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君臣(1 / 1)

五代的皇帝当真是个高危职业,开国皇帝冒着杀头风险夺了江山,一旦开国皇帝去世,江山便不再安稳,染血的龙椅传个一两代,便落个国破家亡。

刘知远更是福薄,这龙椅尚未坐热,只当了一年的皇帝就驾鹤西去。这对一个刚刚建立的帝国来说绝对是重大的危机,尤其是在政权更迭频繁的五代。

原本刘知远有一个很好的继承人刘承训,这位皇长子“孝友忠厚达于从政”,又得臣属信赖拥戴,有这样的一个皇帝继承人,新生的汉帝国前景可期。

可惜刚刚确立刘承训的皇储身份,他就一命呜呼了。五代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开国之君往往都有一个明君材料的好儿子。

比如朱温的儿子朱友裕,李嗣源的儿子李从璟,石敬瑭的儿子石重信,只是这些明君备胎往往都很短命,不等接老爹的班就死了,最后只能矬子里面拔高个弄个昏君的苗子,一串昏招将自己玩死,似乎老天爷也想看这世道继续的乱下去。

长子死后刘知远绕过残疾的次子,选了皇三子刘承佑,一个只有十七八岁毫无经验的毛头小子显然撑不起新生的帝国,行将就木的刘知远竟然大胆的采用了托孤模式。

这在五代中十分的少见,毕竟这时代的皇帝和臣子之间猜疑甚重,一旦选错了人,就意味着江山拱手于人。

不得不说刘知远目光如炬,在他死后他选中的顾命大臣,并没有造反还主持平定了三镇叛乱,在五代中已是十分的难得了。

平定三镇叛乱最大的受益者自然是刘承佑,这意味着他可以继续做皇帝,三镇叛乱爆发之时,刘承佑心中绝对是恐惧的,毕竟前辈们的下场大多不好,心惊胆颤一年多,终于可以过些舒心的日子了。

刘承佑的生活很清闲,毕竟他有五位顾命大臣,这几位当真是忠心耿耿,工作上也是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生怕年轻的刘承佑累着了,除了每天跟木桩子似得上朝,便没什么好干的。

正是精力旺盛的年龄,若是不读书工作便至剩下玩了,崇元殿的后阁里丝竹悦耳,伶人咿咿呀呀唱的好不动听。

二十岁的刘承佑模样眉清目秀唇红齿白,绝对的小鲜肉,虽然他老爹是沙陀人,可是在他身上除了较深的眼窝,再看不出任何胡人的影子。

他神色微醺托着腮帮子一眨不眨的盯着下面唱戏伶人,一只手在桌子上轻轻的打着节奏,瞥见下首有陪坐的臣子朝他举杯敬酒,便拿起桌子上酒杯轻轻的抿上一口。

“都别唱了!”

一声暴喝突然的响起,刘承佑心中不由得咯噔一下,心道:“又来了!”

一个大汉闯进阁内,只见他须发花白身材魁梧满脸凶相,屋内的伶人闻声立刻收了嗓子,鹌鹑似得抱成一团。

他到刘承佑身前一拱手道:“微臣史弘肇见过陛下。”

刘承佑下意识的坐直了身子,“太师有何事?”

刘承佑即位后,加封史弘肇检校太师兼侍中,又拜中书令,这些都是虚衔,五代时这种虚衔很泛滥,比如很多的节度使都有中书令的头衔。

史弘肇的实职是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也就是中央集团军的总司令,掌管京中戍卫治安,属于实权派中的实权派,既是刘知远在河东时的旧班底又托孤大臣,故而地位很高。

“微臣听说陛下昨日赏赐伶人玉带锦袍可是有的?”史弘肇说着就往那些伶人身上扫了一眼,“看来的是真的了。”

一个在下手陪坐的官员突然站了起来,“太师管得太宽了,陛下身为天子富有四海,赏赐几件腰带锦袍难道不行吗?”

