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棋左上角五五位跳起,廖晓辉开始出动,早先黑棋先占角的地方却被他先动手,虽说些时形势尚早,但却已给人以反先的感觉,由此可见,在布局功夫上,廖晓辉比林子聪要深厚得多。
黑棋左上角左边拆二——这是常识性的应招之一,林子聪这么下并不算错,只不过这又反应了他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弱点,所谓的定式指的是双方合理的应接,而这种合理应接是建立在全局的具体备置的基础上,所以局部正招并不等于局面下的正招,常常有双方在每个解的应接都是严格标准定式进行,但四个角摆完之后,一方已经明显领先的情况并不少见。就此局而言,上边白棋比较坚实,黑子逃出的可能性不大,所以此时四路飞起,主动放弃上边那颗子才是比较好的选择,现在黑棋三路拆二,坚实固然是坚实,但位置偏低,完全是防守的架式。
白棋左上角左边四路小尖,黑棋三路挡,白棋左上角三三靠,前后相连贯的行棋手法,黑棋二路扳,白棋星位虎,黑棋三路接——就心情上,黑棋很想先在角上打吃,待白棋接住后自已再接上,如此无论在角空还是双方棋型的厚薄上都差别很大,但那样的情况是不可能发生的,黑棋在角上打时,白棋势必左边三路打吃反击,因初棋无劫,接下来大致形成黑棋得角,白棋左边穿下的转换,如果没有先前白棋左边四路尖和黑棋三路挡的交换,这个转换基本两分,但多了这个交换,白棋明显便宜,所以黑棋只能忍耐。
于是白棋左上角二路立,将左上角的定式结束,棋行至此,几位观战老师都是暗自点头,赞赏廖晓辉思路清楚,定型及时,白棋虽落后手,但上边黑子几无出动可能,局面显然已经打开,由此显示出廖晓辉高年级学生的实力。
黑棋右边五路飞,方向正确,林子聪在家一年多的学棋也不是混过来的,这步棋的意图是借攻击右边二子加强自身,由此为打入上边白阵做准备。
白棋右边中间五路靠,黑棋六路扳头,白棋退,黑棋六路接。
稍加思索,白棋右下角二路飞——这是黑棋飞罩时就留有的手段,只不过何时出动是个问题,早了,让黑棋外围变得太厚会得不偿失,晚了,被黑棋二路补一手又实空太大,而此时右边白棋二子经过五路靠退后有所加强,所以此时活角时机恰到好处,让对手很难选择。
想了一会儿,黑棋右边三路尖顶,白棋二路立,然后黑棋角上二路跨——林子聪想逼白棋活在边路争得先手先对右边白棋五子搜刮,然后再打入上边白阵,保接双方实空上的平衡。
以七岁的年龄,林子聪有这样的构思已经算很不错了,不过对手廖晓辉则是棋高一招,一眼便看穿了他的意图,白棋没有马上活角,而是落子于他处。
白棋右边二路托,反其道而行之,廖晓辉抢先动手,先补强右边五子,这里似小实大,所谓‘劳逸攸关少亦图’,如果换成黑棋二路小尖,不仅是实空出入的多少,更关系到两块棋的厚薄强弱。
黑棋二路扳,白棋退,黑棋右上角五五位跳,这里黑棋必须得补棋,否则被对手发起冲击,借攻击之势,白棋上边很有可能不费一手而自然成空。
白棋右边四路夹,廖晓辉局部的小巧手段掌握的很好,这步夹的时机又是恰到好处——黑棋若是四路冲,白棋自然是三路打吃后二路吃子,黑棋得到的外势和付出的实地不成比例,明显吃亏。
所以考虑再三,林子聪只好四路扳,忍耐。
白棋右边四路退回,黑棋右上角三路靠,白棋二路扳,黑棋四路退,白棋二路挺头,黑棋右边五路挡,白棋上边四路飞——这里的应接告一段落,白棋即先手安定了右边弱子,又得到上边补棋好点,步调流畅,可谓是顺风顺水,反之右上黑棋虽然子力众多,棋形却还存在弱点,由此可以判断,白棋反先成功,形势已然开始领先。
果然是实力差距太大呀——很多人心里都在这么想。
可以看的出,这盘棋林子聪已经非常认真的在下,奈何双方对棋的理解差距太大,所以虽然廖晓辉还没有使出什么强手,妙手,到现在为此走的还是普通正常的手段,形势便在不知不觉中反客为主了。
林子聪也意识到形势于自已不利,他的棋力虽还没达到进行细致到几目棋的形势判断的水平,但直觉告诉他,棋局再这么平稳进行下去,自已肯定是有输无赢,而且还是一点儿机会都没有的那种完败。
长考良久,黑棋上边星位左一路碰——无事生非,林子聪想要混水摸鱼,乱中求胜。
想来硬的,好呀!
见对方突施强手,廖晓辉心中暗自叫好,他有信心在平稳的局面下拿下对手,但那样的胜利对他而言过于乏味,没有意思,他更希望来一场轰轰烈烈的大战,在复杂激烈的战斗中彻底将对手击倒,对方棋理方面的掌握远逊于已,他还想要了解对方力量的大小。
白棋四路内扳,黑棋三路断,白棋五路打吃,黑棋四路长,白棋三路爬——廖晓辉采取了最强硬的反击手段,五路打路后再爬是为了先把黑棋打重,这样对方就不能轻松弃子了。
黑棋五路断打,白棋四路长出,黑棋五路拐打,白棋上边四路顶,简明,确保上边实空。
黑棋六路提子,白棋左上五路拐,黑棋六路飞。
“呃.....”看到这手飞,谭晓天张口欲言,话到嘴边,猛的意识到这是正式比赛,自已不能出声的,下意识的连忙伸手捂住自已的嘴。
“怎么了?”别人没有注意到,而且就算注意到了因为离的比较远也没办法马上询问情况,但于友国恰好正坐在谭晓天身边,见小孩子行为反常,于是凑近对方的耳朵压低声音问道。(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