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中有九九八十难,唐僧师徒终成正果,今天《剑尖上的国术》我们也写到了九九八十一章,形意剑十二形剑还没有写完,看来内家剑法比西天取经要难多了,呵呵,搞笑下而已,下面介绍一位剑法大师——渔阳老人。
吴殳在《手臂录》中写道:渔阳老人教余剑术,且曰:“此技世已久绝,君得之,慎勿轻传于人。”余恐此技终至不传,又顾念老人之语,故不著说而做诀焉。
长兵柄以木
短兵柄以臂
长兵进退手已神
短兵进退须足利
足如脱兔身如风
三尺坐使丈八废
余擅梨花三十年
五十衰迟遇剑仙
剑术三门左右中
右虎中蛇左曰龙
手前身后现刀势
侧身左进龙门亟
身前手后隐刀势
侧身右进虎门易
二势用手身诱之
彼取我身手出奇
黠者奇正亦能识
舍身取手主击客
我退我手近我身
左翻右跃如狮掷
虎跃不入龙
龙翻不入虎
虎翻虎跃皆蛇行
直进当胸不可阻
左右进退有虚实
六法相生百奇出
彼退我乃进
彼退有奇伏盗墓
彼进我亦进
彼进乃穷蹙
扑身枪尖迫使发
死里得生做铁屋
当以我矛陷我剑
矛多虚奇剑实战
当其决命争首时
剑短矛长皆不见
自笑学兵已白头
初识囊中三尺练
这首《剑诀》出自《手臂录》,我在前文说过作者是吴殳。
吴殳,又名吴乔,字修龄,本江苏太仓人,早年入赘到昆山,遂占籍昆山。生于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死于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得年85岁。吴殳是明朝灭亡后坚守志节的遗民,虽然年寿很高,又“高才博学”,但一生设有任何功名仕履可述,经常过着寄人篱下的清苦生活。他学术上没有什么家学传承,学识主要得自“于书无所不窥”。但一生游踪甚广,多次往返于南北之间,与顺治、康熙年间的文坛人物多有交往,经历和学术活动都十分复杂。清人有人说吴殳是一个“奇人”。《手臂录》可以说是作者最著名的作品。
吴殳在知天命之年,遇到了渔阳老人,见到了渔阳老人精妙绝伦的剑术,为了信守对老人的承诺,作者没有把这剑术写出来,让后人看到,真是习武之人一大憾事也。
作为一个练习内家剑法的人,该知道吴殳这个名字,知道这位古代伟大的技击家,也该知道渔阳老人的名字,在这里就算是我给这两个人做个广告吧,在武术史上吴殳是占有一定地位的,作为喜欢内家拳剑的我们该知道这两个名字,同时我也希望,诸君能够静下心来读读这本《手臂录》,我相信诸君会有收获的。
在书中可以看出,吴殳对渔阳老人的剑法是衷心的钦佩,但是渔阳老人有不可妄自传人的要求,所以渔阳老人的剑法没有收录进来,只收录了剑诀,这个剑诀写的非常好,吴殳怕后人理解偏颇,特地在书中又写了一篇《后剑诀》,这两篇剑诀前后辉映,当能启迪我等后学,在这个章节中,我把《后剑诀》也抄了下来,
《后剑诀》
剑器轻清,其用大与刀异,剑诀实有所隐,恐古人之心,终致淹没,故又作后剑诀一绝,微露之。
剑术真传不易传
直行直用是幽元
若为砍(石斤)如刀法
笑杀渔阳老剑仙
这个括号内的“石”和“斤”是一个字,在我输入法中找不到,我就这样打了出来,相信诸君能看懂,在古书中的字打不出来的时候,最好能在章节中说明一下,这样才能避免以讹传讹贻误后人,先从我做起吧。
作为我辈后学,我不敢妄自评点前辈的东西,我只是站在形意剑的角度上,说一点自己粗浅的理解,拟帮助诸君理解渔阳老人的剑诀。
有句话叫“有人群的地方就有左、中、右”,在武术中敌人出现的同时,左中右就同时出现了,渔阳老人用龙虎蛇三种动物来代替,老百姓都知道这句话,左青龙右白虎,渔阳老人字在中间加了腾蛇,形成了剑诀中的左中右。
左为青龙右为白虎中有腾蛇,我持剑在前,这是有“现刀”的意思,亮剑进左直逼龙门,如果我是玩“藏刀式,把剑藏于身后,那就是要走虎门玩右侧进攻了,当然我说的这些都是字面上的意思,有很多内里的东西值得我们进一步去思索。
在《剑诀》中第一句,就鲜明的指出了长兵柄以木,短兵柄以臂,这是长短兵器的大区别,从这句诀窍来看,渔阳老人是深谙剑术三昧的,不是剑术的高手,说不出这样的话,也不会有这么精辟的认识。
长兵器靠手的动作,发挥兵器的优势,短兵器就不能这样玩了,短兵要靠步伐的灵活,这也是剑诀中的原话“足利”,进退有据才是短兵的“神”,形意剑的功夫出自足下,其实形意拳的功夫也在足下,我不止一次的用坦克的履带举例子,坦克撞倒围墙捣穿墙壁,实乃履带之功也。形意剑的这些道理和剑诀中的许多说法暗合,有心的诸君可以细加思索认真比较,当能拨开迷雾见青天!
作者写道,我这个人练功夫到知天命之年,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有五十岁了,竟然碰到了渔阳老人这位“剑仙”,作者本身就是一代功夫大师,在吴殳的《剑诀》原文中说道:“余擅梨花三十年,五十衰迟遇剑仙”。在一代技击高手的口中,将渔阳老人尊称为“剑仙”,可见这位老人的剑法,定有过人之处,定有绝对的神妙,否则作者不会用“剑仙”称呼的。
自小就被长辈叮嘱,在练习兵器的时候,绝对不能“以刀做剑”,也不能“以剑做刀”,那时候岁数小,对这些东西似懂非懂,但是刀剑不能混练从小时候就知道了,我们看《后剑诀》,特别的指出,刀与剑的区别,我个人认为,刀与剑是有大区别的,虽然都是短兵,但是练法用法差别太大了。其实《后剑诀》的主题思想,就是刀剑分开不能混淆。
形意剑法中正仁和奇正相生,是世间不可多得的剑法,如今这路剑法传世已经不多,会的人很少了,因此我才要把这路剑法完整的记叙下来,不能断绝在我们手中。如果《手臂录》中能完整的把渔阳老人的剑法记录下来留给后人,那该有多好,一言至此不胜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