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狐少爷这边是完事儿了,那个穿警服的人也走了,但是,还剩下几个白帕缠头的汉子没走。
其中一个看起来有四十岁上下的汉子抱拳说道:“二位,刚才令狐少爷的事情都已经清楚了,也算是我们的兄弟不明就里,多管闲事。”
“不过,这位小姐出手也忒狠点了吧?谁还没有个犯错的时候呢,是不是啊?略加惩戒我们也就不说啥了,这把我们兄弟的半边牙床都打碎了就有点说不过去了。还请这位同志开解开解我才好。”
常不为面色一沉,一股煞气由然而出,周围的空气都为之一寒,剩下的这几个人不由得便激灵灵打了个冷战。
“你想如何开解?划出道来便是。”
“哈,这位同志,不是我想如何,而是道理如何,这世上断没有仗义执言反被打了的道理,就算是大门大派也不能仗势欺人不是?如果两位就是这么不说理的话,我们还真不介意找一个能够说理的地方。”
这家伙的语气里明显的带出来了威胁的口气。
常不为倒是觉着这事儿透着蹊跷,本来不大一件小事,看这个青埂峰的意思这是要借机生事啊!
常不为从来都不相信那些什么“偶然”,什么“巧合”,一切偶然、巧合的背后都是精心设计好的必然。
看着这几个青埂峰的家伙有恃无恐的样子,常不为仔细的梳理一下头绪。
按道理说唐门大小姐回到了门派的势力范围,绝不应该出现这样事情,一件小的不能再小事情,却一而再再而三的被提及涉及“门派”的概念,常不为觉着,这几个青埂峰的家伙,绝非为了眼前这点小事而纠缠不休,恐怕是有着更深更远的意思。
思路一闪而过,常不为想通了其中的关窍,便推波助澜的说道:“嗯哦?不畏强势,急公好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这么说你们倒是一片好心了?你们也都是好人了?”
“好心不敢说是,好人更不敢说作,在下不过是讨要一个道理罢了。”
“哈哈!道理?什么是道理?江湖上什么时候讲道理了?江湖的道理就是拳头,拳头大就是道理,知道不?刚才我们大小姐早就告诉你们了,有招想去、没招死去!滚!”
常不为面露杀机,面沉似水。
几个青埂峰的家伙被常不为的气势惊得倒退了几步。
这时候,酒店楼上走下来几个人,其中一个西装革履,正色庄容。
一行人来到常不为这桌近前,那个正色庄容的人开口说道:“不好意思不好意思,各位在本店用餐受到了惊扰,是本店服务不好,几位,能不能看本店的薄面,咱们就此揭过今天这件事情?”
然后这人向白帕缠头的几个人说:“刚才那位兄弟的一切费用,都由本店负责,一切开销只管找我便是。”
这个人转身又对常不为和唐金萍说道:“两位今天的餐单全免,我想两位也不会因为这一点点小事儿会和这几位过意不去吧?”
常不为一看,这个和事佬不错,瞅准了时机,看准了事情的症结所在,几句话就烟消云散了,真是拿捏得恰到好处诶。
常不为也不矫情,站起身来,双手抱拳略略一揖:“该是我们说不好意思的,贵店既然大仁大义,那我们就汗颜告辞了,多谢多谢!”
常不为说罢,拎起行李冲唐金萍一摆头,朝那个酒店的领导点头颔首,转身走了。
唐金萍白了一眼常不为,背起背囊,也不说话,拿眼横了横几个白帕缠头的家伙,跟着常不为走出了酒店。
常不为和唐金萍走了不远,就在“诸葛茅庐”的对面,找了一家旅馆住下。
常不为在房间里泡好了茶,估计唐金萍已经洗好了澡,这才端着茶杯敲开唐金萍的房间。
“丫头,你不觉着今天的事情里面透着诡谲吗?”
“嗯嗯,常哥,当时我倒是没想那么多,不过过后仔细想想,还真不是那么回事!按说我们唐门和他们青埂峰也没什么过节呀,怎么今天这几个青埂峰的家伙就是咬死了唐门这口呢?”
常不为递给唐金萍茶杯,自己也端起来喝了几口。
“丫头,我看这几个家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啊,别看他们口口声声的咬着唐门唐门的,其实,他们一定另有所图。”
唐金萍喝了几口茶:“常哥,你说他们另有所图,那他们可图的什么呢?”
“不知道。反正我就是觉着这几个青埂峰的家伙鬼头蛤蟆眼的贼眼乱转,心口不一的顺嘴胡嘞嘞,丫头,要不然咱们就探探他们的海底?”
唐金萍那是只怕事小、不怕事大、就怕没事的人,一听常不为存了这样的心思马上就高兴了。
“好啊好啊!常哥,怎么探?”
常不为的心里,确实是觉着奇怪,因为那个令狐少爷的出现可以说是偶然,只要有唐金萍这个祸水在,无论走到哪儿,肯定就是惹祸的根苗,所以,令狐少爷那是精虫上脑,这个不奇怪。
奇怪就奇怪在“仗义执言,拔刀相助”的这些青埂峰汉子的身上了。
而且,前面的那个青埂峰汉子和后面这几个青埂峰汉子的目的好像是完全的不一样,前面那个青埂峰汉子出现的意义在于令狐少爷,而后面的这几个青埂峰汉子的出现则意在酒店。
不对,而是意在那个酒店后来出现的话事人。
常不为决定,从那个令狐少爷和那个酒店的话事人入手进行调查。
唐金萍就负责调查这个诸葛茅庐酒店的话事人,常不为则去调查那个令狐少爷。
巴渝市历史悠久,城市地位奇特,说它地位奇特,第一是由于巴渝市地理位置深入华夏腹地,处于崇山峻岭之中,是一座天下闻名的山城。
地理位置决定了这个城市既不能像三镇市那样成为华夏重要的交通枢纽,也不能像天府市那样成为一省之都。
所以,巴渝市就这样形成了它的第二个奇特之处,这座城市曾经在抗战时期作为常凯申的“陪都”,是整个囻党囻军抗战的大后方。
这还不算,新华夏建国后,也把这里作为全国工业备战的大后方,当时最着名的战备“大三线”建设,就是以巴渝市为中心展开的,这里前前后后一共有全国各地内迁的三线职工二十七万余人,占巴渝市当时企业职工的四分之一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