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朱元璋就想在这边捡漏的,不想和元廷的那些主力交手的。
毕竟历史上,朱元璋就是通过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这样的策略活下来的。
朱元璋他这样的策略,换一句话说,那就是避其锋芒,让别人去消耗元廷的力量。
而开始的时候,最强大的刘福通之流,全部都被元廷给杀死了。
现在朱元璋他们所面对的应该应该就是元廷的最精锐的部队。
当然了,现在这些只是朱元璋的猜测而已,毕竟现在的朱元璋只能在这里等待消息。
如果元廷这支护粮部队,真的是元廷最厉害的部队的话,那么这一次,朱元璋他们将面临一场血战。
不过这个时候,一切还没有定论。
这三万人,乃是朱元璋一手招募训练的精英义军部队。
他们就是朱元璋手里最强大的利剑。
这是一支有理想,有过硬军事本领的义军部队,不是一群乌合之众。
想到这里,朱元璋的心慢慢的平静下来了,因为他觉得自己好像有些失态了。
就是出现这样的事情,朱元璋也是毫不畏惧的。
那不就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而且朱元璋有一点可以确认,即使这是元廷的一支主力部队,但是人数也不会很多。
毕竟天下烽烟四起,他们这些部队需要到处灭火,问题是起义的义军真的是太多了。
元廷根本灭不过来,他们哪里还有这么多的主力部队呢?这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想到这一点,朱元璋心里彻底平静下来了。
不管怎么说,这次朱元璋他们面临的事情,那真的是超出想象的。
不过既然事情已经这样了,朱元璋想后悔,那已经是不可能的了。
因为朱元璋刚才想到一个问题,那就是他这次明明可以不用派徐达去出战的。
朱元璋把徐达,汤和派出去之后,然后朱元璋又给其他的将领下令让他们把所有东西准备好,随时准备开拔。
毕竟现在他们所面临的形势就是这样子,这一场大战就是他们这次义军的成长洗礼!
朱元璋相信虽然他们面临的形势有些不尽如人意,但是只要他们走过这一关,一切都会豁然开朗的。
其实朱元璋在暗地里拍了另外一小股义军部队已经偷偷的潜入了滁州城。
当然这一点,朱元璋是严格保密的,他没有跟任何人讲这件事。
毕竟有些事情是不能给别人说的,因为知道人多的话,这件事情就会变质。
就会带来相反的结果,对于这一点,朱元璋是非常清楚的。
再说了,朱元璋乃是这支义军部队的最终决策之人,他也不必向任何人报告这件事情。
其实在朱元璋看来,他现在头脑中还是受后世朱建华的那种想法影响的,那就是有了什么惊奇的事情之后,就想着和别人分享一下。
但是朱元璋,那是不一样的一个角色,这里呢,就是说很多事情是不能与别人分享的,只能藏在心里,只能自己承受。
其实这个时候,朱元璋对这一点体会是非常深刻的。
一个成功的人,必须首先在心智上成功,首先要战胜自己,然后才能战胜别人。
这个时候,对于历史上那个真实的朱元璋,真的是非常佩服的。
能够在那样的情况下,做出那么令人震撼的,近乎奇迹的事情,那真的是令人难以置信的。
但是朱元璋做到了,可见朱元璋的心智,和普通人就是不一样的。
他能够战胜常人所不能战胜的那种恐惧,还有那种不相信自己,还有所谓的三分钟热度,可以持久的坚持,最终成就伟业!
对于现在的朱元璋来说,他如果不是知道有些事情的最终结果的话,他是难以达到原来历史上那个朱元璋的那种程度的。
但是朱元璋也看得很清楚,那就是不管怎么说,现在的他就是朱元璋。
他一切都要以朱元璋的所思所想,做为自己做事的前提,毕竟现在的朱元璋已经是不一样的地位了。
那个讨饭的朱元璋,只需要自己吃饱,全家人就不会饿!
那个做和尚的朱元璋,只要把庙里的事情全部安排好,其他事情也不要他操心。
但是现在的朱元璋,确实要兼顾很多事情的。
他不但要指挥这些将领进行艰苦卓绝的战争,更是要想着其他的事情。
比如下一步他们去哪里?如何度过当前的困难,然后做出什么样的决断?这都是朱元璋要考虑的事情。
原来的朱建华,说实话,见到别人流血他就有点受不了。
但是现在成为朱元璋之后,会看到更多人流血,或许他也看到很多人的义军兄弟战士死去。
朱元璋必须有一颗坚强的心脏,让他突破自我,只有这样的话,他才能成长为一个真正的朱元璋。
这个时候,朱元璋能安排的,都已经安排妥当了。
下一步就要等徐达,汤和传过来的消息了,如果他们两个,有一个失败了,那么朱元璋马上就去支援失败的那一个。
未思胜,先思败,朱元璋能想到这一点,说明朱元璋对于即将到来的这些事情,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了。
毕竟世界上的事情就是这样,如果最不利的后果你都能承受的话,那么那些得意洋洋的结果,当然更能承受。
不管这次的战果如何,这次战斗的决策过程就是朱元璋本人的成长洗礼。
凡事都要多想想,不能偏听偏信,这是朱元璋这次得到的结论。
“报!大帅!徐达将军大胜归来!”
听见了这句话,朱元璋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这是真的吗?
徐达怎么可能胜利啊?如果徐达这边胜利的话,那么汤和那边是不是就非常危险了吧!!
朱元璋马上派人去打探消息了,虽然要经历很长一段时间,朱元璋还是要得到最新消息的。
“上位,徐达幸不辱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