此人乃是李太后的娘家兄弟李业,心里头那是恨透了史弘肇。去岁一个远方亲戚的儿子想到军中任职,可是到了史弘肇那里二话没说就砍了,这简直就是抽太后的耳刮子。

今年掌管宫中事务的宣徽使出缺,李业就想补上,李太后心想自己住在宫里,让自家兄弟管事挺好,何况这宣徽使也不是什么要紧的差事,于是便让人传话出去。

可是没想到又被史弘肇和另外一位顾命大臣杨邠联手给拒绝了,宰相杨邠本就兼着吏部尚书他拒绝也是合情合理,史弘肇凭什么狗拿耗子,自此梁子便是结下了。

史弘肇看也不看他只道:“国舅此言差矣,陛下身为天子,自有权利赏赐他人,可也得赏对了人。将士为国戍边忍寒冒暑,都未能遍沾恩泽,凭什么赏赐一群戏子!”

他扭过头来冲着那些伶人怒吼道:“你们有什么功劳也配锦袍玉带,还不快脱下来!”

史弘肇治军有方却也残酷嗜杀,腾腾杀气哪里是一群戏子伶人受得了的,当下就脱了锦袍玉带,连滚带爬的出了屋子。

不了解五代史的人,可能会说史弘肇已是犯了欺君之罪,当诛九族云云。其实这才是皇帝与权臣之间的常态。

夫以功就天下者,常有强臣;以力致天下者,常有骄兵。五代的开国之君皆是以“功”“力”得天下,自然也就一帮“强臣”,可做了皇帝似乎就矮了一截,尤其是在元从旧部跟前。

莫要说皇帝是刘承佑即便是刘知远,史弘肇一样能跟他勾肩搭背没大没小,刘知远也只能陪笑,他若翻脸便会有人说他忘本,反倒是郭威这种在皇帝跟前谨小慎微的权臣属于异类。

刘承佑毕竟年轻没多大城府,脸上已经是气得白一阵红一阵,可他是皇帝这种情形并不好亲自下场怼人,要是被怼回来那才是难堪,而且他心里是怕着史弘肇的。

他冲着下首陪坐的臣子狂打眼色,当下就有一个跳出来,这人身材精瘦面目阴鸷,乃是翰林院茶酒使兼鞍辔库使郭允明,听官名就知道是个端茶送酒外加养马的小官儿。

“太师过分了,在陛下面前如此无礼,已是失了为人臣子的本分……”

啪!史弘肇抬手就将他抽倒在地,“姓郭的老子在河东时就看你不顺眼了,老子是先帝指定的托孤大臣,有劝诫教导皇帝之责。你身为臣子不仅不规劝,还陪着皇上狎戏胡闹,看我不宰了你!”

他说着就抽出腰间横刀,原本还想冲着史弘肇继续开炮的李业脸一下子就白了,其他的宦官宫人也是战战兢兢不知所错。

只听得门外上有人斥道:“史弘肇你这是要弑君造反吗。”

史弘肇一怔忽然瞥见刘承佑已是钻到了桌子底下,露着半个脑袋神情惴惴望着他,这才意识到自己做的有点过了,连忙把刀扔在地上,跪地叩首:“微臣对陛下忠心耿耿,绝无不臣之心,请陛下恕罪!”

刘承佑这才从桌子下面钻出来,清了清嗓子道:“太师对朕拳拳爱护之心朕是知道的,太师说的有理,那些玉带锦袍你拿去送回官库吧,今日之事谁都不要向外提及。”

“陛下从谏如流乃明君典范,微臣告退!”史弘肇起身将那些锦袍玉带抱在怀中转身离开,见了门前站着的文士,阴阳怪气的道:“苏相国身为宰辅又是托孤重臣,大道理懂得比我多,不好光顾着前朝政务,亦当多多教导陛下。”

