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大二暑假马上要进入大三的时候,我看了看自己似乎一事无成,学习成绩下降了很多,学生工作没什么起色,有些沮丧,突然有一天我告诉自己做人不应该那么的盲目,一定要知道自己不需要的和想要的是什么?很显然我需要那些自以为是的学生会,那些毫无用处的打工,所以我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把社团学生会一个一个都推了,并告诉朋友我不再去打工了。想到了大一时自己设定的目标,是的,考研,考浙大的研究生,完成我高中时的愿望是我想要的,那么考上浙大研究生需要什么呢?第一,好好复习,顺利通过浙大的研究生考试,第二,努力在专业上有所成绩,最好有一篇专业论文发表,第三,英语要过六级,第四,最好还要有拿得出手的学生生活工作经历。细细想想这个四样应该是一个能帮助我顺利进入浙大的东西,是在研究生初试复试都用的上的东西。那么我该怎么做呢?大三刚开始就有人开始复习考研了,因为寝室的拥挤和吵杂,有同学一个个搬出去复习了,考研教室都有人开始去占位子了。那么我想我现在缺少什么呢?我的英语最差,于是我报了一个考研英语暑假班,我在考研教室占了两个位子,防止可能有一个位子周围会坐着捣乱的人,事实也如我预料,两个位子帮我减少了很多的烦恼,我开始复习。我开始找当时的本科生导师,由于那几天选导师刚好是一位亲戚结婚,轮到我的时候我只能选生态学了,于是我找了余树全老师当我的本科生导师,加入了他们的团队,遇到了我的师兄张超,跟着我开始了空气负离子的课题,暑假的烈日下,他和我带着草帽,骑着自行车,在不同地点从日出到日落的测数据,我向他学习统计软件spss的使用,并努力完成了课题并写了文章投稿。至于学生工作,在机缘巧合中,我当上了本班的班长,09级生命科学新生的副班主任,由于是一些实质性的工作,所以忙的很充实,协会这时候胡世荣介绍我进了读者协会,当时读者协会正在换届,不久我就成了副会长,担任了校报的主编之一。大三的上半学期,学生工作和科研经历使我异常的忙碌,渐渐忘了很多烦恼,在和同学,学弟学妹们的交流中我也变得较开朗和自信,生活似乎进入了一定的轨道,我似乎也变得积极主动了些,在当班长的时间里,我组织了烧烤和乌镇旅游,虽然过程并不是很完美,但是大家都玩的蛮开心,大学的班级没有像高中时那样的熟悉,大家会上不同的课,但是几次活动下来大家渐渐的比较熟悉起来,这也是我们这个班级后来比较融洽的原因。在带新生的过程中,认识了一些有个性的学弟学妹,有个学妹很像我当时刚进来的样子,笨笨的却有心思脆弱,我和她聊了很多,大多是我的一些失败的经历,我觉得让她能解开心结让我很有成就感,而她也是我现在唯一一位还能联系上的人了,她后来留校做了辅导员,蛮好的小姑娘,希望我给你的印象是正面的把,新生班里还有一位从宁波大学软件工程专业转过来的人,我其实和我是一届的,但是他重读了,而且换了一个我当时认为最差的专业,他说自己是喜欢这个专业,我是不相信的,至于他在宁波大学发生了什么,我也没去探究,我其实很佩服他,佩服他的勇气。如果我有他那样的勇气,一定当初头也不回的去高复了,一定会追到听听的,可是我还是我,我的学生都是初生牛犊的样子,让我的心渐渐的去回味自己过去的样子,很想和他们说些什么,但是我能做的也就是带着我们熟悉校园,认识老师罢了。我想他们是喜欢我的,他们比我年轻,比我们会玩,他们都是90后了,而我们大部分还是88年的。大学里最有成就的事情就是和张超师兄一起做课题,在我的大力帮助下,已第一作者发表了一篇zj林学院报中文核心期刊的学术论文,在完成这个课题的过程中申报成功了大学生创新计划,参加了学院的创新竞赛并得了一等奖。
不知不觉大四开始了,随着考研时间的渐渐临近,我不得不放弃了很多事情,而这一次是我觉得主动的舍弃一些,学校的创新竞赛我没有参加,校报主编也不做了,副班主任也不需要我再做什么,于是我把我全部的经历放到了准备考研上,寝室里有些还很吵,我便搬出了寝室,在校外租了一间房子,由于以前打工攒了好几千块钱,现在也派上了用处,在校外的农民房租了一间,环境也不是很好,晚上可以听到旁边房间害羞的声音,以及每次都放着爱情买卖这样的歌曲,也好在外面可以学习的更晚一些,大学寝室熄灯关门的时间是23点,而我们努力复习的这群人都要到0点才陆陆续续的回校外住的地方,而我零点以后走回家,鬼都睡觉了。天气渐渐转冷,经过的报名,找资料等等过程,考研的时间也渐渐近了。我们那个班有很多人准备考研,其中非常认真的也不再少数,我算是一个起步比较晚,但是每天能看上几个小时的人,快毕业了,那些毕业困难户也开始认真了一段时间,挂掉的课必须得补考,和生物技术一共有两个班,另外一个班的同学似乎没有我们班的人那么追求考研,可能是那班的同学家里比较富裕,已经知道自己日后的出路,而我们这个班大部分都在考研,或者考公务员,因为生物技术这样的专业能找什么工作,大多也是2,3千的技术员的工作,或者只能去做销售了,但凡家里有些关系的人,都会跳出本专业而去做一些和家里的事业相关的工作,那些同学似乎家里都有些殷实,不喜读书,大学时在学习上挂科的人很多,很早就开始忙于炒股,投资,一毕业马上有自己的事业,早早的成家立业,混的人模人样,而我们班里得同学似乎家里条件一般的比较多,学习普遍较认真,社团也参加不少,在大学里似乎混的还不错,快毕业时大半考研考公务员,其中一半也都考上了,似乎也不错,但是又过了几年,工作的他们仍然苦逼的跑来串去,研究生毕业似乎也都是拿着4,5千块钱的工资,成家立业的很少。在学校的时候,能力和学习似乎是我们不断追逐的东西,但是到了社会门路和关系才是生存的王道,所以人总是觉得校园的时光无比的美好,也正是因为这样校园的关系才会那样让人怀念。考研的准备是辛苦的,但是经历过的人并不认为那是一种辛苦,其实像我们这样一群在不断考试中磨练的人,这些辛苦算什么?我想对于我们真正辛苦的是如何适应这个社会,如何再在这些那些人中寻找到自我。如何在郁郁不得法的苦闷中生存下来。老实的父母没有告诉我们,学校的学习没有教会我们,我们就这样突然冲入社会,那种感觉只剩下不知所措,力不从心了。
似乎很多大学生一开始的生活都十分的忙碌,但是很大一部分进入大二大三后就开始无所适从,记住自己想要的,一步一步的去实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