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徐州局势复杂。
文官以别驾赵昱和治中王朗为首,对陶谦忠心辅佐,而陶谦对他们也极为信任,使得他们形成官僚集团。
武官以曹豹为主,又分成几个派系,以曹豹为首的是士家大族;徐盛为首的是年轻,且出身卑微的一群武将;;还有陶谦的嫡系,丹阳兵;以及收编的众多黄巾贼。
陶谦喜贵嫌贫,看不起寒门之人,那些出身卑微的人和投降的黄巾贼,只会被利用,不会被重用,这也是徐盛暗中投靠刘备的原因之一。
世家大族以下邳陈家陈珪为最重,陈家在徐州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陈珪,字汉瑜,徐州下邳(治今江苏睢宁西北)人;出身士族名门,与袁术等人都是公族子孙,从小便有交情;乃广汉太守陈亹之孙,太尉陈球之侄,吴郡太守陈瑀(一作陈璃)、汝阴太守陈琮的从兄弟,;陈珪最初被察举为孝廉,官至沛相。
商人集团以糜家为首,通过贸易,紧紧的把徐州的众多商户联结在一起。糜家搬迁到琅琊郡,高顺却让他家代理徐州的棉布、精盐、美酒等众多物资,糜家在各郡县与当地商家合作,获利匪浅,众多商户也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此外,还有公孙瓒的军事势力,现在刘备又从中分出,自成一股势力,他们俩算是小一号的军阀;陶谦看不起他们,只想利用他们,现在,陶谦靠上了高顺这棵大树,自然更看不起他们了。
刘备与徐盛驱逐了张超,暂时割据广陵郡,形成事实上的独立。
陶谦心中愤恨,表面不动声色,暗中却有驱逐或者消灭他们的打算;徐盛的一万步兵,战斗力极强,他们忠心的是陶谦,而不是招募他们的徐盛,若是陶谦出面招降,他们肯定会在城内呼应,将刘备和徐盛就地歼灭;他现在顾虑的是公孙瓒,公孙瓒的实力更强,不好处理。
第三天,高顺受邀去陈家做客,并邀请陈珪之子陈登去冀州为官,被陈珪拒绝了。
第四天,高顺受邀去曹家做客;曹豹欲把其女嫁给高顺为平妻,被高顺拒绝了。
陈家只求自保于徐州;曹豹却有更大的野心,若是曹家靠上高顺这棵大树,曹家将不再局限于徐州,必将飞黄腾达。
第五天,高顺已基本了解清楚徐州的情况,与陶谦进行了一次详细的会谈,提前做好应对准备。
陶谦现在有了依靠,可不是当初仅仅将他们驱逐这么简单,他更想收编那些骑兵为己所用。
高顺首先问道:“陶先生,徐州还有什么困难?”
陶谦正盼着高顺如此问,便说道:“老夫受朝廷之令,派部将徐盛和客军刘备驱逐广陵郡太守张超,没想到刘备狼子野心,说服了徐盛,霸占了广陵郡,割据一方,是可忍孰不可忍?若是其他郡县效仿,如之奈何?必须挫败他们的阴谋,以儆效尤。”
高顺明白陶谦的意图,便说道:“哈哈,陶先生不要操之过急,只需坚守下邳城,便保徐州无虞;刘备与徐盛不会反击袁术,而刘表也不会动用大军,等袁术稳定下来,肯定会找刘备报仇,到时候他们抵挡不住,肯定会前来投降。”
陶谦见高顺揣着明白装糊涂,便直接问道:“镇远,那时间太漫长了,迟则生变,如何才能驱逐刘备,安全收编他的骑兵呢?”
他可是对刘备和公孙瓒的骑兵非常眼热,若是有了这些骑兵,徐州的军事实力必将再上一个台阶。
高顺想了一下后道:“若是只驱逐刘备,收编他的骑兵,倒是很容易,就怕引起公孙瓒的敌意,事情反而不美,务必想个万全之策。”
陶谦就是因为没有万全之策才求助高顺,便说道:“哈哈,老夫知道镇远智谋超群,那就劳驾镇远想办法了。”
高顺仔细思索一下道:“先生,刘备仅有几千骑兵,非常容易收编,而公孙瓒有近两万军队,实力强大,难以收编,若是将其调离,也就威胁不到徐州的利益了。”
陶谦心中大喜,忙说道:“镇远,快说说,如何做?”
高顺道:“先生,此事简单,可分两步走,第一,派人联络袁术,承认他对扬州的管辖权,徐州愿意与其和睦相处,条件是共同消灭徐州叛贼徐盛和刘备,收复广陵郡,想必袁术会同意的。”
陶谦不解的问道:“镇远,老夫与荆州刘景升有协议,共同对付袁术,瓜分扬州北部两郡,此举背信弃义,乃为不义,且也不符合远交近攻之策。”
高顺笑道:“哈哈,先生,只有交好袁术,他才好放心的全力进攻荆州,先生既收回广陵郡,得到几千匹战马,又能免除徐州的战火,何乐而不为之?再说了,若是刘表与袁术发生大战,刘表又怎么会计较徐州的小过失呢?他肯定不会因小失大。”
高顺可是记得,孙坚便是死于讨伐荆州的战争之中,若是让袁术与荆州结下死仇,徐州的安全性便会大增。
陶谦仔细思索一阵,感觉高顺的办法非常不错,战乱时代,利益为先,便点头同意了这个建议,又反问道:“那如何对待公孙瓒呢?若是收编刘备的骑兵,公孙瓒肯定会起异心,绝不能让其继续留在沛县,威胁到徐州的安全。”
高顺笑道:“哈哈,陶先生,此事更加简单,只需派使者前往京城,建议朝廷任命公孙瓒为豫州牧,我等只需坐看好戏上演便是。”
陶谦大惊,冠军侯就是厉害,让他烦恼这么久的难题,高顺只是轻飘飘的一句话就解决了。
豫州几大军阀实力强大,董卓正派大军与之对峙;若是朝廷任命公孙瓒为豫州牧,肯定会让他们自相残杀,他可坐收渔利。
而公孙瓒没有地盘,正好有借口朝廷的命令,名正言顺的抢夺地盘。
豫州现在的几位军阀,肯定不希望外部势力的介入,一定会团结起来,一致对外,豫州内战不可避免。
此举既把公孙瓒调离了,消除了对徐州的威胁,还实实在在的交好了公孙瓒,让他欠下一次人情。
高顺这是一石多鸟之计,令陶谦佩服。
借助敌对势力的力量来消灭敌对势力,这是堂堂正正的阳谋,即便公孙瓒和董卓心里明白,他们也会采纳高顺的建议。
幸亏交好了高顺,陶谦内心庆幸不已,否则,与高顺为敌,怎么被算计死的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