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书房里,夜已深了,赵究才将今日的奏折看完,外间就响了康业的声音:“陛下,朱阁差人来问陛下何时过去?”
这段时日沈观鱼对赵究眷恋了许多,夜间但凡晚一点未见他人就要派人来问,赵究刚想说摆驾,但余光瞥见那本在沈家找着的册子,“朕暂且先不过去了。”
康业应声去回。
赵究将那本册子举到眼前,“罪己册……”
翻开正是沈钧的笔迹,这些赵究已经在大理寺的卷宗上看多了。
世人皆道沈钧是青天大老爷,他也确实是个清官不假,为民请命,清正廉洁,却没想到会私底下会写罪己册子,他觉得自己有罪?
赵究翻阅上头的一桩桩案子,记载的确是一些可能的冤假错案,但也只是可能罢了。
这也不难理解,再是洞察的官员,这么多年,经手的案子这么多,错综复杂,许多案子连一定点的线索都没有,更有些案子是时间再拖不得了,不得不做出审判……
可即便如此,只要是可能冤屈的犯人,沈钧也是妥善安置了其家人。
清官难做,何况是一省的按察使,手上不可能清白干净。
即使是十年断案,经手案子千百,让他心有愧疚的案子也才这薄薄的一个册子,沈钧为官到这个份上,已算得上难能可贵,怪不得让先帝看重,执掌大理寺,甚至说过,后来者远不及沈卿的话。
册子很快翻到了最后一页,似是一份绝笔:“蒙圣上拔擢迁为京官,然一时疏失,铸成此生大错,既知真相,愧不难当。”
赵究默念着这句话,想起沈钧,是何种大错能让一个gaoguan不管不顾,在任上自杀,况且沈钧死后更不见有何关于他的fengbo。
“让申敛过来。”
亥时过半,申敛出现在御书房中。
“去查查沈钧为何自杀。”这如何就成了一桩连亲生女儿都不知道的谜案了呢。
申敛应是,接着又说起赵究生母之事:“陛下,江氏的案子仍查不出眉目。”
这么多年过去了,赵究已经习惯了这个答案,未有半丝波澜。
当年江氏被其夫君状告与人私通,案子才审到一半,江氏就死在牢中,世人皆认为其畏罪自尽,赵究奔走之间终于上达天听,让先帝记起自己还有这么一个儿子。
可查一查过了,这案子干净得没有一点线索。
要么是赵究的娘真的在牢中畏罪自尽了,要么就真是位高权重之人造就了这桩疑案。
当时经手的官员要么不知情,要么已经病死,事情其实到这里,
申敛却想到沈钧当时亦在苏州,他身为按察使,也该知道这桩案子才对,“陛下,会不会是与沈大人有关?”
“不会,”赵究断然否认,他娘在狱中自戕之时,沈钧已经交还完诸事,往京城赴任去了,他没必要这样子,程序上更不会如此,(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