弑其君夷。”左丘明说他“仁而不武,无能达也。”连畜牲都怜悯,是为仁,不讨子公,是为不武;仁爱而不勇武,最终反而使自己陷于不义。

灵公嗝屁后,郑人打算立穆公的庶子去疾(字子良)为君,但子良拒绝了,说道:“从贤的角度讲,去疾还不够格;从继承的顺位看,公子坚是最年长的。”于是大家便立了公子坚为君,是为郑襄公。这位襄公上台后为了消除威胁、避免后患,打算驱逐他的兄弟们,也即郑穆公的其他儿子,即所谓的“穆氏”,但同时赦免弟弟子良以感激其恩。子良不同意哥哥襄公的打算,劝谏道:“穆氏应该留下来,这本来就是去疾的愿望。如果要把他们赶出去,那么应该一视同仁,把所有的兄弟都赶出去,为什么要单独留下去疾呢?”在子良的说情下,襄公同意了赦免他的兄弟们,于是“穆氏”就都当了大夫,而这“穆氏”中有七个人(包括子良)和他们的子孙后来在郑国世代为卿,发展成为七个强大的卿族,即所谓的“七穆”。

且说楚国现在的令尹是子越,即斗椒,又字伯棼,他是司马子良的儿子,子良是子文(即斗谷於菟)的弟弟。当初,子良生下子越椒,但时为若敖氏族长的令尹子文一点都不喜欢这个侄子,他对这个孩子的外貌和声音感到厌恶,说道:“一定要杀了他!这个孩子,外形像熊虎而声音像豺狼,如果不杀他,将来使若敖氏灭亡的一定是他!俗话说:‘狼崽子有不可驯服之心。(成语‘狼子野心’的出处。)’这个孩子就是狼,难道能够养着吗?”但子良作为父亲,肯定不愿意杀自己的儿子,于是没有听从子文的话。子文因此把这件事当成一件很大的忧心事,一直到临死前还惦记着,他召集了族人,对他们告诫道:“椒一旦执政,你们就赶快走吧,免得遭遇了祸难!”说着又哭了起来,老泪纵横地说道:“鬼也要吃东西啊!若敖氏的鬼不是要挨饿了吗?呜呜呜。。”后世便用“若敖鬼馁”、“若敖之鬼”比喻没有后代、无人祭祀。子文带着对若敖氏家族的忧虑去世,后来他的儿子斗般(字子扬)担任令尹,那个被他厌恶的子越则担任了司马,蒍贾担任工正。后来蒍贾为子越而陷害子扬,于是子扬被杀,子越当上了令尹,而蒍贾则当了司马。子越当上“一把手”令尹后,又厌恶蒍贾,于是率领若敖氏之族向蒍氏发难,将司马蒍贾囚禁在轑阳并杀死。野心勃勃的令尹子越见事情做到这份上,干脆一不做二不休,以烝野为根据地,准备进攻楚庄王,这样一来就演变成赤*裸裸的叛乱了!楚庄王一开始不敢与强大的若敖氏撕破脸,他许诺以文、成、穆三代楚王的子孙作为人质,请求与令尹子越讲和,但子越强硬地拒绝了,他要的是楚国的王位,不是什么人质!

楚庄王见服软无效,只得率兵抵御,他把军队驻扎在漳澨这个地方,准备迎战若敖氏。于是楚庄王九年(公元前605年)的秋天,七月初九戊戌日,双方战于皋浒,这是楚王室与若敖氏家族的最终决战!战斗中,若敖氏宗主子越椒弯弓搭箭,准备射杀庄王。这位子越椒勇猛无比,他射出的箭力量强而且箭簇锋利,随着“嗖”的一声,箭飞过车辕,穿过战车上的鼓架,最后“咚”的一声射在铜钲上,引起铜钲一阵猛烈的震颤。楚庄王吓了一跳,就在他惊魂未定之际,子越椒又射出一箭,这支箭飞过车辕,射穿了王车的车盖。子越两箭都差点射中庄王,这对王师造成了极大的震慑,于是王师开始退却。楚庄王为了安定军心,便派人在军队中到处喊着说:“诸位!我们的先君文王当年攻克息国,曾经得到三支箭,伯棼偷去了其中两支,现在已经用完了!”这虽然是哄众之词,却对振奋军心起了很大作用,于是士气大振。于是伟大的楚庄王在战车上擂响战鼓,向若敖氏发动进攻,战士们无不人人奋勇,战车驰骋于战场上,扬起滚滚的尘埃,殷红的鲜血在阳光的照耀下仿佛盛开的鲜花,交织着勇敢与浪漫,最终,若敖氏这只威胁着楚王室的猛虎终于被消灭,楚庄王取得了这场权力争夺战的胜利!

若敖氏被灭后,斗椒之子贲皇出奔到了晋国,后为晋所用。而子文的孙子、子扬的儿子克黄时任楚国箴尹,他奉命出使齐国,回来到达宋国的时候,就听闻若敖氏叛乱之事,他的从人劝阻道:“还是不要回国了!”但箴尹克黄摇摇头说道:“不行。废弃国君的命令,还有谁愿意接受我?国君,就是上天,上天难道可以逃避吗?”于是这位耿直的臣子执意回国复命,然后到司败那里“投案自首”,请求将自己囚禁起来。楚庄王为克黄的耿直所感动,同时想念起子文过去治理楚国的功绩,感叹道:“如果使子文没有后代,还用什么来劝导别人向善呢?”于是恢复了克黄的官职,并把他的名改为“生”,以示应死而重生之意。楚庄王平定了若敖氏之乱,又可以腾出手来对付外面了,便以郑国未顺服为由,于这年冬天出兵伐郑,此后,庄王几乎每年都要伐郑,就好像在刷经验一样。

最新小说: 公主万福 快穿之女主终结者 三国美色 诸天武侠:从全真开始 真名媛穿成假千金 催昭嫁 说了多少次,别管我叫大哥! 穿成首辅大人的童养媳 我的女友是诡异 霓裳铁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