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梳着飞凤髻的高贵少妇,走向自家大宅的厅堂外,迎接刚从外面回来的家中长辈。她年纪不大,三十岁不到,可惜早年已丧夫,又未育有子嗣。这样的青春年华便守寡,人人提起都说她可惜了。娘家父母来接她回去想让她改嫁,她却坚持不肯。
不为贞节的虚名,只为了曾经心爱的丈夫。
哪怕无法天长地久,短暂的曾经拥有,已教她一生难忘。
“奶奶、公公、婆婆,你们回来了?先坐下来喝杯茶,休息休息。”她仔细地再看了几位长辈,他们看起来都灰头土脸,再看一下他们身后,确定她的小叔公孙煜祺,并没跟着回来,于是又说。“?...小叔还没跟你们回来?”
三人面色沉重,后面跟着的管事偷偷向她做了个眼色,她马上会意,机灵地低下了头,不敢再出半声。
一行人走进大厅就坐,仆人送上茶水之后,便都被打发了下去,不让留下。
公孙老夫人重重地叹了口气,先开了口。“敏君,明天你去贺兰家一趟,给我探一探煜祺。”她顿了一顿,才又再说。“最重要是试探一下,他身边那女子的底细。”
名叫敏君的少妇正是公孙煜祺庶出的大哥,公孙允祺之妻。她出身名门,恪守礼仪又灵巧大方,深得长辈欢心。她孝顺公婆又持家有道,家里的事已多交由她来操办了。
“是,奶奶。”骆敏君乖巧的同意,使老夫人脸色缓和不少。
“煜祺是因为那女子所以不回家?”她并不清楚来龙去脉,因此只能猜测。
“煜祺有点不同了,受过重伤、记忆不全,你若见到他,要小心应对。”公孙亮向媳妇先提个醒,毕竟是公孙煜祺之父,行事还是比较小心谨慎。
“是,媳妇知道。”骆敏君答应了,猜到长辈们今天在贺兰家定是受了些气。就算再是心疼公孙煜祺,倒是不肯再亲自上门去了,便派她这做媳妇的去。
“那奶奶、公公、婆婆,你们先休息一下,媳妇先去安排晚饭。”
长辈们一一点头,待骆敏君一走,老夫人又开了口。
“敏君那么乖巧真的可惜了,要是依了公孙家鲜卑族的传统,叔娶寡嫂,还胜过煜祺现在不知打哪找来的女子!”老夫人似是病急乱投医,看着走远了孙媳妇,居然想到宁愿让公孙煜祺娶了嫂嫂为妻,也不肯让紫萱入门。
不过这边还有公孙煜祺的母亲公孙夫人在,他们家虽不是才大势大,然而书香世代,诗礼传家,公孙煜祺的外祖父原就是个颇有学问的夫子,因此其母也自小学文习画,非常讲究礼法和规矩,叔娶寡嫂这鲜卑族旧习在她来说难以接受,因此无论她多么顺从老夫人,这事情她一直没同意。如今公孙老夫人却是趁着紫萱之事,又重提旧事了。
“婆婆,现在的问题是煜祺要娶那叫紫萱的女子作正妻,提起敏君做甚?”这话稍有顶撞,还是当着丈夫的脸,不过煜祺是她儿子,为了儿子她不得不反抗。
骆敏君无论家世人品都是上选,可她已嫁给允祺。
公孙允祺是侍妾所出,却娶得名门闺秀。因此作為公孫煜祺的親娘,她一直希望为公孫家的嫡子,她唯一的兒子,觅得更优秀的名门佳人。
“我說说而已!話說敏君就那么入不得你眼了?“公孫老夫人一時火爆,差點又跟媳婦吵了起來。
“不是的...婆婆,敏君自然是好,但她...”她未說出口的話,在座眾人自然都是懂的。
“我的意思是...那女子还没过门就服侍过煜祺,我们公孙家也不是白吃的,他要收那女子作妾,我不会反对。偏偏他居然说要娶她作正妻,那定是因为...一时神智不清...”老夫人忍受了媳妇的顶撞,知道自己的話踩中了对方的底线,也沒計較,就當這事沒提起過。
“我听说那姑娘是少主夫人娘家的养女,亲父却是当今英国公李勣,出身显赫,只是如今她跟了煜祺,才不能公开相认,否则便是有欺君之罪。这样的出身也配得上煜祺了,如今他也需要人照顾,那女子愿贴身服侍,不贪荣华富贵,已算很难得。”煜祺的父亲公孫無極,这时却有心缓和,竟為紫萱說了些好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