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不等蒋瓛把话说完,便狐疑道:“占城的使臣?为什么没听礼部提及此事?”
蒋瓛继续说道:“这正是微臣不解之处。经过细致的盘问,才知道占城的使臣已经来金陵一个月有余了,只是,他们说未正式朝见大明的皇上,怕有负占城君主的重托,不敢轻易离去。”
朱元璋闻言,气不打一处来,怒气冲冲地说道:“混账,占城国使飘洋过海,不远万里来朝,便是大明之国宾,来到天子脚下一个多月了,礼部尽然坐视不理?朝廷不是早有规定,凡是异国来朝的使臣,只要踏上大明之国土,便享有王公之礼遇,岂有让国宾露宿街头之理,这不是损了大明的脸面吗!
......
次日早朝,朱元璋站在奉天殿的丹陛上,手指着礼部尚书朱梦炎大发雷霆地训斥着。
朱梦炎胆战心惊地跪在大殿之上,颤身禀报道:“皇上,占城国使来朝进贡,礼部在年初的时候便已经上报给中书省建档处理了,微臣还以为中书省已经指派部院进行接待,哪里会想到……”
朱元璋闻言,一双锐利的眼睛朝胡惟庸扫了过去。
胡惟庸见状,身体不禁打了个冷颤,然后出班禀告道:“皇上,中书省根本没有接到礼部任何的呈报啊!”
朱梦炎闻言,他万万没有想到胡惟庸竟然会把这失责之罪推给自己,这岂不是要替别人背黑锅吗!这可不能干,于是,便辩解道:“皇上,胡相曾有严令,凡海外各国遣使来朝,或有通商者,或有僧侣者,礼部不准越过中书省直奏皇上,否则便以违规坏法之罪定处。因此,微臣得知占城国遣使朝贡,一早便将此事直接呈报给了上书房。还有,微臣亦有奏章存底为证。”
朱元璋闻言,怒视着胡惟庸道:“你怎么说?”
胡惟庸闻言,狡辩道:“皇上,莫听他胡搅蛮缠,中书省上承天子,下统百官,这是皇上钦定的章程啊!”说罢,厉声对朱梦炎说道:“如果中书省不能上承下达,统筹中枢,岂不是中书省的失职,那还要中书省何用?”
朱元璋早就有废除中书省的念头,这时听胡惟庸如此一说,“呵呵”第冷笑道:“中书省如果真的有用的话,占城国的使臣还用得着露宿街头吗?”
胡惟庸闻言,一时竟然无言以对。
朱梦炎素知朱元璋极为倚重眼前的这位胡丞相,听闻胡惟庸推卸责任,浑身上下不禁打起了冷战。要知道,这位明朝的开国君王可是个冷面无情的主啊,一旦发起狠来,哪管得了什么开国大将或是王公大臣。想到这里,朱梦炎连忙叩首道:“皇上明鉴,微臣实属无辜啊!礼部的的确确已经将此事呈报上了中书省,可却久未接到批复……”
不等朱梦炎把话说完,胡惟庸便插口道:“启禀皇上,接待海外使臣本来就是礼部的职责范围。如果礼部确实呈报过此事,即使未接到内阁的批复,也应该派专员催促才是,至少也应该查明占城国使臣该是何时登的岸,何时进的京。如不是礼部失职,又岂会让占城国使臣露宿街头!”
“够了!”朱元璋闻言,呵斥一声道:“占城国派使臣不远万里前来朝贡,来到天子脚下竟然落了个露宿街头,真是大失大明天朝的国格!”说罢,朱元璋怒瞪着胡惟庸道:“身为中书省丞相,如此渎职不说,还不思补救,却与礼部尚书当着文武百官的面相互推诿,互相指责,更是有违柱国大臣的道德风范。”
“皇上……”胡惟庸哪想到朱元璋会如此出言训斥自己,一时之间竟不知所措起来。
朱元璋眼皮一跳,道:“殿前侍卫何在?“
朱元璋一语刚闭,立于奉天殿外的侍卫便齐声应道:”在!“
朱元璋下旨道:”将胡惟庸与朱梦炎押赴刑部,暂且关押,待此事查明之后,立刻严办!”
