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章合一
初冬的早上,屋子里越发的冷了。暖烘烘的炕上,张四娘连一个手指头都懒得动一下。
天不亮的时候,宋王氏母女两人就已经开始烧炕做早饭,当当当地剁鸡食。
张四娘醒的时候,窗纸上已透了白光。宋氏招呼她起来,帮她穿戴好,又在外面给她穿了一件薄棉的夹袄。洗漱好后,宋王氏已叠好了被褥,把炕桌摆好端上了热气腾腾的饭菜。
熬的玉面米掺杂粮的糊糊粥,萝卜干咸菜,还有两个切好的咸鸭蛋。
饭桌上三人边吃饭,边开始研究着做辣白菜的事儿。
由于属于试做阶段,不需要批量加工。只需要用四棵白菜,约二十斤重。所以辅料不用太多,但需要准备的种类却是不少。需要要盐二斤,青萝卜二斤,葱四两左右,生姜二两,大蒜三两,虾酱四两,辣椒粉六两,香菜一斤,苹果碎沫与梨碎沫各二两。当准备好这些,就得需要半天的时间。
宋王氏道:“晾好的辣椒干倒是有,如果要做成粉,就得现磨。咱家里的都是大磨盘,我得去问村里人借小磨盘。虾酱家里也有一些,也够做这一回的。村子里的人也很少有人做这个,我今天借磨盘的时候,再顺道儿打听打听。其他的都不是难事。”
张四娘点头,“还有就是需要一个能装下四棵白菜的坛子……先这么准备着吧,如果这事真能成了,以后咱们还得大量的进坛子。”
宋氏有些担心银子不够,四娘摆手,不让她担心这个,“娘你今天就在把这些辅料帮姥娘准备齐了,其他的事情你就别操心,我来想法子。”
宋王氏干了一辈子的庄稼活,还第一次干买卖,多少有些兴奋。她打心眼里信张四娘,觉得宋氏嫁到老张家唯一的收获就是这个收养来的孩子。
她吃过了早饭,收拾好桌子,就出门借磨盘顺便打听虾酱的事情。
宋氏忙活完院子里的活计,就开始收拾白菜。去老叶,扔烂菜邦子,再放清水里清洗。张四娘则在旁边的水盆里清洗着胡萝卜、青萝卜、等洗好了,这些还要连同葱、姜一起切成丝儿。
母女两人在小院里忙活着。
吊水桥上走来了几个人,大郎带着元娘、二娘找上门来了。
“哟,大郎哥,大姐、二姐,你们咋都来了?”张四娘听到他们隔着院墙喊她,忙放下手里的活,扬声问道。
宋氏见他们来了,心里咯噔一下,不知他们是张家派来的,还是自己要来的。不好不让他们进门,只得起身拉开院门,招呼他们进来,几人开口还是亲热地叫着她:“婶子。”
宋氏脸上讪讪地,含糊不清地应了一声,就又低头干手里的活。
大郎与元娘都是很能体会宋氏的心境的,元娘就道这次是来看看妹子的。
说着,从二娘的手里接过一个不大的篮子,里面装了一些米面。
宋氏见了,脸色一变,“呀,这可怎么使得。你们快拿回去。”
米面不多,一斤大米,两斤白面。但对庄户人家来说,吃这些就可以当过年了。
“你们拿这些,咱爷知道不啊?”张四娘问道,她倒不在意这些东西,既然大郎他们能拿得出来,就说明老爷子是点过头的。
大郎就笑了,“这是咱爷让我们拿过来的。”
“行,那你们就替我和我娘谢谢他老人家。不过呢,这以后就别往这里拿东西了。不管咱吃好吃差的,咱们也不会饿着肚子。就让他老人家放心吧。自己个儿保重好身子,比啥都强,娘,你说是吧?”
