涣:亨;王假有庙,利涉大川,利贞。
《彖》曰:涣亨,刚来而不穷,柔得位乎外而上同。王假有庙,王乃在中也。利涉大川,乘木有功也。
《象》曰:风行水上,涣,先王以享于帝立庙。
【注释】涣,离而散也。为卦上巽下坎,水上风行,风吹水激,而离披涣散,故其卦为涣。九二刚孚居中,来而不穷,****以柔得位,上同于九五,有亨通之道,故其占曰“亨”也。当涣之时,以其祖考之精神已散,王者至于有庙,祭祀以聚之,故曰“王假有庙”也。巽木坎水,巽顺坎险,舟行水上,以涉险难,故又曰“利涉大川”也。盖事之大者,首惟祭祀,祀以聚其精神,必利在贞固,故又戒之曰“利贞”也。《象》曰“先王以享于帝立庙”,言先王享上帝立宗庙,以聚合人心也。●占遇此卦者,当有离散之事,以其祖考之精神已散,故当祭祀?而聚合之,然后聚己精神,乃能济其散也。
初六,用拯,马壮吉。
《象》曰:初六之吉,顺也。
【注释】初六居涣始,始涣而拯之,为力则易。然阴柔才弱,不足以自拯,能顺承九二,则可以用拯矣,故象占如此。●占者得之,拯涣于初,有拯材为用,其吉可知也。
九二,涣奔其机,悔亡。
《象》曰:涣奔其机,得愿也。
【注释】机,通几。九二以阳居阴,宜当有悔,刚孚居中,来而不穷,能亡其悔也。当涣之时,阴阳相比,初以二为马,二以初为机,故象占如此。●占者得之,居涣之地,而有所依凭,虽不能济涣,亦可亡其悔也。
六三,涣其躬,无悔。
《象》曰:涣其躬,志在外也。
【注释】六三阴柔不中正,有私于己,处险之上,而恃以行险。然以阴居阳,上有应与,又志在济时,能涣其躬,则得无悔矣。●占者得之,当涣之时,能散其私心,而后得无悔,占者当如是也。
****,涣其群,元吉;涣有丘,匪夷所思。
《象》曰:涣其群元吉,光大也。
【注释】丘,土之高者。****柔顺位正,下涣坎水,上承九五,以涣济涣,当济涣之任者。以柔得位,下无应与,涣其群也;上巽九五,散小成大,涣有丘也。●占者得之,当涣而能散其朋党,使散者聚而若丘,则先散后聚,非常人思料所及,大善而吉也。
九五,涣汗其大号,涣王居,无咎。
《象》曰:王居无咎,正位也。
【注释】居,积蓄也。九五阳刚中正,居尊处巽,涣其号令也;下涣九二,居中处实,涣汗其居也。当涣之时,涣其号令,如汗出之不反,而洽于四体,何咎之有?故象占如此。●占者得之,以王道济涣,散私蓄以泽众,德洽于民,如是则能合聚人心,宜其无咎也。
上九,涣其血去,逖出,无咎。
《象》曰:涣其血,远害也。
【注释】血,伤害也。逖,通惕;又,远也。上九阳刚,居涣之极,下远坎险,六三应援,能远出伤害者,故象占如此。●占者得之,涣极则聚,远出伤害,非但己身无咎,亦可脱人劳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