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
冯柔夫妇二人依拓跋匹夫之言来到了小周庄,拓跋匹夫的住处。这三日间,夫妇二人仰仗着拓拔槐的余威,顺利的整合了裂马宗和天马宗的所有资源,并更名为裂天宗,立叶过为宗主,叶南暂代宗主之位。
那棵大槐树下,拓跋匹夫躺在躺椅上,拓拔槐在树下练拳。执念即消,这拳法便要继续练了。
夫妇二人毕恭毕敬的拜见了拓跋匹夫,拓跋匹夫摇头示意不必多礼。然后喊过来正在练拳的拓拔槐,让他给夫妇二人见礼。
这是拓拔槐第一次见叶南,对这位初次见面的父亲,拓拔槐已经没有三日前初见冯柔是的复杂纠结。他此刻心中很是淡然,安安静静的给夫妇二人见了礼,没有生分,也无亲近,顺势站到了拓跋匹夫的身后,静立不语。
叶南看着这少年,心里的复杂与愧疚自不必多言,有心想与拓拔槐说几句话,可话到嘴边,却又不知该如何开口。
拓拔槐不觉得尴尬,可叶南和冯柔却觉得非常尴尬,母子三人一时间相对无语,最终还是拓跋匹夫开了口:“你二人当年丢弃这孩子是因,我捡到这孩子抚养成人是果;你们生他是因,他救你们是果;如今因果已了,随缘即可,不必强求。”
夫妇二人受教,点头称是。
拓跋匹夫又指了指院子:“叶过那孩子的资质也是不错的,你们要好生培养。”
冯柔试探的问:“能否请前辈将那孩子也收为弟子?”
拓跋匹夫笑道:“收为弟子就不必了,我的道他学不了。不过,我已传他一法,你们需督促他勤加练习,他日或有所成。”
“多谢前辈。”虽然拓跋匹夫表示不会收叶过当徒弟,这让夫妻二人有些沮丧,可有听闻拓跋匹夫已经传下一法,不由得喜出望外。他们知晓,拓跋匹夫既然能交出拓拔槐这等妖孽的弟子,所传下的道法自然非比寻常,于是乎,对拓跋匹夫千恩万谢。
拓跋匹夫摆了摆手,又道:“另外,不要再给那孩子服用任何的丹药灵物,那对他有害而无益。丹药之中,或多或少的都会有杂质,久而久之,日积月累,再好的灵根也废了。”见夫妇二人瞬间面色惨白,接着说道:“不过你们无需担心,我已经设法去除他体内现有的杂质了。他如今正在院内练拳,已入忘我之境,大约七日之后变回醒来,到时候杂质尽去。你们要做的,便是监督他以后不可再服用丹药,只需按部就班的修炼即可。”
叶南夫妇二人再次跪拜道谢,如此大恩,怕是今生今世难以报答了。
拓跋匹夫懒洋洋的站起身,伸了个懒腰,看着拓拔槐,笑道:“此间,你可还有心愿未了?”
