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班么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晋国春秋 > 六二 吕相绝秦:晋秦再次爆发战事

六二 吕相绝秦:晋秦再次爆发战事(1 / 1)

第六十二章吕相绝秦——晋秦再次爆发战事

周简王八年、晋厉公三年、秦桓公二十六年(公元前578年)的四月初五日,吕相奉晋厉公之命出使秦国,宣布同秦国断绝外交关系,这位极善辞令的晋国大夫,当着秦桓公与众大夫的面,慷慨激昂地发表了一番演说,这便是著名的“吕相绝秦”。吕相首先从献、文时期的“秦晋之好”说起:“从前我先君献公和贵先君穆公相结和好,戮力同心,用盟誓来表明两国的友好,又用婚姻来加深彼此的关系。上天降祸于晋国,文公奔往齐国,惠公奔往秦国。不幸,献公去世,穆公不忘记过去的恩德,使我惠公能够回晋国主持祭祀,但又不能使这项大功劳得以圆满,而发动了韩地的战役。后来心里又有些懊悔,因此成就了我文公回国之事,这是穆公对晋国的功劳。文公亲自披甲戴盔,跋山涉水,跨越险阻,召集东方的诸侯——虞、夏、商、周的后代,来秦国朝见,这也是报答过去的恩德了。郑人侵犯贵国的边境,我文公于是率领诸侯及贵国的军队围郑,但贵国的大夫不和我寡君商量,便擅自与郑人结盟。诸侯对此感到愤怒,想要和秦国拼命,好在我文公宅心仁厚,担心秦国的安危,于是好心抚慰诸侯,秦军才得以平安回国,这就是我们对秦国的大功劳了。”其实晋文公七年的晋、秦围郑是由于郑文公亲近楚国并且曾对流亡的晋文公无礼,完全是为了维护晋国自身的利益,并非吕相说辞中所谓的“郑人侵犯秦国边境”,郑人也不可能侵犯到秦国边境,吕相这么说无非是夸大其词,想要突显秦国的背义而已。

吕相接着开始历数自文公薨后秦国如何如何背弃同晋国的友好,说:“不幸,文公去世,穆公不来吊唁,蔑视我们死去的国君,还轻侮我们的襄公,突然侵犯我们的崤地,断绝我们同友好国家的往来,攻打我们的城堡,灭掉我们的滑国,离散我们的兄弟之邦,扰乱我们的同盟之国,颠覆我们的国家。我襄公没有忘记穆公过去的功劳,但又害怕社稷倾覆,于是就有了崤地的战役。尽管如此,还是希望能求得穆公的谅解,但穆公不听,反而亲近楚国来对付我们。上天发善心,楚成王丧命,穆公因此才不能对我国实现他的意图。后来穆公和我襄公去世,康公和灵公即位;康公,是我文公的外甥,却想损害我们的公室、倾覆我们的社稷,率领我国的贼人公子雍,来动摇我们的边疆,我们因此才有了令狐的战事。但康公还是不肯悔改,又进入我们的河曲,攻打我们的涑川,掠取我们的王官,夺走我们的羁马,我们因此才有了河曲的战役。秦国往东边的道路不通,就是因为康公断绝了同我们的友好啊!”崤之战后,晋、秦关系破裂,两国之间不断交兵,但令狐的战役,实是由于赵盾自己请求秦国护送公子雍来继位,只不过自己后来反悔,才率兵在令狐突袭了秦军,吕相在这里颠倒黑白,把罪过归在了秦国头上,让秦人背了黑锅,实在也是够厚颜无耻的。

