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去秋来,很快就十年过去了。王熙凤也十四岁了,到了该相看的年纪。
王仁在今年考试掉车尾成为了一名举人,让王熙凤长长的吐了一口气。在王熙凤看来王仁的读书天赋实在太差,读了十年,水平还只有那么一点。
可是王熙凤也不看看她是把王仁和谁比,王熙凤见到、交往过的人,要么没有读书的天赋,或者没有专注学习。要么就是书香世家精心培养出来的,或者是各个有名有才的学子。王仁先天的天赋不怎么样,后天完全是逼出来的。王仁对读书可没什么兴趣,读书完全是赌口气,和父母的逼迫。
而且客观上王仁的学习环境还没有那么好,夫子也不是很给力。夫子好找,但是好的夫子就不是那么好找的。在学成文武艺,卖于帝王家的时代,有学识的大部分都去当官了。连自己的孩子都没多少时间教导,何况别人家的孩子。
就算有那种大儒,没有当官,有时间教学生的。但是读书人都比较清高,不太倾向与教武官家出生的孩子。而且他们有教学生的意愿的时候,很快就会被那些有联系来往的书香世家的人知道。等消息传出来,人家人都招够了。王仁又不是什么天赋异禀的人,自然得不到大儒的破例招入。
王仁现在的老师,是王仁考中秀才之后找的,还是王熙凤在记忆中抠了好久才抠出来的人物。为人不是很迂腐,能因材施教。能力也不错,还当过一位封疆大吏的师爷。
先生和那位封疆大吏相处的很好,也帮助了那位封疆大吏很多。只不过后来那位封疆大吏要高升调往京城,而那位先生不愿离乡,就留下了。
王熙凤记得那位先生的母亲在那段时间会生病,而那位先生本身不是个看重钱财的。有钱财大多拿去买自己喜欢的书籍、字画等,家里留下的钱财不是很多。
而他母亲生病开的药,恰好需要几味很贵重的药材。要知道古籍、字画那些是遇到懂得欣赏的人,价格才会高。不然的话,是卖不起价格的。
在先生想要以买入价格的十分之一二卖出的时候,王大夫人找到了那位先生。先是奉上了那几味珍贵的药材和几样礼品,再是拿出了自己陪嫁里压箱底的珍贵字画。王大夫人在拖了娘家的一些关系,才把事情定了下来。
王大夫人的娘家也称得上书香世家,只不过在王大夫人这一代有些没落了。但是还是有不错的人脉,在接到自己女儿的消息的时候。他们也非常动心,在帮王仁的时候,也为自己孩子说了不少好话。
最终结果就是王仁和舅舅家的三个孩子一起在那位先生门下学习,甚至还有一位表兄拜入了那位先生的门下,成为了关门弟子。为了这事,王大夫人心情不好了很久,连娘家的礼都减薄了几层。在这一两年才和好,往来渐渐加多。
有了一起学习的伙伴,王熙凤又在其中帮了些忙,王仁才能在今年考上举人。
你说王熙凤怎么帮忙,王熙凤上一世好歹也是考出去的。又是在一个地方,考试的时间也没相差多久。
王熙凤上一世考举人,可是把这些年考试的试题都做了一遍。虽然王熙凤后来没有刻意去记,可是王熙凤现在记忆力好。王仁考试这一届的考题,王熙凤还记得清清楚楚的,而且还记得几份别人优秀的答案。
王熙凤虽然不能把题原原本本的告诉王仁,但是让王仁做些类似的题也简单。毕竟王家人都知道王熙凤是个好学的,对诗书方面颇有造诣。王熙凤要暗中引导一下,很容易成功。
王大夫人坐在亭子中,手里翻看着管事送来的最近的账本。好不容易看完了,端起桌边的玫瑰露喝了起来。“终于看完了,可把我累着了。等仁儿娶妻,我就可以好好的休息一下了。”
“可不是嘛!少爷现在可是举人了,到时候夫人在为少爷挑选上一门好亲事。夫人就可以享福,等着抱孙子了。”周嬷嬷一边不轻不重的揉捏着王大夫人的肩膀,一边在一旁笑道。
王大夫人闭着眼睛,享受着周嬷嬷的揉肩,仿佛已经看到了那个场面。“这边一些。”王大夫人用手指着右边。
“好的,夫人。”周嬷嬷爽快的回复道。
