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班么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从恢复高考开始 > 第四百四十四章 三针

第四百四十四章 三针(1 / 1)

常不为点点头答道:“是啊,请问你有什么不舒服吗?”

这个人说道:“我到是没有什么不舒服,是我妈,我妈有半个多月了,不知道怎么回事就开始打嗝,就是一直打一直打,挺多的办法都试过了,吓唬啊,喝凉水啊,憋气啥的都试了,都不好使,你说又不是啥大病,上县城又不值当的,可是,这嗝打的我妈是真的难受啊,所以我就来问问您能不能治?”

常不为说:“我没看到你妈的具体情况,也不敢说就一定能治还是不能治,你最好让你妈过来,我好好给她看看好不好?”

“哦,好的,我妈妈已经来了。”

说着,一个五十上下的女人走了进来,一边走,一边还打嗝。

常不为知道,这个打嗝是人的膈肌痉挛造成的,一般人打个三五天也就好了,像这个女人打这么长时间的还是很少见的。

女人坐在了就诊凳子上,把胳膊放在办公桌上,常不为用三根手指搭在这个女人的手腕上,阿赖耶识一下子就探查到了女人的隔肌。

所谓的痉挛,就是老百姓所说的“抽筋”,这个肌肉抽筋那是很难受的,特别是这种“不由自主”的抽搐,那么大的一块肌肉不停的抽搐,难受程度可想而知。

这个打嗝呢,其实也不单纯粹的是“隔肌”的问题,和中医所说的“三焦经”也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因为“三焦,主一身之别气”,而打嗝,则又是气逆造成的表象,所以,调理“三焦经”,用“玄门三针”针刺“胃痛穴”。

常不为探查清楚之后,马上开始治疗:首先常不为使用重手法按揉女人两只胳膊上臂的外侧中线的“三焦经”,以疏通经络堵塞的现象;然后,用毫针针刺“玄门三针”的“胃疼穴”。

当常不为重重的按揉这个女人的三焦经的时候,这女人痛不可言!

但是,胸中一股积气却顺势而消,没有了逆气,那个“嗝”也就不存在了。

为了彻底的疏缓这个女人的隔肌那种不由自主的抽搐,常不为用毫针迅速的扎在了这个女人的“胃疼穴”上。

歌云:胃痛穴位下颌旁,男左女右取之良,消炎止痛三叉经,胃炎痉挛与溃疡,晕车晕船与痛经,消化不良服为尚。

瞬间,这个女人心胸一片开朗,什么膈肌痉挛,什么打嗝,一切都已化为乌有,没了,好了!就是这么神奇!

张大夫带了五六个人来找常不为,说是要学习“玄门三针”和“诊脉”。

常不为说:“这个“玄门三针”可以学,也很快就能够学会,这个“诊脉”呢,我本身也是不太精,另外也不是一天半天就能教会的,所以,这一次咱们就专心致志的学习“玄门三针”好不好?”

说学就学,张大夫他们把会议室收拾收拾,正好还有黑板,常不为就开始教这几个学习“玄门三针”。

当然了,教这些人不能像陆老师教常不为那样,因为时间不多,所以常不为是另一种教法:先是让这些人熟记“玄门三针”的38个穴位和作用,基本上就是背熟那个“歌诀”。

因为背“歌诀”比较枯燥,所以常不为就结合实际来进行针刺的教学。

比如这几个人中谁有什么小毛病,就现场一边背诵“歌诀”,一边演示针法,讲“针感”。

这样,大家又不觉得枯燥无味,又领会了针刺的操作,反过来促进了“背歌诀”的积极性。

常不为在这个小乡镇卫生院连续治好了几个病人之后,乡镇上一下子就传开了:

说是乡镇卫生院来了一个“神医”,不管什么病,扎一针就好!说人家就“摸摸脉”,就说出你的病情,丝毫不差……

这个世界上,传播最快的,不是媒体,而是人的嘴,媒体传播,有的人听了就像是耳旁风,吹过拉倒。

但是,人的口碑相传,那是几何倍数的增长啊!要不然后世出现的“传销”,从来没有在任何媒体上做过广告,但是却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这就是口碑的力量。

口碑当然非常有力量了,这个偏僻的乡镇突然来了这么个“神医”,而且还没有和县卫生局打招呼,直接就在下面开展工作了,很快的就引起了县城里的注意,你当人家县里的卫生局都是吃干饭的呀?

人家对下面的各个乡镇的卫生院动态那也是随时随地的掌握着的,你别看没人愿意到这个偏僻的地方来当医生,可是,现在,就有人主动到这里来“工作”了。

县城卫生局医政科主管各个乡镇卫生院工作的同志这就来“视察”了。

来“视察”的卫生局医务科的工作人员姓毕,叫毕万喜,也是一个早年医学院的毕业生,医学院和医科大学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医科大学是属于本科大学,而医学院则是专科大学。

这个年代,正规医学院校的毕业生那还是非常少的,就算是县级医院的医生也不都是正规医学院校毕业的。

有很多都是自己县里的“卫生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然后经过若干年的实践锻炼,慢慢的成长为十分有经验的医生。

所以像毕万喜这样正规医学院校毕业的人才,当然就会很快就被提拔到了县里卫生局做管理工作了。

毕万喜当初也是农村考出去的学生,所以对农村的状况是非常的了解,他也知道农村非常的缺医少药。

前些年虽然培养了大量的“乡村医生”,但是,这些“乡村医生”由于培训的时间短,对整个医学的学习肯定是非常的不全面不系统,所以,在农村的医疗工作中,真的还不足以应付日常的治疗工作。

毕万喜也知道,虽然农村也有极少数的“家传”的中医,但是,由于政策上的原因和药材上的局限性,也真的是限制了这类中医的发展的。

另外,这样“家传”的中医都是口口相传,爹教儿子,甚至是“传子不传女”的意识非常的严重,所以这些“家传”的中医基本上是满足不了农村对医生的需求的。

所以,毕万喜也一直都在琢磨怎么能够尽快的打开农村这种缺医少药的现状,怎么能够尽快的改善农村的广大农民的看病难的问题。

最新小说: 从木叶开始的宇智波琴川 谍海偷天 穿越从语文书开始 炮灰王妃今天洗白了吗 开局签到西游送太乙真人 九零福运小俏媳 团宠小祖宗九百岁 八零好福妻 成为反派得不到的黑月光 我靠着茶里茶气嫁给了豪门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