吕相接着说道:“等到国君您继位,我君景公引颈望着西方,殷切地说:‘大概会抚恤我们吧?’但国君却不肯顾念我们的愿望而与我们结盟,反而利用我们与狄人有战事的时候,进入我们的河县,焚烧我们的箕、郜两地,抢割我们的庄稼,屠杀我们的边民,我们因此才有了辅氏的战役。国君也对两国战火的蔓延感到后悔,想要求福于两国先君献公、穆公,派伯车来命令我们景公说:‘我和你共谋友好,抛弃仇恨,重修过去的恩德,以追念从前的功绩。’盟誓还没有完成,景公就去世了,我寡君因此才与贵君有了令狐的会面。但君又产生了不善之心,背弃了盟誓。白狄与君同处一州,是君的仇敌,却是我们晋国的姻亲,君来命令我们说:‘我与你一起讨伐狄人!’寡君不敢顾及与白狄的姻亲关系,害怕君的威严,就接受了贵国使臣的命令。但君又对狄人有了其他心思,对他们说:‘晋人将要讨伐你们!’狄人表面上接受你们的说法,但内心感到厌恶,因此把这个告诉了我们。楚人同样厌恶君的二三其德,也来告诉我们说:‘秦人背弃了令狐之盟,而来请求与我们结盟,还明明白白地向昊天上帝、秦国的三位先公、楚国的三位先王发誓说:我们虽与晋国有来往,但我们唯利是图!不谷厌恶秦人的反复无常,因此把这件事公布出来,以惩戒不专一的人。’诸侯全都听到了这些话,因此感到痛心疾首,都站到了寡人这一边。寡人率领诸侯前来听命,只是为了请求结好,君如果顾念诸侯、哀怜寡人,而赐予我们盟约,这就是寡人的心愿了,将会安定诸侯而退兵,怎么敢招致战乱呢?君若不肯施大恩惠,以寡人不好的才能,恐怕就不能率领诸侯退兵了。冒昧地把这些话告诉贵执事,希望执事好好地考虑一下贵国的利益!”吕相一番精彩的说辞说得秦人也叹为观止,他顺利地完成了使命,回去之后,得到了国君和诸卿的赞赏。

晋国完成了对秦国的宣战,于是正式出兵伐秦,这时候的晋军是四军八卿制:栾书率领中军,荀庚为副将;士燮率领上军,郤锜为副将;韩厥率领下军,荀罃为副将;赵旃率领新军,郤至为副将。晋厉公亲自督战,郤至之弟郤毅为厉公驾驭战车,栾书的儿子栾针担任车右。鲁卿孟献子看到晋军的军容,赞叹道:“晋军将士上下一心,军队一定能取得大胜利!”于是晋、齐、宋、鲁、卫、郑、曹、邾、滕一共九国的军队,浩浩荡荡一路西进,深入秦国腹地。五月初四丁亥日,以晋军为首的诸侯联军在秦地麻隧与秦军主力相遇,双方展开激战,秦军大败,秦将成差及不更女父被俘,联军这边,曹宣公死于军中。残余秦军溃退,联军于是渡过泾水追击,一直追到侯丽才返回,在秦地新楚迎接晋厉公。军队班师,经过晋地瑕的时候,成肃公去世,这正应验了前面刘康公的预言。麻隧之战,让秦国元气大伤,无法再与晋国争雄,晋国的西部边患于是得到了极大缓解,可以集中精力与南边的楚国对抗了。

前面说过,晋景公十六年冬,卫卿孙林父因受卫定公厌恶而带着封地戚邑投奔晋国,后经卫定公请求,戚邑被归还卫国,但孙林父仍留在晋国。麻隧之战后一年,即晋厉公四年的春天,卫定公前往晋国,晋厉公于是乘机强请卫定公接见孙林父,但卫定公不同意。夏天,卫定公回国后,晋侯又派郤犨将孙林父送到卫国并让卫定公接见他,但卫定公还是打算推辞,这时候他的夫人定姜谏道:“不可!孙子是先君宗卿的后代,大国又以此作为请求,如果不答应接纳他,我们将会因此而灭亡。所以就算厌恶他,还是接纳他的好,这样总比亡国强吧?您还是忍着点吧!安定民众而宽宥宗卿,不也是可以的吗?”卫定公听从了夫人的话,于是接见孙林父,并且恢复了他的职位和采邑。卫定公设享礼招待晋使郤犨,让宁殖担任相礼,宁殖是宁俞即宁武子的孙子,谥号“惠”,所以也称宁惠子。郤犨别为苦成氏,字叔,所以也称苦成叔,他在享礼上表现傲慢,宁殖对此叹道:“苦成家恐怕要灭亡了吧?古代举行享礼,是用来观察威仪、省察祸福的,所以《诗》上说:‘牛角杯儿弯弯,美酒柔和芳香,交往不骄不傲,万福齐聚身上。(兕觥其觩,旨酒思柔。彼交匪傲,万福来求。)’现在夫子表现傲慢,是取祸之道啊!”三年后郤氏遭遇祸难,被晋厉公诛灭,宁殖可谓一语成谶了。