“说到亲事,凤儿也到了相看的年纪了。也怪仁儿不争气,这时候才考中。原想着仁儿考中了,好找一门好一点的亲事。就是有些耽误凤儿了,如果不是仁儿,凤儿现在也该相看的差不多了。”王大夫人略显惆怅的说道。
“夫人这是说得什么话,大小姐现在相看时间才刚刚好。而且小姐本身是个知书达理的,也不愁没个好婚事。才不会像吴家那位小姐,现在上门提亲的没一个好的。”周嬷嬷劝慰道,虽然周嬷嬷心理也知道夫人最多就是说说,其实是想人夸夸她的两个孩子。
“吴家那丫头还是有点小聪明的,不说别的,就是发明的这账本记账这事就不错,省了我不少力气。”王大夫人状是责怪道。
“夫人说的是,不过有消息说那记账方式不是吴家姑娘发明的。听他们说吴家姑娘也不是个喜欢读书学习的,而且她看了账本没几天就拿出一套方案来,确实比较可疑。那么多的账房都没弄出来,就她一个小丫头,才刚接触账本就一下子就弄出来了。
那套记账的方法又比较成熟可行,谁家新出来的方法那么完美,没漏洞。还不如说她提个改进的意见,她家的账房边用边改进了,拿出来安在她头上,比较可靠。”周嬷嬷脱口而出,显然对吴家没什么好感。
王大夫人也来兴头了,“吴家那丫头也是个能折腾的,前几年听说自己拿了些私房自己私底下做生意。那丫头主意倒是挺多的,就是没个计划。钱没挣得多少,还闹得沸沸扬扬的,说什么人家抄袭她的设计很无耻之类的。
难道她不知道‘无奸不商’这几个字吗?后来他父亲说让他有什么主意,直接告诉他。结果又传出她居然和她父亲谈条件,说要什么分层。真是个没分寸的丫头,要不是她母亲手段了得,她现在还能这么潇洒。想到她,凤儿平时的小脾气怎么就那么可爱了。”
“吴家小姐怎么能跟小姐相比,我们小姐知书达理的。每次参加宴会都会引来大家称叹的,她、、、、、、而且前几年她还想和我们小姐套近乎,我们小姐都拒绝了,她还跟看不懂脸色一样。幸好后来不知怎么的,她对小姐不感兴趣了。”周嬷嬷说道吴家小姐脸色一下子就从喜庆垮了下来,诠释了变脸。
“好了,就在这里说说就是了,可别在外面乱说。”王大夫人赶紧制止周嬷嬷道。
“夫人,你就放心吧!你还不知道我,在外面我一个字也不会说。”周嬷嬷一脸掐魅笑容的保证道。
其实周嬷嬷不知道,王大夫人觉得吴家那丫头有些邪性。第一次见面倒是没什么,等第二次见面的时候,王大夫人明显从她的眼中看到了怜悯。而且那次她缠着自己讲话,问自己一些关于四大家族的人和事的问题。但是她又一副好像知道答案的样子,只是想在自己口中确认一下。
那一次王大夫人就主意到了她,在后来见面,感觉吴家丫头有变了。一直用一种奇怪的眼光看自己和女儿,还在自己和女儿身边说些奇怪的话。虽然她圆回去了,可是自己又怎么会不清楚她说的是借口。
在后来还察觉到她在查询我们家比较私密的问题,还扩大到了王家整个家族。最后还是吴家夫人使了什么手段,她才放弃了。不过因为这一段事情,王大夫人对吴家小姐的关注力度,还是很大的。
吴家小姐现在倒是装的和普通的大家闺秀差不多,不过王大夫人笑了笑。吴家小姐想要找好的婚事,也只有往外面不知情的人家找了。毕竟吴大小姐当年干的事情还挺让人印象深刻的,现在恐怕大多数人家主母还没忘了。
也怪吴家的环境太复杂了,不然以吴夫人的手段完全可以压下来的。可是现在本地上门提亲的不是男子本人是个不争气的,就是提亲的人家门第太低、家里的关系复杂或者指望着娶吴家小姐赚一笔的人家等等之类的问题。
这些人家吴夫人怕是看不上的,可是样样都好的人家也看不上她吴家小姐。想到这里王大夫人的心里就想到自己女儿,自己也该为女儿相看起来了。
想到女儿,王大夫人又有些埋怨夫君。王大夫人想就女儿的人品相貌,就是皇子也嫁得。可惜自己夫君没个好差事,让女儿现在有些高不成低不就。
作者有话要说:亲们说王熙凤是依照原著嫁给贾琏,还是另外找一个。166阅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