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达芬奇开始絮絮叨叨讲述这个世界的历史,苏惜言眯着眼,半睡半醒侧卧在床榻上,盯着不远处飘摇的烛火。
在困意袭来前,她听到了两三声清脆的摇铃声。
那是慕夜澜的闹铃声。
“陛下,您醒了么。”太监小辉子轻轻推开了门,小碎步走近,弓着腰站在屏风后。
半个时辰后便是早朝的时间,每日慕夜澜都要在此时起床。
不得不说,当皇帝也是蛮辛苦的。
“进来吧。”苏惜言缓缓睁开了眼,低声道。
小辉子应了声,又小步转身打开了门,候在门口的两名宫女迈进了屋内,紧跟着他一同走到了床边。
接下来的时间便是站直了身子,被她们侍候着一件一件穿完了衣衫,苏惜言一直神色淡淡的,一言不发。
享用完丰盛的早餐,在三四人的围簇下,这才迈步走向宣政殿。
赶早朝的大臣远远看到,他们年轻俊美的皇帝停下了一刹,目光望着初升的朝阳,若有所思。
宣政殿上。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百官朝拜。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群臣最前方一排右侧有人抬起了身子,他是礼部尚书吴才,“臣有事启奏。”
苏惜言看着他,轻轻点了点头。
“大泽县周边遭遇洪灾,臣请求朝廷拨钱救灾,救百姓出水火,泽被苍生。”
地方官的奏折早就传到了慕夜澜手里,即便吴才不说,国库也会拨款。
“准。”
苏惜言端正坐着,脑门上戴着的珠坠压得她有点难受。
“臣有事启奏。”另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官抬起了身子。
“天下不可一日无君,后宫亦不可再无正主。臣恳求皇上,尽快从民间选秀入宫,封新后,尽快为皇室添子嗣。”
又是老生常谈。
又是听了太后的安排。
苏惜言似笑非笑,淡淡道,“朕自有数,无需多言。”
老大臣垂头,不再言语。
过了一会,不见有人发言,大太监喊了声退朝,百官起身陆陆续续散去。
苏惜言也得以来到御书房,摘掉冠冕,让小辉子走到身侧,给她揉揉僵直的肩膀。
没有别的事,下面就是在御书房待上一上午,批阅地方呈上来的奏折。
奏折,苏惜言是不知道怎么批的,她只能听达芬奇的建议一份一份写上批阅意见。
皇帝这个权倾天下的职业,老实说,真不是那么好当的。
“陛下,太后有事请您过去。”
起身,大步离开沉闷的御书房,苏惜言坐着龙辇前往太后的寝宫,一边从达芬奇口中得知皇城外花降楼里睡着的真皇帝慕夜澜醒来了。
慕夜澜的母亲孟氏,是个温柔的女人,原貌眉清目秀,但是涂上红唇,配合微挑的细眉,就显出母仪天下的御姐霸气来。
“澜儿。”孟氏迎了上来,拉着慕夜澜的手臂坐到了桌边,“快来尝尝哀家新做的桃酥。”
苏惜言露出淡淡的笑意,抬手拿起点心盘里放着的一块糕点,清新的香味扑鼻,她张嘴吃了一口。
慕夜澜这人的外形,即便是咬个糕点,都是充满了贵气和优雅的。
桃酥的味道不错,她称赞了一句,便多吃了几口。
“澜儿,你一向讨厌甜食,今日倒是很欢喜嘛。”孟氏温柔地为他递了杯茶水。
苏惜言咽下最后一口桃酥,随口道,“免得再惹母后生气,便索性多吃几口讨您欢心。”
孟氏恢复谨色,轻飘飘斜了他一眼道,“哦?何来再之说?”
“儿臣昨夜将虞美人请出寝宫,母后怕是会在心里气我。”苏惜言轻轻笑了笑。
“你啊你,登基那么年了,也不知道为皇室的将来考虑。之前好不容易有了皇子孙,你是好狠心,连自己的孩子都不要。”孟氏道,“一连两年,后宫再无动静,哀家也是急了,才会将虞家那孩子派到你床上。”
她叹了口气,“谁知你倒是好,昨夜把人家直接赶出来了。那孩子大清早跑到我这里,哭哭啼啼了好半天。”
苏惜言轻声道,“儿臣喝得太醉,便把这位美人当成了别人。”
孟氏一怔,疑惑又惊奇道,“当成了谁?”
“儿臣十六岁那年私服出宫,在杭城西湖边遇到的女人。”苏惜言道,“儿臣与她一见如故,就此倾心,那时便答应了她,未来一定会去迎娶她。只可惜,后来儿臣处理完父皇安排的政事,再去约定地点寻她时,却再没看到她的身影。”
“昨晚醉酒时,见虞美人的形容有几分像她,但又不是她,心里气愤,就把她赶出来了。”
她一本正经胡说八道的功力越来越深了。
为了以后将楚黛带入宫时有好的说辞,现在她只得以慕夜澜的身份铺垫下。
“澜儿你怎么从未同哀家说过这事?”孟氏一脸惊呆的表情看着自己的儿子,“难道说你这些年不近女色,是因为她?”
她清楚自己儿子的闷葫芦性子,凡事爱藏在心底,又固执又认真,真的有可能是为了一个几面之缘的女人做到这样的地步。
苏惜言微微颔首,“嗯。儿臣昨晚也想通了,决心去解开心里结,所以今晚会微服出宫视察民情,也试着去寻她。”
孟氏久久未说出话来,过了一会才道,“皇家最忌动情,澜儿你要知道分寸啊。”
“是,母亲。”
苏惜言浅浅笑了,尊敬地看着孟氏。
孟氏恢复平静的神色,道,“今年秀女的最后选拔环节,哀家希望你一定到场。”
后宫还是太冷清了,即便儿子心里有人。她作为太后,也必须为自己的儿子挑选合适的妻子,充实后宫。
雨露均洒,泽被苍生,是君王的职责。
“是。”苏惜言苦笑着颔首。
孟氏又唠叨了几句,忽然道,“杨贵妃说澜儿你有断袖之癖,哀家就说怎么可能,我的澜儿不可能喜欢男人。”
你明明怀疑了……
“无稽之谈。”苏惜言脸色寒了下来,冷声道。
离开太后寝宫后,她又回到了御书房,开始头大地继续批改奏折。
而此时此刻,京城里最有名的青楼里已是一片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