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虽然不愿意进攻自己的老长官,宁肯把察哈尔让给冯玉想,自己到西山休养,也不愿意按南京的指示去打冯玉想,还警告准备打的庞炳勋。但他从这时候起就再也不想回冯玉想麾下了,从此再也没有听从冯的命令。不过在私人感情上,他还是倾向于冯的,每个月都送给冯五千大洋。
但宋哲元的抗日态度却慢慢的变化了,这其中老江也有责任。我们前面说的“张北事件”实际上发生过两次,我们说的是第二次。这个第二次南京为了让日本人消气,就把宋哲元免职了。宋哲元大骂:“谁再相信江结時抗日,谁就是傻瓜混蛋!”可以说这应当是宋哲元态度转化的重要转折点。
从此以后,29军进驻平津,宋哲元一是受南京的不抵抗政策所激,二是受29军实际利益所拖,慢慢的就滑向钦日的泥坑。实际上张自忠在天津对杨才声所说的,恰恰是宋哲元这几年所持的态度,就是利用日本发展经济。现在老江特别担心的,就是很明显日本人现在已经等不及了,想要挑起事端。如果宋哲元还是持这个态度,那就有可能中了日本人的计策,部队疏于戒备,被人家突袭打垮。
杨才声在平津一带所看到的,恰恰是委座最担心的局面。杨才声见秦德纯也好、张自忠也好、冯治安也好,主要还是摸底,实际上关键还在宋哲元身上。别看29军的几大军头内斗很激烈,但宋哲元可以说是定海神针。他只要出面作出决定,其他人还是会服从(不管内心怎么想)。现在从张自忠身上,杨才声就可以感觉到宋哲元的态度,因此心焦如焚。
但再急也不能轻车简从的疾行,因为冯治安坚决不同意。民国时期匪股多如牛毛,只要一出大城市,到处都是匪。便装可以骗日本人,但没法躲过土匪。冯治安坚持派了一个连,乘坐将近十辆大卡车,浩浩荡荡的到了乐陵。
宋哲元的家,就在乐陵县城跟前的赵洪都村。以前宋家特别穷,住的是几间草房,宋哲元发达之后才盖起了几间砖房。远远的看着这个简朴的小院,杨才声不由得想起自己的老长官冯玉想。
冯玉想总是不能笼络住自己的部下,很多人把原因归结为冯的善变,实际上杨才声觉得这样说根本不准确。民国时期军阀混战,部队就是一切,茅则冬说的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实际上说的就是这种局面。当时大部分军阀靠什么来笼络住部下呢,基本就是江结時那一套,以钱、权为核心。
那个年代官兵的思想就是当兵吃粮,士兵关心的就是吃饱穿暖,军官则要钱和权势。但是冯老总统统不给,他自己带头艰苦朴素,对手下也是从严要求。宋哲元都当上团长了,迟到几分钟,还被冯老总打了军棍。冯玉想虽然非常向往革命,但他文化太低,不懂高深的革命道理,所以基本上还是用封建的那一套来带兵。动不动就是军棍,甚至罚跪都是经常的。
韩复榘后来跟人说,我跟了冯玉想十几年,他就请我们吃过一顿饭。吃完饭他还掏出一块大洋把自己那份的帐付上,我们只得纷纷掏钱付自己的饭钱。实际上冯玉想这样做,没办法笼络住这些大将,因为当时就是那样一种风气。冯玉想想独善其身、刹住这股贪腐歪风,就有点不合时宜。他又没有共产党的那一套办法通过思想教育来做到这一点,所以部下就纷纷离心。
宋哲元进入平津之后,吸取了冯老总的教训,就开始放任手下。29军的几个军头,张自忠跟赵登禹都抽大烟,刘汝明甚至在察哈尔卖押片。这要是在冯玉想军中,杀几回头都够了,但宋哲元都装看不见。这样人倒是笼络住了,问题是军官们的战斗意志一降再降,真的有事怎么办,杨才声心中只是叹气。
不光如此,宋哲元本人原来极为简朴,这一点深得冯玉想的喜爱。但进入平津之后,宋哲元也一天天的变了。他原来不怎么打牌,现在动不动就召集人打麻将,而且打得很大。说赏部下动不动就是一两万,而且还赠与北平的洋房。
宋哲元回乡,实际上各大办事机构都跟着,电台也24小时开机。宋哲元只是想摆脱日本人无时无刻的纠缠,这个冀察的事情,他还是放不开的。也没办法放开,只要他还是冀察政务委员会的委员长,他就是最后责任人。