拓拔槐双膝跪地,对着叶南夫妇恭恭敬敬的磕了一个头。然后站起身,笑着对拓跋匹夫摇了摇头,示意心愿已了,再无牵挂。
拓跋匹夫哈哈大笑:“既如此,我们这便上路吧,世界很大,我带你去看看。”
拓拔槐点头应是,自去牵了老黄牛,回到大槐树下。
拓跋匹夫哈哈一笑,翻身骑了上去。
大黑狗不知道从哪里窜了出来,撒欢似得在老黄牛周围绕着圈子。
要起行时,风忽起,那大槐树枝叶摇曳,一根新生的枝条竟自然脱落,直直的落在了拓拔槐的手上。
拓跋匹夫眼睛一亮,笑道:“此树因你得道而生灵,感恩于你,特赠你此物。这是他全部的精华所凝,你需好生使用,他日道成之日,你当助它得道。”
拓拔槐闻言,握紧手中枝条,咧嘴一笑,记在心里。
在老黄牛背脊上一拍。老黄牛便迈动强健的四肢,向西而去。
此一去,没有终点,随波逐流,随遇而安。吾心归处,便是我乡。
看着那两人一狗,一头牛,在视线中越来越远。冯柔早已是泪眼婆娑,他知道,此一别,或许便是永远,但她无能为力,她没有任何资格去挽留对方,错误,在十四年前便已经犯下了,且不可弥补。
叶南也是双眼通红,他心中终于为当年所做的错事感到了后悔。可他也知道,这错误,他已经没有机会去弥补了。那少年,早已跟他们不是一个世界的人了。他现在能做的,唯有拼劲一切的去培养叶过,期待叶过将来学有所成,能够代替他们去帮助拓拔槐,稍缓自己的愧疚。
见那师徒二人已经走远,叶南夫妇走进了院子,看到了正在练拳的叶过。小小的孩童,此刻却面色肃然,那看似简单的拳法,却让叶南夫妇看的目眩神离,总觉得那拳法里面有一些说不出,道不明的韵味。果然,拓跋匹夫教的拳法果然非凡。
拓跋匹夫说过,叶过正处于忘我阶段,不可打扰,于是夫妇二人便在这院子里住下,一边缅怀这拓拔槐,一边为叶过护法,等他醒来。
七日后,叶过悠悠醒转。醒来之后,顿觉浑身舒泰,神完气清。内视一番,惊觉体内法力如江河大海,波涛汹涌,与以前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细细感受一番,竟惊觉自己已经达到了感知境初期。
这个发现,顿时让他欢欣鼓舞,急不可耐的想向拓跋匹夫还有哥哥炫耀自己的进步,可抬眼时却只看到自己的父母。
叶南夫妇眼睁睁的看着叶过不过十日的功夫,便硬生生从初识境圆满跳跃到感知境初期,心中已经将拓跋匹夫奉若神明。
当叶过听闻拓跋匹夫师徒二人竟然已经出去云游后,刚才的欢欣鼓舞顿时烟消云散,随之而来的便是沮丧。同时在心里默默发誓,自己一定要努力修炼,早日修炼有成,然后去追寻拓跋匹夫和哥哥的脚步。
小道上,一头老黄牛驮着一个男子在似慢实快的行走,大黑狗钢蹦早已不知道窜到哪里野去了,拓跋槐跟在老黄牛旁边,师徒俩看似相对沉默,其实正在用心神交流。
“师父,所谓大道者,何也?”
“大道无形、无名、无问、无应,其大无外,其小无内。”
“那么,如何得道?”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师父,弟子听闻修炼分七境,可对?”
“对,分别为初识,感知,不惑,洞玄,知命,得道,成仙。”
“为何如此划分呢?”
“因为此七境,代表了修炼的七个关卡。”
“哪七个关卡?”
“初识,始知天地有大道;感知,能够触摸到天地大道;不惑,终知自己的道在何方;洞玄,可化天地能源为己用;知命,明悟自身,暗合天地大道;得道,天地大道,化为自身之道;成仙,与天地证道,对,则成仙,错,则灰飞烟灭。”
“修炼有成,有何神妙之处吗?”
“世人修炼,一为长生,二为法力。长生自不必多说,成仙之后,自得长生。至于法力,却是妙用无穷,能救众生于水火,亦可毁天灭地。”
“如何使用法力?”
“世间有诸般术法,具为证道之基,亦为对敌之法,如我所传你之拳法,勤习之,便可逐渐的加深对大道的领悟,道途越远,境界越高,而你的境界越高,感悟越深,法力越强,则你的拳法威力便越强。而且,为师传你的拳法,乃是当之无愧的大道基石,远超世间一切法。”
“弟子明白了。”
“道无止境,法亦无边,你虽已知命,但切不可心生怠慢,须知,长路漫漫,吾将上下而求索。”
“谨遵师命。”<>