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锡的家在一片九十年代初的社区,随着有钱人纷纷搬家到更高级的楼盘,这里从二十世纪开始走向衰败。周遭的环境已经饱受岁月摧残,老旧的水泥建筑呈现出颓废的色彩,尤其是昏暗的傍晚,到处显得简陋破败。很明显,顾锡的家不算富裕,准确的说已经算贫民。
晚上七点多,两人最终是拗不过两位老人的挽留,陪着他们吃晚餐。
在餐桌前,顾昀悄声告诉木青瑶:“他们现在最需要的就是陪伴,我这张脸可比你的钱要更吸引他们。虽然顾锡过世了,但他们看到我就像是儿子依然还在身边。”
木青瑶羞涩一笑,边接过老人递来的热茶。自然而然地,父亲的脸浮现在她眼前,仿佛和小时候一样一点没变老。母亲的脸和黎晶的脸重叠起来,近了又远。顾锡的家庭普通又平凡,简单又老旧,却让她体会到深情切意。在这栋平凡的住宅里,有着普通人的生活和感情,两位老人的言语透露着质朴无华的亲情。这样的情感,她也曾体验过,怀念过,如今渐行渐远。
离开的时候,两位老人仍在默默垂泪。
“你有时间还来我们家坐坐吧。”他们拉着顾昀的手,恳切地请求:“锡儿虽然是收养的,但就像亲生的一样,现在看到你,我们……就觉得他还活着。”
“好。”她和顾昀承诺,下周再来。
回程路上,顾昀依旧不做声,车内的气氛凝重。
“你真的很重情重义。”
“他们毕竟是我弟弟的亲人,也就是我的亲人了。”
“但是他们当初选择你弟弟,和你其实也没什么关系。”
“我弟弟很幸运,遇到了一对平凡善良的人,你不觉得吗?”
这段话里似乎暗示着顾昀后来的遭遇,木青瑶有点儿心疼他,安慰道:“如果当初收养的是你,也许他们就不用承受白发人送黑发人的苦了。”
“其实我后来也被收养了。”
木青瑶心里一惊,听他细细说出后续的故事。
“是院长的朋友,一个很有钱的华人老头看中了我。”
顾昀使用的是“看中”这个词,而不是“收养”,木青瑶觉察到这句话里面是有故事的,但并未询问更多,只是感叹:“我一直以为你是在孤儿院长大。”
她侧过头,直视着顾昀,仿佛在等他说话。
“也并没有太多区别。”冷漠、淡然的声音,似乎不想再纠缠这个话题。木青瑶试图从他的眼睛里读出一些什么,但失败了。
“你今天给他们的那笔钱真的是顾锡的吗?”
“嗯。”顾昀摇下窗户。
显然,这个男人已经不想多说,她感到被拒绝,却也能理解,毕竟他们还不熟悉。对于不熟悉的事物,她有一种天生的抵触,如果不是因为顾锡,他们俩绝对不可能有交集,更不可能像现在这样坐在同一个空间。可她又不禁怀疑,顾昀会不会是徐进安排的另一个霍斯祖?但徐进有必要对她这样一个女人千般算计吗?
幸好,手机响了,打破冷到冰点的气氛。
她的手握着方向盘,无暇接听,顾昀替她贴心打开了免提,传来黎晶的声音:“瑶瑶,你现在哪里呢?”
“我在外面开车,您有事吗?”
那头停顿了一会才说:“没事,明天再联系你吧。”
“晶姨,真的没事吗?”
“其实我收到一份录像,觉得有必要马上给你看看。”
“录像?”她心里咯噔一下,下意识看向顾昀,顾昀打着手势示意她立即赶过去。
“您在家吗?我现在去找您吧。”
对方似乎在犹豫,半晌才回复:“那也行,我在家等你。”
木青瑶加快了车速,调头往黎晶家驶去。
这是她今天第二次改变行驶方向,人生有太多无法预计的里程。在疾驰的车内,她突然意识到,也许今后再也不可能匀速前进。是否还有更多次的拐弯,调头或者加速,她其实还没有做好准备,心里头一阵慌乱。
“我们到了。”看着窗外熟悉的建筑和景物,她将车停靠在指定区域。
在大部分地方都做欧式别墅风格的城市,黎晶所居住的“雾水山庄”可谓独具一致,无论是独栋还是联排,都采用统一的新中式风格。红色的砖混结构,在昏黄路灯的映射下,让人恍然产生穿越之感。小区内设有凉亭和小桥,桥面从潺潺的流水声中穿过。
“我特别喜欢这里,绿化率高,有长廊和小桥,似乎有意仿照苏州园林,你看,这里还有框景。”踏着月色,她仿佛踩在梦幻般的游离之境,难掩兴奋之情,刚才的不悦之感也一扫而光。从小她就特别喜欢这个长廊,感觉自己像古代美女一样穿梭在此。
“这里似乎有些历史了。”顾昀敲打着木柱。
“嗯,水雾地产十几年前就开发了这片地,开始只做了联排别墅,后来又开发了独栋。据说还要建中式公寓。”
木青瑶陷入长长的回忆,刚搬进来时,黎晶常和她一起在长廊散步,探讨学习和生活上的困惑。那时她还没遇到徐进,父亲毕竟不如女人那般细心敏感,亦师亦友的黎晶便是她最佳倾诉对象。眼前仿佛闪现她们相伴而行的背影,黎晶的背永远笔直,步伐平稳,而她那时还是脚底轻浮,幼稚单纯。
“看来你很熟悉这里。?”
“从初中开始,我一直住在这里。”她指了指另一边的别墅:“看,那边中间一栋的就是我家。不过徐进不喜欢,我爸爸过世后又买了新房。”
走在长廊里,木青瑶迎着月光的侧脸蒙上一层清冷的光晕,顾昀再次想起那个手捧《牡丹亭》的画面。
“到了。”木青瑶走到d栋一单元前面,算起来,她都有好几年没来过这里了。
d看小说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