张四娘抢在宋氏答话之前先把话说了,末了还问了她一句。
“对,就是这个话儿。你们可再往这送东西了。”宋氏点头,既然已经离开了那个家,就再也没有什么瓜葛了,她怎能再接受老爷子的馈赠。
元娘就与大郎对视一眼,只得点头应下。
二娘早就跑到四娘的水盆子旁边,指着洗好的萝卜问这又要整啥吃的。
张四娘并不背着大房一家人,现在二娘身边没了三娘在,也很少能再起什么妖娥子了。所以就实言相告,准备做辣白菜。
大郎听张四娘做辣白菜,心里就有数了。这定是与得月楼做买卖了。从前他们在一起做酸梅汤时,是极忌讳有外人知道方子,这辣白菜闻所未闻,又是个新奇的菜式,准定不能让外人知晓。
他立即叫二娘回来,说家里还有旁的事,就先回去了。
元娘却是不舍得走,有好多心里话要对四娘说,见大哥离意已定,马上也想到了那一层,就也跟着告辞,说改天再来看她。
张四娘替宋氏送兄妹三人来了院门前,元娘就拉住了四娘的手,开始抹眼泪。
张四娘心叹,不管怎样,与大房的人还算结下了交情了。
大郎与三娘站得远些,让她姐妹俩好好说会儿话。
张四娘劝慰了她一番,又托元娘帮她约张义光相见。
“你找他做什么?”元娘满脸疑惑。
张四娘道:“昨儿走的时候,爷把娘与他的婚书撕了。可这合离文书还没签,若是合离的话,不是还得按手印,双方各执一份,才算是正式合离嘛。我想找他把合离书写了。”
元娘有些为难,三房的事情,昨晚听何氏两口子在炕上叨咕了大半宿,无不为宋氏惋惜。何氏觉得宋氏可怜,如果能有儿子傍身,也不会落得今日这步田地,又骂老三没良心。而张义忠却是担心刘寡妇进门的事情,他觉得宋氏虽好但无子合离了也没有什么不对,但若说让一个寡妇进门,他心里还是挺犯膈应的。后来,又说老爷子不让老三写合离书,那宋氏回娘家又算是怎么回事?!这十里八村的,别的消息还差,但这等事情却是传得极快,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这对张家、宋家都没好处。
元娘就把昨晚听到爹娘的对话挑重点讲给四娘听了,见四娘皱眉,她宽慰道:“四娘,咱们都不想你和你母亲走。如果爷不让那刘寡妇进门,你们就还回来吧。”
四娘苦笑,摇了摇头:“大姐,我知道你们的好意。可事情绝非你想得这么简单。如果爷昨天斩钉截铁地就不让刘寡妇进门,我还有抱点希望。可他没有,这是其一。我那酗酒的老爹,十年来对我娘如何,你们各房人心里都清楚。他到外面搞大了别的女人的肚子,这事儿搁哪个女人身上能容?反正我不能容,我也不允许我娘去容。这是其二。现在看来,我娘确实无子,留在老张家总归要矮人一分。这是其三。这三点,都足以让我们下定合离之心。你说,我们还能回去吗?不能了,就算能,也不回去!至于说爷不让他写合离书,那是爷自己的事情,还管不到我们身上。你以为他不就想写合离书,早点给那寡妇一个名分?呵呵……”
张四娘冷笑了两声,“合离的事儿……正合他意,他岂能有不写的道理。即使他不想写,他也必须得写,一定得写!他敢拿着这事儿拖着我娘,我就敢让他好看!你只要给我带个话儿,其他的事情,你不要插手了。妹子从未求过你什么,你要是觉得能帮,你就帮。不能帮,现在就给我一个准话,我也绝对不会为难你!”
元娘见张四娘肃着一张脸,这是从未在她脸上看过的,一种极慑人的神情。她不由自主地点了点头,“妹子对我们一直照顾有加,何苦用这个求字。你只要用得着姐姐的,你只管言语。”
张四娘微微一笑,“大姐,这事儿我可就托付给你了。别的人,就不用知道了。”
元娘自是明白她的意思,郑重道:“你放心。”
张四娘刚回到院子,宋氏就把她拉进了屋子里,“四娘,你和元娘的话,娘都听到了。”
“嗯,这事儿,我也没打算瞒你啊。只是昨天那种情况下,让他写合离书也是不可能的。我正想着怎么见见张义光,正巧今天元娘他们来了。”张四娘对张义光连爹都懒得叫一声了。
“这个我自然知道,我糊涂,你姥娘可不糊涂。她原打算选个日子正式求里长一同过去要合离书。你今天私下里要了,若能要来也就罢了。若是要不来,少不得还要再走一趟。”
张四娘扑哧一声笑了,“娘,你可不是糊涂人。你就是太软弱了,任他们欺负在头上拉屎,你也不敢吭一声。私下里要来不是更好嘛,就照我爷那脾气与打算,这合离书,别说里长出面要,就算知县大人出面也怕是难。”
“你爷他……也是为了我好……”宋氏红了眼睛,抹眼泪,想到自打嫁到张家,张老爷子的确对他不错。
张四娘听了,暗里直叹气,刚夸她不是糊涂人,怎么马上就糊涂上了。可嘴上去不能这样打击她,宋氏这样的女人,是要靠激励的,“娘,你说这话可要想好了,他是为了你好,还是为了他自己好?”
