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丰收
江小小接下来的日子,几乎是过的兵荒马乱。
连进空间的时间都没有。
生产队为了盖大棚,组织了知青和队里的壮劳力。
大棚就在建在了知青点儿旁边,又开出了新的窑洞。
光是为了见这几个窑洞,就花费了不少的力气。
他们生产队那是财大气粗,毕竟这一次修水库,生产队出了大力。
县里的听说他们要要搞圆蘑菇种殖,于是拨了专项专款。
对于13生产队来说,那是特别照顾。
他们这边儿的大棚建设的如火如荼,花了十来天的功夫。
建成了13生产队最大的种植园蘑菇基地。
这里足足挖了十孔窑洞,按照江小小的要求建设的非常完善。
更重要的是村儿里找了两块空房子育种房,也已经初见规模。
顾杰给他们介绍的关系,他们得到了需要的优良菌种。
江小小手把手的带人,生产队专门挑出20个年轻人跟着江小小学习,可是显然这些人里学习最成功的,反而是知青点儿的知青。
因为村里的年轻人还是文化知识太弱。
文化不懂,自然没办法,做到举一反三,也不可能做到完全理解。
倒是跟在江小小身后的知青点儿的三个男知青,学的有模有样。
别说江小小故意的,她挑的人全都是他们那十几个人里的男知青。
人当然是要分亲疏远近,就算她这么做了,别人也挑不出道理来。
认真的说,跟着江小小学习的技术人员还真的是兢兢业业,废寝忘食。
在所有人的期盼当中,今年的过年反而没有往年的热闹。
顾杰在机械厂,听说正在忙新的机械设备,省里的领导来视察,他根本没有时间回来。
而江小小这里也在忙着蘑菇棚里的事情,就连年夜饭,也是张秀梅带着男知青一起做的。
江小小到了晚上9点多回来才凑合着吃了一大碗饺子。
正月十五按照村里的规矩,本来是应该闹花东,家家户户张灯结彩。
按照村里的习俗是应该有扭秧歌,踩高跷,跑旱船等等传统的娱乐项目,热闹一下的。
可是今年13生产大队也热火朝天,不过没人顾得上那些扭秧歌,踩高跷,全部的村民都跟着进蘑菇大棚。
按照江小小的进度,这一批菌丝正月十五正好收获。
连市里面的蘑菇厂也专门派了技术人员和收购人员在场,他们要看看是不是江小小有报纸上说的那么神奇。
毕竟这蘑菇种殖别的地方已经试点成功,如果他们这里也能成功的话,他们的罐头厂就不用到处求爷爷告奶奶。
这可是第一次见如此规模的蘑菇种植基地。
上手的全部都是年轻人,主要是第一次上手,按照江小小的规则,大家都做好了消毒,才进入蘑菇大棚。
年轻人手脚麻利,看到这些白白胖胖的蘑菇,一个个像是看到金子。
每个人脸上露出了喜盈盈的神色。
大队长吴大奎带着会计和书记,亲自在大棚外面作证,外面摆着秤。
还摆了一张桌子,会计专门在那里做登记。
罐头厂的供销人员和收购人员就站在一边儿。
他们倒要看一看,这蘑菇到底是怎么样。
这一次他们蘑菇厂可是出了大力的。
看着一筐一筐抬出来的蘑菇,蘑菇厂的销售人员急忙上前翻看这些蘑菇,一边看,一边大声赞叹。
“这蘑菇可真好,是我们收过的圆蘑菇里品质特级的蘑菇。”
他们也没想到对方居然这么厉害,人家建大棚种出来的蘑菇,居然就能达到特级水平。
吴大奎点点头,“好嘞,来了,小伙子们上秤。”
早有人等在一旁。
会计看了看称,不由得笑道,“一筐足足80斤。”
立刻围在周围的老少妇孺欢呼起来。
人家罐头长可是说了,只要他们能种出了圆蘑菇,一斤可是按照三毛钱收。
而且这可是罐头厂,可是国营厂这收购,又不是收购站。
给现钱的。
生产队都多少年没有分过钱了?
就算能分个二三十块钱,可是都不够补贴自家粮食的亏空。
这蘑菇大棚可是集体的。
这笔钱那是人人有份儿。
足足收割了两天,大棚里一共出产了八千多斤的圆蘑菇。
这比当初在江少平他们生产队大棚里出产还要高,主要是他们这里地势平坦。
建设起来比较方便,再加上窑洞的房子,并不次于温泉那里建的木屋,甚至于窑洞的房子,冬暖夏凉。
湿度,温度都可以得到很好的保持。
反正就是一句话,蘑菇大棚丰收了。
罐头厂的人员也是笑盈盈,蘑菇每一样都过的称,认真的经过品质的鉴定,全部都是特级蘑菇。
他们厂里尤其到了入冬以后,原材料紧缺,厂子生产线都已经停了三个车间。
只有一个车间在运转,工人们不开工就没有工资,可是这怨谁呀?
大批需要货源的人挤满了厂长办公室,问题是他们生产不出来,现在光是这一批原材料就足以解决燃眉之急,要知道这才一个多月。
这八千多斤圆蘑菇足够一个车间开工,再过一个多月又是八千多斤。
当然还可以鼓励吴大奎他们增加生产量。
等到全体村民听到这一次蘑菇生产人家罐头厂足足给他们结算了两千七百多块钱。
人们差一点儿没吓愣了。
谁见过这么多钱啊?
认真的说,他们生产队13大队加起来一共是300户人家。
按照这么分摊一下,起码一户人家能分八块钱。
八块钱可不少,一个多月就八块钱,这要是一年下来。
每家每户分到手的起码有五六十块钱。
吴大奎乐的嘴巴都合不拢了。
当然还是认真的,让会计先把这一次的投资给计算出来。这前期的投资可是花费了不少人力物力。
总体来说,一共花了1700的开销。
就这样他们这一次那是稳赚不赔。
最重要的是罐头厂和他们签订了长期合同,而且鼓励他们再建大棚,人家说了有多少要多少。
拿着白纸黑字的合同,吴大奎能看到哗啦啦的钱往他们生产队里掉。
这一次谁还敢再小瞧他们13生产队。
吴大奎那个得意啊。
得意的眼睛都长到了头顶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