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请留步,臣有有一法,可解长安之困!」
就在众人愁容满面,想着如何应对此事时,只见一向低调的谢廉竟然站了出来,这让众人纷纷侧目。
谢廉是谁他们当然知道,身后的人是谁,他们也清楚。但就是因为如此,他们才对谢廉的举动感到费解,按照哪位的性子,不太可能在这事上插手啊!
无论长安是否建立副城,这件事本身对哪位没有任何影响。姬氏已经分家,留在长安的产业可以说少的可怜,明面上也就只剩下暗香来和醉仙楼两个产业,就这姬氏也只是占据的部分份子而已。
昔日庞大的姬氏产业,不是跟着族人分家拆散,就是流转他人之手,又或者到了皇后的手中。
这件事他没理由插手啊,但谢廉此时
众人看着低头的谢廉不知道在想什么,但李世民却没多想,这件事自从提出来之后就受到众多阻力,这还是第一次有人旗帜鲜明地表达对此事赞成的官员,这如何不能让他欣喜?
至于谢廉说有办法解决此事?他摇了摇头,就当是安慰之言。谢廉的本事他知道,为人兢兢业业,属于那种典型的守成之人,这件事他能有什么办法?
「爱卿理解朕心,朕心甚慰,但此事除了建立副城还有他法?朕总不可能将百姓们驱逐关中或者长安吧?那朕成什么了?逼迫百姓抛家舍业,朕所不为也!」
说完就又要离去,但谢廉既然已经下定决心,又岂能轻易放弃?更何况昨晚松儿已经给出了办法,这有有何畏惧?
「陛下且慢!」
李世民疑惑地看向谢廉,心中顿时有些恼怒,朕已经给你面子,还想怎样?三番五次阻止朕离去,是何道理?
「子正解朝廷之急的心,确实让本官汗颜,但人力有时穷,世上无有双全法,所谓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子正还是想清楚了再说。」
房玄龄出声道。
他倒不是担心谢廉真的有什么办法,而是他今日的表现极为反常。谢廉一介书生,他不甚在意,但他身后的姬松就不同了,说不定还真有什么办法促成此事呢!
李世民站在高处看着两人不语,对于房玄龄说话的用意他也清楚,但也没说什么,他自身也不认为有什么好的办法。
「房相暂且安心,等下官说完,自有陛下和诸位讨论,行,则解决朝廷一大难题,不行,下官也算是对得起这身官服和陛下的信任。」
谢廉并不生气,在他说出这些话的时候,就注定和房玄龄等人走上了对立的道路。谢氏依附姬氏,这是不争的事实,虽然姬松从来没有说过,但谢廉不是傻子。要是没有姬氏,他一个区区江东谢氏长安分支,岂能站在如此高位?
所以,谢氏的利益和姬氏早已粘连到了一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而姬氏的根本在哪?
还不是和皇族站到了一起?不管是之前的产业落入皇后手中,还是之后的传命侯的爵位,不管愿不愿意,姬氏早已和大唐皇室成为一体。
所以,帮助皇帝的同时也是在巩固自己的地位和利益,或许会被百官排斥,但只要大唐皇室不倒,长安姬氏也将永不衰弱,而依附于姬氏的谢氏,也同样会获得不菲的回报。
「哦?既然如此,那老夫洗耳恭听!」
房玄龄眉头一跳,有些诧异地看向谢廉,这还是那个在自己面前唯命是从的谢廉谢子正?
「既然房相都说了,那子正就说说吧!」
李世民重新坐下,今日早朝一波三折,可谓是风波不断。现在却是到了正面对抗的时候了。
「启禀陛下,臣之办法说难不难,说白就两个字。」
「禁止!」
「禁止?」
李世民一愣,禁止什么?为什么禁止?
「你说清楚,到底怎么个禁止法?」
谢廉此时已经完全放开了,他躬身道:「启禀陛下,建立副城之举,说白了,就是有人担心副城建立之后,关中会涌来更多的人口,从而加大关中的粮食压力。但若是人口不增加,或者少量增加呢?」
他没有说出百官真正的目的,不然,他必然会成为众矢之的,完全没有必要,既然你等以此为由,那我就破解此法,到时候看你还有什么理由阻挡?
