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8年6月初,距离李察亲自带兵进入西域平叛已经过去了三个多月,刚刚在李察的发家之地大石镇地区完成‘解放’的林登万最后望了眼身后已经陷入熊熊烈焰的大石镇,长叹一声带着看似光鲜的色目兄弟会义军向西‘战略转进’。
自从李察带兵进入西域平叛后,西域地区的色目义军就变得不堪一击,李察带兵一边整合各地损失不小的守备军团,一边到处屠戮色目人起义军,大大小小战役打了上百场,无一败绩!
在人数相差没有超过十倍的情况下,野战连守备军团都打不过的色目人泥腿子义军,对上悍不畏死的系统西域军团自然是三步走。
发现敌人——一触即溃——接受屠杀……
没有一支色目人起义军能挺过西域军团一轮冲锋,双方根本不是同一个层次的队伍!
屠戮色目人起义军对李察而言收获不大,毕竟色目人义军在系统那里的评价太低了,屠杀个几万人也就能获得千八百的气运币……
好在,蚊子再小也是肉,而且这些色目人起义军手里都沾染了汉人士绅极其家眷的鲜血,连地方守备军团官兵的家眷还有野战军团和辅助军的家眷也很多遭其毒手。
正是色目人起义军这种狠厉的屠杀政策,才使得明国的汉人上下齐心对色目人义军进行株连九族的大清洗!
哪怕是零星的圣母心‘公知’也不敢在这个时候站出来谴责这种光明正大的种族灭绝政策,否则立马会被愤怒的军队和受害的汉人打上汉奸的头衔。
一旦被扣上汉奸名号,那真是想死都难……
因为守备军团的损失得不到补充,再加上李察以战争需求的名义频频对其调动整顿,守备军团的‘地方性质’已经彻底被抹消,建国之初为了节省成本用本地兵和本地士绅子弟守本土的地方军队势力也彻底烟消云散。
李察如此轻而易举的做到这一点,不光是因为这场战争的影响,还有很大原因是因为地方守备军团扎根的时间太短,没有形成庞大繁杂的利益链条造成地方尾大不掉。
可以说,这次叛乱给李察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理由动手。
在这个没有电报等及时通讯设备的时代中,一旦让地方实力派手里有了刀把子,很容易形成尾大不掉的情况,对中央集权统治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即便是李察前世的地球历史上,看似中央集权的大一统王朝,地方势力也一直存在。
比如说明朝时代的各地土司、云南的沐王府以及东南的东林党等等。
这些地方势力看似臣属于明朝,但除了开国那几位明朝皇帝外,明中后期的皇帝基本上无法消灭他们了。
这也是明中后期财政崩坏的主要原因。
地球历史上的明朝之所以民富国弱,根本原因还是地方官绅阶级力量太过强大,用各种方式明目张胆的截胡甚至干脆不收中央朝廷的税赋。
结果导致明朝中央政权一直处于财政亏损的状态……
至于唐朝的藩镇割据更不用多说了……
即便是明朝开国初期,地方军力的强大对中央朝廷也是一个大威胁,明初建文之乱不就是一纸削藩令导致的么?
李察手里有一只绝对忠心的系统军队,自然不会任由地方势力发展,即便为此得罪了地方利益集团,李察也有足够的底气!
这就是为何西域明国明明一直处于中央集权的高压模式,仍然稳如泰山的原因。
看似规模庞大的色目人大起义,也是在李察调走了全部野战主力后才爆发,当李察调兵回来后,基本上就是摧枯拉朽的平叛了……
只是,其中地方乡绅阶级和部分城破的地方官府遭到了无妄之灾,基本上被色目人义军杀了个精光……
在众多凶残的色目人起义军中,林登万领导的色目兄弟会对普通汉人经常网开一面就变得十分顺眼了,甚至连李察都没有将林登万当成第一个要清除的对象,而是将刀子直接砍在那些不分青红皂白对所有汉人进行屠杀的色目人义军。
下手越狠的义军消亡的往往越快,很多时候不用李察亲自动手,就会被暴怒的守备军团和普通汉人动员起来的民兵武装歼灭。
三个多月的镇压下来,被屠杀的色目人根本无法统计,汉人士绅阶级的损失也大到可怕,凡是城池被攻破的地区,汉人士绅阶级乃至有钱一些的地主商户全都无一幸免。
双方仿佛在比赛展开屠杀……
当然,色目人在西域数量远多于汉人,被屠杀的人群中九成都是色目人……
林登万在派出一个乌合之众组成的偏师跟李察的队伍试探性碰撞了一下后,就被彻底吓坏了,随后色目兄弟会跟大多数被明军打出惊恐症的义军一样,被李察如同驱赶羔羊一般向西一路追赶。
其中掉队的自然是有死无生,如果不做抵抗投降还能留下一条命,被李察当作攻城炮灰和苦力。
色目义军只要稍作抵抗,就会遭到全面屠戮!
明军的这种做法使得猖獗一时的色目人义军迅速垮台,除了一直保存实力进行过内部改革的色目兄弟会没有瓦解外,在向西追逃中很多色目人义军自己跑着跑着就散伙了……
一部分当了土匪,一部分因为畏惧明军选择投降苟活,其中最大的一股则被组织最完善的色目兄弟会吞并。
正因如此,色目兄弟会在‘长征’中虽然不断被明军咬住尾巴吞一口,但人数却在稳步增加!
除此之外,林登万还将大量新加入的色目人义军充作马前卒用来攻打那些城池,不计伤亡的攻城战下来,能活着的基本上就是老兵了……
加入义军的色目人基本上都是农奴身份,烂命一条,只要能取得胜利,死得再多林登万也能凭借个人巨大的声望压下去。
谁叫明军在后屁股如同活阎王一直在逼着色目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