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我要远飞2010,无名无天,心漂浮,楚桑,jforce,沉默de夏花,剑侠dodo,色剑,虾海,王雨桐等书友的打赏和月票,祝朋友们幸福快乐。%
********************************************************************
朱永兴和总参谋部身处后方,制定战略是根据自身的综合实力,采取的是最稳妥的军事计划。但在前线,战略是被贯彻执行了,但战果的大小却要取决于前线将领的能力和魄力。
十一月二十九,距离明军突破河间防线已过了九天,在东起洋河口、西至戴河口的海面上出现了如云的帆樯。在清军目瞪口呆的注视下,隆隆的炮声打破了清晨的静寂。明军水师分出两支小型战斗舰队,猛烈轰击洋河口、戴河口的炮台,并试图溯河而上。
南海营海口清军守备赶忙指挥炮台与明军舰队对射轰击,并布置兵力于河岸,防备明军驶入内河并登陆。
炮战持续了一个半时辰后,清军炮台损毁严重,明军水师的长炮和加农炮几乎摧毁了炮台上的所有火炮。随后,水师开始强行溯河而上,炸断了拦江铁索,并猛烈轰击河岸上防守的清军。
一艘,两艘,三艘……就在清军忙于调动兵力,堵截两个河口的时候,停泊于海上的明军水师放下了小船,百余艘十人装登陆船劈波斩浪,划桨如飞,向着海岸冲去。
“快。快呀!”总旗官杨金鑫拼命催促着桨手。
他是夔州施南府出身,原是大顺军余部,在大顺军余部向夔东转进的时候,他因伤留在了广西。明军再入广西时,他又参军入伍,算是洗白了自己的历史。并一路转战,由小兵积功至总旗官。战争到了现在,杨金鑫也明白快到了卸甲归田的时候,但他还有一个目标,便是能升到营指挥。因为朝廷有规定,营指挥一级的,退役后为武七品,可安置在地方为官。
也就是说,杨金鑫并不满足于退役后的躬耕。他还想吃皇粮,而且还是当官儿。
明军选择登陆的区域在后世便是北戴河的海滨旅游区,这里海滩沙质比较好,坡度也比较平缓,更重要的,这里是清军防御的薄弱区域,只有几个墩台,总数不过三百的清兵。
墎台上升起了狼烟。杨金鑫嘿然冷笑,海滩已经近在眼前。清军就算集结来攻,怕也是来不及了。
船只一顿,已经搁浅,杨金鑫呼喝一声,率先跳下齐腰深的海水中,高举着手中的火枪和子弹囊。在刺骨寒冷中向岸上冲去。
“冲啊,杀啊!”
寒冷地区的一些生存诀窍早已经通告全军,能掌握多少便是个人的能力了。杨金鑫知道此时绝不能停,绝不能缩成一团,要跑。要动,要出汗,才能驱走钻入骨中的寒意。他匆忙聚集了几十个士兵,举着旗帜,向着一群正向这边赶来的清军冲去。
望着本部的旗帜,陆续登上海滩的明军士兵追随着跟上队伍,向着敌人冲去,与敌人展开激战。
“射击!”一声暴喝过后,震耳欲聋的一次齐射,三十多枝火枪喷出火焰和白烟,在对面清军的身上爆开血花。惨叫声响了起来,但剩下的清军依然嚎叫着向前冲,并射来一阵箭雨。
十几个明军士兵倒了下去,为了减轻重量,抢滩登陆的士兵只着轻甲和头盔,对弓箭的防护力大大降低。
“前面顶住,后面的装填。”杨金鑫吼叫着,一支箭射在头盔上,并没有给他带来伤害,他知道时间便是胜利,身后正有战友不断赶来,只要顶住短暂的时间便是胜利。
砰砰的撞击声不断,双方猛烈地撞击在一起,刺刀在捅刺,刀剑在空中闪光,顿时便是血肉横飞的惨烈。第一队开始接战后,后面的明军也加快步伐,准备汇入前方交战。
杨金鑫侧身一闪,手中刺刀猛地突刺,刺入了一名清兵的胸口。没等他回力抽拔,一个清兵挥舞大刀砍了过来,他赶忙一转,大刀砍在枪身上,震得他的手都脱开了,那清兵凶性爆发,顺着枪身猛地推刀,杨金鑫回拔不得,身子一仰,在地上一个后滚翻后刚要站起,他耳旁突然连连几声轰鸣,眼前白烟横空,杨金鑫被震得头晕脑胀,对面的清兵捂着冒血的胸口沉重地摔倒在地。
后面一队的明军及时赶到,在中近距离一通乱射,立马将前面几个清兵放倒,双方交战处弥漫着一团白烟,视线顿时模糊起来。
但双方都不能撤退,杨金鑫大张着嘴消除耳鸣,顺手从地上操起一柄大刀,挥舞着乱砍乱剁。他感觉到连连击中了什么东西,也不知是人还是盾牌,只听得对面一声声惨叫和怒喝。
双方在海滩上拼死搏杀,尸体堆满一地,到后来都互相间是踩着尸体在拼杀,后面的明军不停赶来,先是火枪射击,然后是刺刀拼杀,终于那些清兵损失惨重,惊慌的叫喊着往后逃散。明军在外面奔跑追杀,拓展开更大的登陆场。
越来越多的明军士兵登上海滩,三个总旗的兵力,各自聚拢在主官的旗帜下,惨烈厮杀后,将近千人的突击部队只有六七百人还能够站立着。他们迅速结成三个小方阵,向纵深攻击挺进,拓展着登陆场,保障着登陆场的安全。
卸空士兵后,登陆船急速返回,去接下一批士兵。只有不断地投入,才能够稳定住局面,才能够形成兵力优势,才能够水陆协同,夺取港口,以备大队人马和辎重从容上岸。
战线绵长数公里,清军的防御兵力显得捉襟见肘,抢滩登陆的明军越来越多,不仅稳固的登陆场,而且开始结成方阵向河口进攻,配合水师的战斗。
很明显,驻守该地的清军并不熟悉反登陆作战,他们甚至没经过一次类似的战斗,严重缺乏应变的经验。其实,就整个满清来说,对来自海上的威胁都是应对乏术,只能是寄希望于在陆地上消灭敢于来犯的敌人。
这样的防御思想,加上落后于明军的武器装备,是很难抵挡住明军在适宜地区的大规模登陆的。更不用说依据现在的技术水平,靠满清的财力,也绝不可能建成类似于“大西洋壁垒”的沿海防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