「说,快说,如何在建立副城的同时阻止关中人口压力?」
李世民此时也坐不住了,因为谢廉说到了问题地根底上,他现在对谢廉倒是有些信心了。
「是陛下!」
谢廉不敢耽搁,道:「臣之办法,说穿了也不稀奇,那就是在长安或者关中京畿之地施行户籍管制制度。」
「对于在长安或者关中人口密集之地落籍的百姓施行严查制度,或者直接干脆禁止百姓在人口密集之地落籍。这样一来副城虽然建立,但也只是吸引长安或者关中之地的百姓,这这些人也九成以上都是富户。」
「关中之外的人口就不会大量落籍关中或者长安。这样就能最大限度的解决长安人口压力问题。」
「并且臣提议,副城的位置不能距离长安太近,这样不但不能最大效度地解决问题,还会滋生新的问题,比如长安财富外流。」
「长安是都城,一切以稳定为主,宵禁,严格的布局,都限制了长安不可能成为一个是商业太过繁盛的地方。而副城不同,哪里只是一个大唐普通的城市,没有那么多的条条框框,自然也就会成为大唐的商业盛地。」
「所以,解决此法,一,建立关中户籍制度,外迁不禁止,而迁入必须有严格的控制;二,副城不能距离长安太近;三,可以适当的将人口密集的产业试着迁出长安之外。」
「四,我们为何只建一座副城?是否可以根据用途的不同,分为二个,三个,四个?」
轰
谢廉话音一落,整个朝堂都炸锅了,之前只是随大流,或者中立的官员立即站出来,大声道:「陛下,臣以为此法可行,既保证的长安财富不大量外流,还能解决人口压力,更不会造成关中粮食问题,没有比这个办法更好的了。」
「是啊,陛下,具臣所知,长安有不少作坊拥有大量的百姓做工,有的甚至尤数百上千人,这些产业完全可以迁出长安另行安置。臣算了下,就算只将这些产业迁出,长安的人口至少可以下降二十万左右。」
「不错,正如谢侍郎所言,我们完全可以多建几座副城,一个作为专门的商业城,一个作为众多作坊的城池,正如太白书院下的书院城一样,具有各自的功能。这样一来不但整合了关中的产业,还能让这些产业的成本大大降低,成本降低就以意味着价格降低,这样一来受惠的还是百姓啊!」
正所谓一语惊醒梦中人,谢廉只是给了个方向,但却给所有人打开了一扇窗户,不少官员以此为依据,愣是想到了不少好办法,更是慢慢的将谢廉那简陋的想法补齐了个七七八八。
谢廉此时都有些目瞪口呆,昨晚松儿说的时候自己只以为这可办法还不错,可以试试。但现在看到众人为了一个想法争的面红耳赤,他突然明白的松儿的意思!
「有时候大家需要的仅仅是一个想法,一个方向而已,至于其他的?呵呵,这世上的聪明人何其多也!」
是啊,能站在朝堂上哪一个不是千军万马过独
木桥一步一步爬上来的?那个不是坚毅之辈?
他们不过是眼界所限,一时间没有看透而已,现在自己给个想法,给个方向,剩下的自然有人去探索,去完善,这就是聚众之力啊!
群策群力,才能尽善尽美,谢廉呆愣半晌,突然有些恍然大悟。
李世民此时激动不已,没想到谢廉还真给出了办法,但这个场面怎么这么熟悉呢?脑海中突然出现姬松的身影,他顿时有些明悟。
「臭小子,就知道躲在后面,将你岳父推出来和那些人打擂台,你倒藏在背后?亏你想的出来?」
他有些嫉妒地看了谢廉一眼,当初棋差一招啊,可惜当时没有适龄的公主,不然能轮得到你谢廉?
要不是姬松就这一根独苗,当初说什么也要先定下再说。但姬氏三代单传,自己要是敢这么做,怕能被人骂死不可!