张四娘停顿了下,让她自己慢慢想,然后接着道:“若他为了你好,怎么会让刘寡妇进门?就算她作了妾,把孩子寄养到你名下,可未来独守空房的你又算是什么?娘,昨天为什么哭?难道与这一点都没关系?你就不委屈?爷如果真的为了你好,真把你当亲闺女疼,张义光出了这档子事后,他就该放你走,让你过自己想过的日子。栓着你有什么用?呵呵……不对,对你没用,对他可有用。这刘寡妇进门,是早晚的事情,他不过想借此牵制她罢了。爷是老张家的一家之主,他说上句说得习惯了。刘寡妇用什么手段进的门,他用脑子想也想得出来,他就不惧这种角色的人物?我可不信!所以,娘,咱何必在那里给人当枪使?!我说了这么多,希望你要好好想想,谁才是真心对你好的人。真心对你好的人,从来不会只用嘴说的,只会用行动证明自己。真心对你好的人,也不会把你困在牢笼里不给你自由的。”
张四娘一口气说了这么多,也累了。她希望宋氏能听得进去她的话,哪怕只有一半也好。有人曾说,性格决定命运!软弱的人不试着改变自己,使自己变得坚强,那她的命运也不会太好!
宋王氏回来的时候,宋氏母女已经收拾好心情,正在院子里忙活。
辅料都准备好了,就开始正式腌制。张四娘默想了一下制作方法,然后一步一步指导两人。
第一步,就是将洗干净的白菜中间剖开,撒上一层盐放进缸里,上面用重石压住,两天后取出待用。
第二步,青萝卜、胡萝卜、大葱、生姜切丝,大蒜捣成泥,香菜切沫。然后将萝卜丝放入盆中,撒少许盐,稍腌渍一会儿后拌入辣椒粉、虾酱、香菜沫、苹果肉沫、梨肉沫、蒜、姜调成馅状,作为腌辣白菜的调料。
第三步,将调料均匀地抹在白菜上,装进小坛里,上盖一层白菜邦,坛口用油纸密封住,放在阴凉处,隔三天加一次淡盐水,这样过上半个月后开坛即可食用了。
宋氏听了,咂舌道:“半个月啊,可都赶上腌糖蒜的日子了。”
宋王氏不以为然,“那怎么的也比腌酸菜的日子少。四娘,虾酱的事情我问过了,这村子里二百来户人,不过有四十人家有。咱要是开口要,也不回事儿,多少也得给点钱。还有那果子能用白糖替换不?”
张四娘暗赞宋王氏的头脑灵活,一点也不死板。可做吃的东西,尤其是要以此为生的,就绝不能糊弄。就像做酸梅汤不能多加水是一个道理。
“虾酱、苹果、梨、这三样正是做辣白菜的关键。白糖过甜还没有果香味,远不如苹果、梨的清甜。做出来的味道一吃就是两个味。这三样,再加上白菜,咱家存货不够就得进了。”
户庄人家秋天里都会存一些白菜留着过冬吃,存放得好的话一直能吃到来年春天。每家每户少说都能有个千八百斤的白菜。像宋王氏这样寡居的,也能存个五百来斤。有种多的自家吃不了的,就会拉到镇上去卖钱,所以说,在西山村里买白菜也不件难事。万一不够,周围几个村子走一圈,也能买万八千斤的。
“大白菜好说。水果嘛,旋子村的果树多,从他们村子进肯定比这附近村子便宜。咱先打听个价,算算本钱多少。心里也好有个数。”
宋王氏道:“虾酱村子里卖一文钱四斤,我要去多买点,能讲到一文钱五斤。”
宋氏道:“旋子村的果树我听人说苹果、梨都是一文钱八斤。”
“虾酱我不太了解,可我觉得娘说的那水果,就还有可讲价的余地。咱要买不能买八斤,至少得百十来斤,讲讲看,如果能压到一文钱十斤最好。”张四娘沉吟道,“旋子村我就亲自去一趟。”
宋王氏不禁有些为难,“我这身份也只能在西山村子里走动,去别的村子却是不能够。你母亲她刚出这了等事,最好也是少出门。你一个小孩子家家的出去,我也不放心你去。要不,你先别急再等等,我托人去旋子村问问价、”
张四娘摇头,“姥娘,你和娘谁也不用陪我。我都想好了,反正入冬了庄稼地里也没有活计,我打算让大郎,元娘,二娘他们也过来帮忙。不白帮,到时给他们算工钱好了。这样,他们也是一项收入不是?”