不久卫定公生病,自知不久于人世,因夫人定姜的儿子早死,于是他让孔烝鉏(孔成子)、宁殖立妾敬姒所生的儿子衎为太子。十月,定公去世,夫人定姜哭完丧后休息,看到太子没有丝毫悲哀的样子,心里真是又气又悲哀,她比较喜欢太子贤良的弟弟鱄,于是就连水也不喝,有感而发道:“这个人呀,将要败坏卫国,而且必然从我这个未亡人身上开始。哎!这是上天要降祸给卫国吧!我不能得到鱄来主持社稷呀!”卫国的大夫们听说后,都感到非常恐惧,孙林父从此不敢把他的宝器存放在卫国都城里的府邸,而全部转移到了自己的封地戚邑,并且尽量与晋国的大夫们交好,以作为外援。

曹宣公在麻隧之战中死去,因此曹国人让曹宣公的庶子公子负刍留守国都,而让另一个庶子公子颀时(字子臧)去迎接曹宣公的遗体。当年秋天,留守国都的负刍杀死太子而自立为君,是为曹成公,诸侯向晋国请求讨伐他,但晋人以刚打完麻隧之战,将士疲敝为由,请求等以后再来。冬天,曹人为宣公举行葬礼,葬礼完毕后,子臧因不愿与篡位的曹成公为伍,打算逃亡,国人也纷纷表示愿意跟从他,成公见自己众叛亲离,害怕了,于是公开承认自己的罪过,并且请求子臧留下来,子臧这才返回,但把封邑交给了曹成公,以示自己不愿当他的臣子。两年后,即晋厉公五年的三月,晋厉公与鲁成公、卫献公(即衎)、郑成公、曹成公、宋世子成、齐卿国佐、邾大夫在戚邑会面,惩治曹成公篡位之罪,将他逮捕然后送往京师洛邑,听候天子发落。诸侯打算让子臧进见周王而立他为曹国国君,但子臧拒绝了,说道:“古书上说:‘圣人不拘常规而能合于节操,其次的保守节操,最下的失去节操。(圣达节,次守节,下失节。)’我是庶子,做国君并不符合我的节操。虽然我不能像圣人那样,难道敢不保守节操吗?”于是,不愿丢节操的子臧便逃亡到宋国去了。

楚共王这时候又有北上中原之心,弟弟公子贞(字子囊)提醒道:“与晋国结盟才没多久就要背弃盟约,这样恐怕不可以吧?”对晋楚结盟早就不满的司马子反则在一旁怂恿道:“敌情对于我们有利就要进攻,谈什么结盟不结盟的!”大夫申叔时这时候已经退休,在申地养老,听说这件事,不禁叹道:“子反一定不能免于祸难了!信用来守礼,礼用来保护自身,如果信、礼都没有了,还想免于祸难,恐怕不行吧!”楚共王撕毁与晋国的盟约,出兵侵犯郑国,到达郑地暴隧,接着入侵卫国,到达卫地首止;郑国面对楚人的来犯,也不示弱,派子罕率师入侵楚国,攻取楚地新石。晋国执政栾书见楚国背盟,打算出兵报复楚国,韩厥劝阻道:“没这个必要,楚君背弃盟约,行不义之事,就让他加重自己的罪过吧,这样民众就会背叛他。失去了民众的支持,还有谁会替他作战呢?”栾书于是听从韩厥的意见,没有出兵伐楚。

最新小说: 催昭嫁 穿成首辅大人的童养媳 真名媛穿成假千金 霓裳铁衣 三国美色 我的女友是诡异 公主万福 快穿之女主终结者 说了多少次,别管我叫大哥! 诸天武侠:从全真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