谢廉突然打个冷颤,环顾左右,有些莫名其妙!
「肃静!」
房玄龄大喝一声,朝堂上顿时安静下来。作为宰相,众人也十分给面子,这让老房有些安慰。
「陛下,谢侍郎之法,臣.....赞成!」
呼!
杜如晦一直沉默不语,当房玄龄出声的时候他心下一紧,心中祈祷这位好友千万别做什么傻事啊!
现在局势已明,要是还再纠缠此事,陛下怕是再也忍不住了。
他回头看向刚才最出力的那几个官员,他们都站在后面,职位并不高。但却占据了不少人,在他们所有人都赞成的时候,竟然形成了一股气势,愣是将褚遂良等众多官员压了下去,大势所趋啊!
他刚才看的清楚,那些官员全都是后起之秀,一部分是两港官员,一部分是书院派官员,他们共同的特点就是年轻。
随着两港越加重要,经过上次扩编,官员人数不下大唐两道官员总数,加上他们擅长经营和管理产业,户部,工部,司农寺,加上新成立的军备司,后勤司,都有大量的两港官员,再加上书院学生步入朝堂日久,也有一部分优秀人才站立在大朝会之上。虽然官职不大,但至少有了参与的权利。
之前还不太注意,但此时,当他们都支持谢廉后他才发现,皇帝的布局已经完成的差不多了。
看了眼意味深长的皇帝,他顿时有些意兴阑珊。
到底是帝王心术,不知不觉中就要完成对朝堂官员的更替了,难怪这段时间以来不断试探他们的底线,原来他已经做好的完全准备!
他相信,只要他和房玄龄辞官,朝堂上绝对乱不了,很快就会有人接手他们的事情。
「好,竟然众卿都同意此时,那就...........」
「玄龄,克明!」
房玄龄和杜如晦出列道:「臣在!」
「这件事就交给你们了,要是忙不过来,可以让年轻人多担待点,你们就看着给把把关,我们毕竟都老路老了,我们也要多多给年轻人一些机会才是。」
「你们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房玄龄面无表情,躬身道:「臣遵旨!」
两人相视苦笑,这是已经准备好接替他们的人了?
「谢廉!」
谢廉听到皇帝叫自己连忙道:「臣在!」
看向谢廉李世民面露复杂,他知道这件事是姬松那小子在后面推动。也不枉自己这些年对他的好,知道什么时候应该站在自己一方。
只要脚没站歪,其他的都不是问题,既然那小子不想出面,那就让他一回。将自己岳父推出来站在明面上,也就只有这小子能干出这事,要是换做他,非得抽他一顿不可!
「今日你解朝廷之困,却是有功,有功不赏朕不为也!」
「谢廉听旨!」
谢廉浑身一震,躬身道:「臣领旨!」
「.......即日起,擢升原户部左侍郎谢连为户部尚书,总览长安副城建立之事,可向朕直接负责.........」
「另,可进入麒麟阁议政!」
谢廉一时间心里五味陈杂,但动作却不慢,既然决定从此站到人前,那就要做好一切准备,而户部尚书的位置却是最好不过!
「臣,谢廉,领旨谢恩!」
当他接过圣旨的那一刻,他就成了大唐最顶尖那一撮人物。户部尚书,进入麒麟阁议政,这样的身份官职,才能对得起大唐多为勋贵,两港官员,书院派官员明面上的领袖!
「陛下圣明!」
姬泽上前大声道。
在他之后,众多年轻官员也都一一上前对皇帝躬身道:「陛下圣明!」
从此刻起,他们这群平日里的透明人算是真正站在明面上了。之前多次想要争夺,但都被拒绝,认为时机不到,但现在,上有谢廉为户部尚书,进入麒麟阁参政,中有各部中坚年轻官员为架,下有两港,书院派学生官员为枝叶,这样的组合,他们还怕的谁来?
谁还敢将他们不当一回事?他们心中火热,因为,寒门子弟崛起的时机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