宋王氏笑道,“你这辣白菜还没腌好,卖家也没找好,就先把这雇人的事情想好了。”
张四娘嘿嘿一笑,“姥娘,我对自己可有信心了。这买卖啊,八、九不离十。你就瞧好吧。”
冬月一到,十一月初七那天节气正是大雪。
那天半夜,果然扬扬洒洒地下了一场大雪。到了第二天早上,也没能停下来。北风刮得一阵紧似一阵。
宋王氏在炕上给张四娘做棉袍子,宋氏将一早去外面捡拾的柴禾放在灶间后,抱了坛子进屋。
“来,快看看你做的辣白菜。算日子,今天正好半个月。”宋氏说着,就掀开了油纸,用筷子挑了一片白菜叶喂进张四娘嘴里,“咋样,是你说的那个味儿不?”
凉丝丝的入嘴,有些冰牙,在嘴里含暖了再嚼……张四娘笑得眉眼弯弯,“好吃,就是这个味儿,姥娘,娘,你们也尝尝。”
两人也都各挑了一点菜叶尝了,都说好吃。
“好吃是好吃,可天头冷了,做辣白菜就辛苦多了。”张四娘犯愁,这大冬天里动手洗东西最难受了,如果烧热水,还浪费柴禾。现在家里的柴禾也不够,都靠宋氏一早去山上拾柴,这太辛苦了。家里没个男人在,这日子就艰难得多。
仅从这一点上,张四娘就特敬佩宋王氏,一个人守寡多年,也不知道是怎么熬过这冬天的。
“这你愁啥,想赚钱还不想吃苦,天下哪有这么好的事儿。”这一点,宋王氏倒是想得开,庄户人家吃苦都吃惯了,这都不算是啥事了。
宋氏道:“四娘,你就别担心我和你姥娘了。等熬过冬天,咱这日子也就能过起来了。”
宋王氏母女对张四娘是真好。四娘原说要独自去旋子村,到底是被宋王氏给拦住了,劝她不急这一时,非要等辣白菜腌好了,再让她去。实际上,她私自下里已求了人去旋子村打听了,昨天那人回来告诉她最后订的价还真是一文钱十斤。对方还说,只要订的量大,不用去买,人家亲自送货上门。还把这运费省了下来。
如今瞧了这辣白菜好吃,宋王氏对这笔买卖的信心更足了。她盼着得月楼能来信儿,如果能订下张四娘嘴里说的那个叫合约的纸片片,就能有银子赚钱了。从某种意义上说,宋王氏坚强的性格也造就了她乐观的生活态度,在一些事情上,她比宋氏要想得开,也看得开。
这时,就听有人敲院门。
这大雪天的,不知会是谁上门。
宋王氏让两人在屋子里待着,不用出来。她亲自下地开门去,一股冷风卷着雪花飞进了屋子里。
张四娘忙将一床薄棉被裹在了身上,这里的气候四季分明。冬天是真的冷啊!
宋氏将坛子重新收好。就听踩着积雪的脚步声,由远及近。
“四娘,元娘、大郎来看你了。”宋王氏掀了棉帘子里来,后面果真跟着他们二人,“大郎这孩子,还背来了一大捆柴禾,这大雪天的,真是难为孩子想得周到。来,别愣着,上炕暖和坐着。”
元娘和大郎拍了身上的雪,道了声谢,就脱了鞋上炕坐了。
宋氏见两个孩子的鞋都沾了雪,忙拿了去灶间里烤干鞋子。
宋王氏拿了果匣子来招待,又给两人倒了热水。
像是怕孩子们拘束似的,略陪着坐坐,就去灶间陪宋氏了。
“这雪天的,你们还来干啥啊?”张四娘亲热地拉了元娘的手,让她往炕头里坐,那里暖和。
元娘嘟着嘴,“家里头整天闹腾,我和大郎哥不想听,就找了借口出来看你。”
自从上次让元娘帮着带话给张义光后,张义光第二天夜里,就到了宋王氏的家里头。他很痛快,白天里找了二郎帮他,二郎起先不肯帮忙,他懒得管家里这些事儿,后来见他掏了钱出来,才勉强同意,一式两份的合离书,一挥而就。宋氏与张义光两人各自在合离书上按了手印,这就正式合离了。
当然张义光在按手印之前,提了一个条件,就是合离之事,只有他们两人知晓,各自以合离书为证。
张四娘自然知道张义光担心什么,无非是怕张老爷子因此不饶他。毕竟,他没有分家,吃用都在公中,指着老爷子。
张四娘却不干,“你若想瞒着,那是你自己的事情。瞒不住也怪不到我们头上。我们想说就说,哪用得着你来对我们指手划脚的。”
张义光知道四娘的厉害,不敢争论。在宋氏送他出门的时候,又软言相求,说能瞒一时是一时,他会记着她的好。宋氏心软,点头同意。这事儿,张四娘却是一点也不知。
“哟,这回是谁闹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