看到车队抵达,宋哲元的副官迎出来将杨才声让进宋家。宋哲元穿着一身家居服装,忙上来敬礼口称杨总一路辛苦了。他早就接到冯治安的电文,知道杨才声要亲自来他家里。
宋哲元一脸病容。他因为躲避火车相撞跳车摔伤了腰,而且因为本身就有严重的高血压所以形成了极难治愈的高血压肾病,所以时常腰痛不能行走。杨才声问了他最近的病情,宋哲元说自己总是不能认真服药,近日血压经常在200以上。
杨才声也有高血压,但他每日必服一片降压药,所以血压一直控制的比较好,一般都在150以下。高血压患者一是不能劳累、急躁、暴怒,第二就是一定要按时服药,终生不能离降压药。高血压本身很难说是病,但高血压是多种慢性病的根源,所以一定不能掉以轻心。像宋哲元这样动不动就发怒,又不能按时吃药,很容易使血压经常波动。
宋哲元叹口气,光远兄啊,现在坏消息总是一日三惊的,我如何能安心调养?杨才声安慰说,明轩兄这个高血压你一定不敢等闲视之。我在美国的时候专门请教过几个名医,都说这个病很是凶险。像你现在经常都在200以上了,这就非常危险。
宋哲元说,仰之他们已经跟我说了,委座现在很悬心华北的局势,其实我看事情还没到最后关头。上个月我就去天津跟田代皖一谈过,他们现在就希望我们撤出北平,要不然两军挨得这么近,一个擦枪走火就是战争。我当然不能这么容易就答应他们。
宋哲元说日方现在就是觉得我冀察政务委员会里对日本友好的委员还是太少,而对日有恶意的人还占多数,这确实不是两国睦邻友好的表现。光远兄我看实在不行,我们就再让一步,增加一些不那么反日的人也无所谓。反正我觉得只要部队能站得住,其他总归是小节。
杨才声说明轩兄,你真的觉得我们退一步日本人就满意了?最近日本人很显然蠢蠢欲动,你想换几个人就能填上他们的嘴,我看恐怕够呛。
宋哲元说听那个田代皖一的口气,他们其实胃口不大。说到底现在全国这样大喊抗日,简直就是把我们冀察推上了虎背。他们反正日本人够不着,想怎么喊都行。我这里可是跟日军快要背靠背了,整天低头不见抬头见的,这样挑逗日本人实际上就是要我们的好看。
其实杨才声早就听参谋团的人给他说过,张自忠说喊抗日实际上就便宜了两拨人:共产党跟江结時。所以他们才喊得最凶。共产党喊抗日,是因为借抗日就可以发展;江结時喊抗日,是因为借抗日可以削弱各大地方实力派,包括29军在内。言外之意就是说,29军抗日毫无便宜可占,只能削弱自己。杨才声相信,这个话恰恰是宋哲元的小心思。
现在宋哲元的对策明显就是拖。对日本人拖,是不想发表华北自治,真的落水当汉奸;对中央拖,就是不想抗日、不想打仗,能拖得一天,29军就能得一天发展。所以强调日本人明显想挑衅这个没有意义,宋哲元不可能看不出来。但他觉得可以拖下去,只要再让那么一小步。
杨才声说明轩兄,委座这几年一直就是想拖,想做好抗战的准备工作。为什么委座现在开始提抗战,不再一味的拖了?实际上是委座看出来日本人是绝不可能适可而止的。他们现在已经等不及了,这一个多月光实弹演习已经搞了十几次了。
明轩兄,很明显你们这个冀察政务委员会已经满足不了日本人的胃口,他们还是觉得满洲国那样的模式好。你就是多拉一些钦日派上台,恐怕日本人还是会不满意,双方的立场相差太远了。
杨才声说完这句话就有点后悔,因为宋哲元明显有些色变了。这几年报纸总是骂宋哲元他们是钦日派,而且这是客气的,不客气的直接就骂汉奸。自己本来是劝解的,要是触怒了宋哲元那就适得其反了。
宋哲元这个人,个性甚刚。他能够谈笑间杀掉五千俘虏,可以想见这个人的心硬。说到底这毕竟是一方诸侯,不能当作一个普通的老部下来看待。
好在宋哲元最后还是释然了,毕竟钦日派这个说法现在在中国是一个常用词,并非是有什么特指。以杨才声的性格,也不可能指着和尚骂秃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