这文士名叫苏逢吉,也是刘知远在河东时的旧属,其实也就是个半吊子文人,生了一副好皮囊,外加会拍马屁,得了刘知远的青眼,成了托孤重臣之一。

总共五名托孤大臣却分作两拨,宰相杨邠、三司使王章、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史弘肇和枢密使郭威是一拨,是政治上的盟友。

只因着杨邠、王章、史弘肇三人都不喜欢文人,杨邠和王章属于小吏出身并不算文人,估计微末之时受够了文人上官的鸟气,至于史弘肇对文人算的上是憎恨。郭威属于谁都不得罪,可大头兵出身的郭威未必就喜欢文人。

半吊子文人苏逢吉便只能抱皇帝的大腿,表面上同为顾命大臣,可是暗地里却争权夺利,早已是水火不容。

“太师莫要急着走!”

“苏相国还有何事?”

苏逢吉笑道:“听说太师在整饬京中治安。”

“确实,有何不妥!还是以为我抢了你的买卖。”

“哈哈……太师多虑了,刑狱本是苏某职责所在,太师不辞劳苦替苏某担待,那是求之不得,你我通力合作方能使得天下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哼,算你有心,以后抓了人便给老夫送来。”史弘肇说完便大步离去。

“哼哼……”苏逢吉冷笑两声便进了屋内。

刘承佑见史弘肇走远了,便恨恨的一拍桌子,“史弘肇欺朕太甚!”

“陛下九五之尊,何须为一个粗胚军汉动怒,若是气坏了龙体便不划算了。”

李业道:“苏相国刚才与他说什么通力合作,莫不是也怕了他了。”

“国舅说的哪里话,有太后陛下在苏某何惧史弘肇。苏某是故意他送人头,且任他猖狂待惹得天怒人怨的之时,陛下再携天子剑除之,必人人称颂。”

其他人闻言不语,刘承佑也铁青着脸不置可否,将桌上的酒杯端起来一饮而尽,好一会儿才道:“苏相国慎言!你来见朕有何事?”

苏逢吉道:“微臣是想告诉陛下,选妃的事被杨相公驳了回来,王计相也说官库无钱当节省开支。”

原本还算淡定刘承佑终于怒了,一脚将身前的桌子踢翻,“老狗欺人太甚,朕不过想多找几个女人,为刘家绵延子嗣竟也不让,这是巴不得天家香火断绝,他们好占了朕的位子。”

见刘承佑暴怒,苏逢吉和另外几个臣子连忙的为他拍胸捶背的劝慰,好一会儿才缓过来,“先帝给了朕五位顾命大臣,也就是苏相国最合朕的心意,郭太尉也算少给朕添乱,自朕即位始,史弘肇、杨邠、王章三条老狗便沆瀣一气欺朕年幼,是可忍孰不可忍!”

苏逢吉道:“郭威怕是如未必如陛下想得这般忠心,他与史杨王三人可是一伙的,郭大使难道还未把事情与陛下说。”

“还未来得及讲!”郭允明说着便从腰间取出一个纸条给刘承佑看,刘承佑却道:“这有何不妥?”

李业看了看那纸条道:“陛下,郭威这是在收买军心哩!这人貌忠实奸跟史杨王合起伙来坑骗陛下,去岁平叛时就拿官库的钱收买军心,这是在刨陛下命根啊。”

年轻人哪里禁得住这般撩拨,刘承佑拔下墙上挂着的长剑,一把砍在了翻到的桌子上,“朕要杀了四条老狗!”

苏逢吉忙劝道:“陛下切勿冲动,此事当从长计议!”

(昨晚躺在椅子上睡着了,早起写了一点)

最新小说: 穿越从语文书开始 开局签到西游送太乙真人 八零好福妻 九零福运小俏媳 我靠着茶里茶气嫁给了豪门大佬 团宠小祖宗九百岁 炮灰王妃今天洗白了吗 谍海偷天 成为反派得不到的黑月光 从木叶开始的宇智波琴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