胡惟庸闻言,吓得大惊失色起来,脚下一滑,竟一屁股坐倒在奉天殿上。
几名殿前侍卫从奉天殿外奔了进来,左右叉起两人的胳膊,拖出了奉天殿。
当胡惟庸被拖行于殿上走道的一刹那,文武百官目睹着眼前的这一切,均是一副膛目结舌的模样。所有人都无法想象,一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竟然会因为疏忽了礼遇使臣而被关进了刑部大牢,真是天威难测啊!
而胡惟庸自己则更是想不明白,他自己既无军功,也无政绩,却能顺顺利利地成为了朱元璋的心腹,成为了他倚重的大臣,从而成为了权倾朝野的丞相,这难道不是因为朱元璋的倚重吗?为何这一次朱元璋没有再包庇自己了呢?
其实,胡惟庸一直都没能想明白,他之所以能成为朱元璋的心腹,成为权倾朝野的丞相,不是因为他有多大的本事,而是因为他对朱元璋来说,远没有李善长、刘伯温等人的威胁大。如今,胡惟庸的权利越发大了,做事也越发地独断专行,这岂不是将一个权力欲望极强的朱元璋给架空了吗?朱元璋岂会让这样的事情发生,于是,他便借此机会,将这个所谓的丞相给端了,同时,也顺便废除了分散他皇权,延续了上千年的丞相制度。
随着胡惟庸被革职入狱,数天之内,弹劾胡惟庸的奏章如同雪花一般飘飘洒洒地飞到了朱元璋的面前,其中,包括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吕昶,他给胡惟庸定了“枉法诬贤”、“蠹害政治”、“结党擅权”等九条大罪。而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宋濂则弹劾胡惟庸为逼死都察院左使刘伯温等七条罪状。
而那些平日里向胡惟庸奉承拍马、私交深厚的文武官员们,亦是不甘于人后,纷纷调转枪头弹劾起他来。
在刑部的审查、搜证过程中,最让朱元璋吃惊的是,他本以为胡惟庸只是做了一些擅权欺君,结党营私的事,哪能想到,胡惟庸竟然派遣部下林贤多次下海联络海外倭奴国,欲寻求时机推翻他辛辛苦苦打下来的大明江山。
朱元璋岂会就此作罢,在严令清除胡惟庸党羽的同时,大将廖永忠建议永绝倭奴国来朝。朱元璋接受了此建议,对倭奴国下了通牒:“倭奴国虽然常派使臣来朝进贡,但实为狡诈宵小之辈,且暗中勾结奸臣胡惟庸,预谋不轨,故永远绝之。”
就在明朝廷与倭奴国断绝来往的时候,朱元璋为了防备沿海奸民与海外倭寇勾结,又下了一道“片板不许入海”的禁海旨意,禁止沿海地区的老百姓绝不能私自出海。
从洪武十二年(1379年)胡惟庸通倭案被揭发开始,将近十年的时间内,朱元璋为了肃清这批“逆党”,株连杀戮者达三万余人,其中以“胡党”名义受株连至死或已死而追夺爵位的包括开国功臣韩国公李善长、吉安侯陆仲亨、平凉侯费聚、延安侯唐胜宗、南雄侯赵庸、荥阳侯郑遇春、永嘉侯朱亮祖等一公二十一侯,以及中丞涂节、御史大夫陈宁等文武官员,成为明初以来的第一大案,列为洪武四大案之一。事后朱元璋还亲自颁布《昭示奸党录》,告诫臣下,切以胡惟庸为鉴。
胡惟庸被杀后,朱元璋遂罢丞相位,革中书省,并严格规定嗣君不得再立丞相,臣下若有敢再奏请说立者,处以重刑。丞相废除后,其事由六部分理,朱元璋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