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回头先表权奸董卓自虎牢关失利之后,挟献帝及文武百官焚东都洛阳、迁西京长安。
董卓表字仲颖,陇西临洮人,虐刑滥罚、残忍嗜杀,百姓畏如蛇蝎。中平六年,趁中涓作乱、进京勤王之机,逐渐掌握朝政大权,结党营私,排除异己。又欲废黜少帝刘辩,私立刘协为帝,以树己威。
董卓此举,惹恼众臣。其中一人,姓丁名原,表字建阳,原官居并州刺史,新迁司隶校尉之职,带兵前来讨伐。
董卓大怒,带领女婿李儒、义子吕布出战。
两阵对圆,丁原指董卓大骂:“国家不幸,阉竖弄权;生灵涂炭,民众倒悬。值此千秋危亡之机,尔不思报国,反妄言废立。圣人云‘欲言废立,有伊尹2之志则可,无伊尹之志则篡也!’尔无尺寸之功,焉敢如此,非国贼而何?”
董卓大怒,派吕布出战。吕布催马摇戟,直奔丁原。
丁原大叫:“来人莫非吾儿奉先?”
吕布虎狼心性,知丁原乃自己养父,怕其出言过多,引起董卓之疑,故痛下杀手。丁原虽然勇猛,但岂是吕布敌手?甫一交战,便被吕布一戟刺中心窝,立时栽落马下,气绝身亡。
董卓乘势率兵掩杀,丁原人马大败亏输。董卓俘获降卒逾万,全部坑焚,方圆十里,焦臭掩鼻。
文武百官见董卓凶狠残暴,嗜杀成性,见之莫不心惊胆战,无人再敢违逆其意。
董卓趁势废汉少皇帝为弘农王,立陈留王刘协为帝,改元初平。董卓自封相国,加爵太师,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人称祸国太师。
诸侯联军奋起讨伐,董卓不敌,挟持献帝焚毁洛阳,迁都长安。命人离长安二百五十里别筑郿坞为相府私邸,其城郭高大厚薄悉如皇宫规格布局,令库囤积三十年粮草,金玉、彩帛、珍珠不计其数,并广选民间少女八百人充实其其淫乐。及郿坞修成,董卓与公卿人等设筵庆贺。
酒席宴前,董卓笑道:“闲饮无乐,前日在北地捕有数百俘虏,可在筵前杀之,以助酒兴。”手下牵来数人,或割其舌、或剁其手、或断其足、或剜其目,放入鼎镬烹之;一时血流满地,哀号震天。百官战栗失箸。唯董卓谈笑风生,饮食自若。
时值司空张温在座,彼向与董卓不和。董卓令人于席间诬其与南阳太守袁术私通,并在筵前杖击其头,致张温惨叫而死。众人只吓得魂不附体,跪拜于地,不敢仰视。
汉献皇帝有一长公主3,爵封万年公主,乃汉灵皇帝之女,汉献皇帝之姊,正值妙龄,待字闺中。因采邑冯翎池阳,时人多称池阳公主。只生得延颈秀项,皓质呈露;容颜姝丽,国色天香。
祸国太师董卓闻池阳公主美名,欲纳为续弦。献帝懦弱,不敢不依,告之公主。
池阳公主聪敏仁惠、性情节烈;闻听是言,怒气填膺。
适有已废少帝弘农王刘辩在座,告之道:“吾有唐妃,足智多谋。现在太后宫中,可与其计议!”二帝遂携池阳公主同到太后宫中,诉说原委。
唐妃道:“殿下既然不肯,可连夜出都,投宗正4汉襄贲侯幽州州牧刘虞。汉室宗亲,刘焉远在益州,山高路险;刘表苟安荆襄,只图自保;唯有宗正刘虞,仁能洽下,忠以卫国;董卓拜封太傅而不能移其志,袁绍拥其为帝而不能动其心;部属奋武将军公孙瓒曾参与诸侯联军,与董卓贼子势同水火。况宗正乃刘氏至亲,且辈分居长,与殿下名节无碍。放眼天下,只此一处,方可万全,别无策矣!”
池阳公主听罢,倒身下拜:“吾之性命,全仗卿家。”
唐妃一见,慌忙跪倒还礼:“殿下何须如此,折杀奴家!”
众人计议已定,汉献皇帝亲下谕旨,命皇宫侍卫连夜准备车仗,护送池阳公主出城。
祸国太师董卓派往献帝身边之人闻悉,欲密报董卓。又值董卓酩酊大醉,卧床酣睡。
前日,董卓引军出城,行到阳城地方,正遇村民社赛,男女皆集。董卓命军士围住,尽皆杀之,掠妇女财物,装载车上,悬头千颗于车下,耀武扬威,声言杀贼大胜而回,于城门外焚烧人头,以妇女财物分散众军。为庆战功,大宴文武,昨夜半方散。
密探因此事关系重大,不敢告知董府听差之人,只急的在府门前来回徘徊,彷徨无计。久等董卓不醒,又怕献帝见疑,遂先返回宫中。
由是董卓得知池阳公主出城消息,已是次日卯时。董卓带剑闯入宫中,逼问献帝。献帝只推不知。
董卓道:“待我抓住池阳,审问详细,如陛下同谋,莫怪为臣心狠!”说完,恨恨而去。
董卓回到府中,派人飞奔四门,询问池阳公主去向。守城兵将不敢隐瞒,齐来禀报:“昨夜子时,一宫廷车辇出城而去。”
董卓大怒:“池阳公主只有一人,怎会同出四门?”令斩讫报信兵将。
笑中藏刀李儒道:“太师莫急,公主既然逃走,必然提防追兵,虽四门齐出,只有一真,其余三门,烟幕而已!”
董卓一听,恍然大悟,遂召集手下战将李傕、郭汜、张济、樊稠四人,分出四门,追捕池阳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