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夷:利艰贞。
《彖》曰:明入地中,明夷。内文明而外柔顺,以蒙大难,文王以之。利艰贞,晦其明也。内难而能正其志,箕子以之。
《象》曰:明入地中,明夷,君子以莅众,用晦而明。
【注释】夷,伤也;明夷,明而见伤也。为卦上坤下离,日入地中,光为地掩,明为暗伤,故其卦为明夷。文王蒙纣之难,内文明外柔顺,虽陷于难而无所伤。箕子遭宗亲之乱,晦己之明以存身,虽内难而能正其志,故其占曰“利难贞”也。《象》曰“君子以莅众,用晦而明”,言君子处此之时,能用晦则益明,勿以至察而失众也。●占遇此卦者,时当蒙暗主之难,故利于艰难守正,尚柔藏明,以避暗主之害也。
初九,明夷于飞,垂其翼;君子于行,三日不食;有攸往,主人有言。
《象》曰:君子于行,义不食也。
【注释】初九居夷之始,始飞而见伤,其伤尚浅,故犹可晦明以处之。垂翼,见伤之象。不食,见忧之行。能见机于初,当变其常,以忧伤示人,故象占如此。●占者得之,处暗地尚浅,当以忧伤示人,而不可故佯其常;虽其如此,若有所往,亦不能免主人有言耳。
六二,明夷,夷于左股;用拯,马壮吉。
《象》曰:六二之吉,顺以则也。
【注释】六二以柔居中,上承九三明主,此时之夷,非文王之夷,乃肱股之夷也。左阴右阳,爻辞之通例。伤于左股,其伤未切,顺擢贤能以拯之,为力极易,故象占如此。●占者得之,能如是则吉;凡另取他义者,引而伸之可矣。
九三,明夷于南狩,得其大首,不可疾贞。
《象》曰:南狩之志,乃大得也。
【注释】大首,暗主也,谓上六。疾,嫉也,亟也。九三以刚居明极,正应上六暗主,以至明见伤于至暗,正合文王与纣之事焉。然刚明之极,有躁动之势,故以不可疾贞为戒。不可疾贞,言不可嫉恶以贞,不可亟求以正也,文王示人之意切矣。南狩者,自守明德之常也。南,至明之地;狩,守也。苟能自守,乃有大获,而成其狩功也。桀囚成汤于夏台,纣拘文王于羑里,时遭其厄,而终获其首恶,正当此爻之象。●占者得之,不论事体大小,必当有是应,占者能以明德自守,勿嫉恶之,勿亟求之,未几则可见暗君自殒矣。
****,入于左腹,获明夷之心,于出门庭。
《象》曰:入于左腹,获心意也。
【注释】坤至暗而在上,商纣之国也;离至明而在下,文王之国也。****阴柔,居暗地而不中,纣王腹臣之象也。文王见囚之际,纣遣腹臣暗刺文王之志,为文王所知觉,正当此爻之占。●占者得之,己志虽为人知,而彼志亦为我获,慎以柔德处之可矣。
六五,箕子之明夷,利贞。
《象》曰:箕子之贞,明不可息也。
【注释】六五柔顺中正,居至暗之地,顺承上六,辅至暗之君,箕子之象也。箕子之德,处危而能固其贞,内难而能正其志,明忠不息,贞固之至,故因以申戒占者。●占者得之,纵处至难之地,亦当守贞承辱,勿以君蔽而易其忠,乃为得宜也。
上六,不明晦,初登于天,后入于地。
《象》曰:初登于天,照四国也;后入于地,失则也。
【注释】上六以阴居坤极,位居极暗,居暗极而不自知,故曰不明晦。既不明晦,则始处高位以伤明,终必自伤以坠地,虽言不及纣,纣在其中矣,故象占如此。●占者得之,初以高位伤人,终必坠失其位,奈其不明己晦者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