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10月23日。星期一。
关于家书的一点点……
家书是我们那个时期重要的表达感情和沟通感情的方式,所有的相思与挂念都是由这一枚小小的邮票完成的;隔千重山、万重水。
窗外,江城的秋是有些姗姗的迟的,想着故乡的秋该是金灿灿的了。
“长安书远寄来稀,又是一年秋色到天涯。”——原来古人和今人的期盼与惆怅竟也是如此的相同——都渴望那份拥着归依后的温暖与慰藉!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话别,只道早还乡。”——多少握枪的岁月,遥望山泉与明月,枕着厚重的家书,抛掷青春的音符,一路有歌,将热泪与忠诚化成铁浆,灌注成铁骨柔情——八千里路云和月,我的白发双亲,您耕作的身影,犁出了我生命中的亮丽与苦涩;记忆的河,如陈年老酿,醇香如歌。
“只身千里客,孤枕一灯秋。”
回味着林清玄先生“温一壶月光下酒”这个天才的题目,真是柔情千缕,逍遥万种。而此刻的我,没有那轮明月,也没有那能融月光来喝的酒,便不能“一杯今日酒,万里故乡心”,只有那张铺展的洁白的纸,那支被磨得光滑的孤独地站立着的笔——“泪墨洒为书,将寄万里亲。”
举目望去,落日天涯——
“何时得家信,每日算归程。”古代那个乐派悠闲的孟郊,在那个“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的松泉明月间,竟也归心悠悠。
“有客来故乡,贻我乡里札。心怪书来迟,反复看年月。”——何等急切的心情;“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何等的叙旧情怀。
“急开翻恼缄封密,朗诵频教句读差。”——手忙脚乱的,越急越撕不开信封,反怪封得太密实了,而读信时竟不成句子了,何等激动喜悦。
“接到手书偏不发,先从函外看平安。”香笺一纸,写尽回文机上意,欲卷重开,读遍千回与万回。”——收到恋人或妻子的信,偏不急于拆开,待静下心来,慢慢拆看,细细品味,香笺一纸,沐浴那份温馨与欢欣,那份柔情与蜜意——何等缠绵。
泪眼盼秋水长天际远,归心似落霞孤鹜齐飞——
乡情是一首牧人的诗,家书是一支古老的歌谣!
在此我将一封写给我高中时期的一个好友的信录此,应该看出我那个时期的一点心迹:
小船:
首先为你的幸运干杯。(大学毕业后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
从你的一些先后来的信中得知,原来如牛一样在一个屋檐下学习的同学(小船语),都已有了较好的归宿,都找到了曾经的梦想,我心中亦是有几分高兴和欣慰——必竟都已有了自己展开的旗帜。而我,如今依然在天涯、在飘泊,跟你们相比,我实在逊色不少,心中有些苦闷与遗憾。不过,经过几年的寂寞的努力与拼打,现在在文学上也有些小成绩,能够在寂寞的时候将那些美丽的故事与心情流淌成文字,并在字里行间找到乐趣、找到自信、找到价值。现在的我及现在的梦想,就是有那么一天让很多人都来读我写的文字,让他们在文字的思想中找到人生、找到感悟。现在我想集中精力研究一下外国小说及中国古典文学,汲取营养,积蓄一下底气。
你来信中所谈,被宁夏北方文学艺术研究所聘为创作员之事,很是祝贺。但你也应清楚当今之事,亦是扯淡的多。我的意见是你先多投石问路,觉得正确后再为之效力。然否,仅供参考。
另外,你的信中提及雪梦。是的,那个美丽的邂逅,让我们有了甜蜜的开始,然后就有了同很多故事一样有许多苦涩的幸福的旅程;那个美丽的梦一直珍藏在我记忆的河中。我的中篇小说《情比路更长》的创作就是因于她。一次我在部队驻地大街上行走,突然之间,我面前出现了一个背影,秀发在秋日柔和的阳光下,闪闪发光,我的喉头一热,“雪梦。”她怎么会出现在这个小城市,决不可能。但我的本能,使我迅速的追上那个背影一看……然后那美丽的背影一路而去,然而却留下了我一路的失落与惆怅。当天晚上,我在大山中,数着那些美丽的星星;那些闪闪的星星,是伊的眸光吗?我在一片相思中失眠了……第二天,我就执笔写直了《情比路更长》,仅用8天时间就写成了12万字的小说,寄给了我的好朋友的《**文学》杂志社。
时光如电,我们现在都在岁月中变了模样,但少年时那份纯情却珍藏永远。
&^^%#风流痞兵59_第五十九章:书信情韵更新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